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第十七中学:千年古渠 “圈粉”少年 思政课玩穿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4 10:19 2

摘要:5月22日下午,银川市第十七中学礼堂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乐享东方·探索未来”青少年思政历史研学系列活动启幕。150名朝气蓬勃的初一学子与社科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项将红花渠千年文化遗产转化为“活态教科书”的创新教育实践。

5月22日下午,银川市第十七中学礼堂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乐享东方·探索未来”青少年思政历史研学系列活动启幕。150名朝气蓬勃的初一学子与社科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项将红花渠千年文化遗产转化为“活态教科书”的创新教育实践。

宁夏地名学会原理事郑济洧做分享。

启动仪式上,宁夏文史馆原研究员、宁夏地名学会原理事郑济洧研究员为同学们带来首场思政课《红花渠:从千年前一路流淌而来》,以生动的历史叙事,从唐高宗时期的新城建设娓娓道来,通过明代红花贡品贸易等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这条“宁夏第一贡品通道”所承载的丝路文明与治水智慧。现场精心布置的八块主题展板,全景式展现了全年14场特色活动规划,包括“古渠生态保护计划”实地考察、“红花进贡历史情景剧”创作展演等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

学生们制作红花渠名片。

在别开生面的“古渠名片”创意设计环节,学生们以8人小组为单位,运用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凝练展现红花渠的历史文化精髓。银川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学生王雨桐在展示作品时说:“我们团队将唐代水利工程图与现代生态治理方案巧妙融合,仿佛完成了一次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据银川市兴庆区东方社区党委书记李瑞雪介绍,思政历史研学项目活动创新构建“7+7”研学体系,即7场沉浸式思政课程+7场体验式研学实践,通过“专家引领+实践体验+成果展示+积分激励”的多元育人机制,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创新模式,让千年古渠的活水清流,真正成为滋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宁夏日报记者 王溦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