摘要:仲夏时节,来到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1700亩枸杞田铺展成一片红色海洋,与蔚蓝的天空相映,勾勒出一幅令人物我两忘的壮美画卷。这片曾因产业凋敝、人口外流而沉寂的土地,因“80后”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归来,而焕发生机。他用八年光阴带领乡亲们蹚出一条“红枸杞”致
仲夏时节,来到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1700亩枸杞田铺展成一片红色海洋,与蔚蓝的天空相映,勾勒出一幅令人物我两忘的壮美画卷。这片曾因产业凋敝、人口外流而沉寂的土地,因“80后”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归来,而焕发生机。他用八年光阴带领乡亲们蹚出一条“红枸杞”致富路,让村集体收入从8.4万元跃升至1021万元,书写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乡村的动人篇章。
2016年,张健已任职国企分公司财务部长。一次探亲时,望着荒芜的盐碱地和村里留守的老人,他心里有着强烈的冲动:“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逃离贫困的家乡,而是要带领家乡摆脱贫困。”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职返乡!
回来后,如何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成为了萦绕在张健心头的一大难题,思来想去,惠农区有大面积盐碱地适宜枸杞生长,从此他跟枸杞“较上劲”,设计完成了枸杞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将自己已建成的基地全部移交给村集体,一门心思为村里谋发展。
张健关心每一株枸杞苗的“健康”。
“单靠种枸杞卖干果,乡亲们富不起来。”张健带着村“两委”跑遍全国取经,提出“1314”发展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融合种植、加工、旅游三产。没有资金,他连续三个月往返相关部门争取项目;不懂技术,他邀请农科院专家驻田指导。东永固村村民刘惠霞感慨:“以前种菜年收入不到2万,现在枸杞园打工加土地流转费,一年能挣5万多!”
张健帮助乡亲们剪枝。
为破解乡村人才困境,张健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职引进8名大学生。00后惠思怡放弃城市工作加入团队:“张书记带我们搞研学旅游、开发枸杞文创,这里一样能实现价值!”如今,枸杞主题儿童乐园、观光小火车等设施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村里还登上央视《远方的家》等节目。
“村子红,产业兴,农民富,返乡的路是我的归途,也是和乡亲们走出的新路,这十年,值了。”张健说。(宁夏日报记者 王溦/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