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大剧院门口的玉兰花簌簌飘落,一位白发老者颤巍巍地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DVD放在台阶上。这是2024年5月21日黄昏,距离朱媛媛离世已过去96小时。
国家大剧院门口的玉兰花簌簌飘落,一位白发老者颤巍巍地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DVD放在台阶上。这是2024年5月21日黄昏,距离朱媛媛离世已过去96小时。
此刻的国家话剧院官网上,赫然挂着用烫金字体书写的讣告——这是建院73年来,首次用"表演艺术家"称谓致敬一位51岁的女演员。
三天前,当辛柏青在社交媒体发布短短七行讣告时,整个娱乐圈都在反复确认这并非电影宣传。毕竟就在上个月,还有网友在横店《造城者》片场拍到朱媛媛裹着羽绒服说戏,咳嗽声被误认为是春寒料峭的副作用。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红着眼眶透露,四月底的最后通话里,那个沙哑到几乎失声的嗓子,仍在关心新剧本的研讨会能否如期举行。
央视频紧急调出的珍贵影像,揭开了这对戏剧眷侣的另一个切面。2009年春晚后台,刚结束《幸福两口子》演唱的朱媛媛,正用保温杯里的川贝雪梨膏润喉。
这个习惯伴随了她整个抗癌五年,在《送你一朵小红花》拍摄现场,她就是用这个印着"戏比天大"字样的杯子,一遍遍练习癌症母亲的独白。当时谁也没想到,监视器里颤抖的双手,根本不需要演技加持。
北大人民医院的走廊监控记录着最后的温暖画面:2023年平安夜,刚结束化疗的朱媛媛戴着毛线帽,将五万元现金塞进"脊柱侧弯救助基金"捐款箱。
主治医师刘海鹰追出来时,只看见她挽着辛柏青离去的背影。这对连续12年主持医疗公益晚会的夫妻,连做慈善都保持着角色般的低调——就像他们在《长白山下我的家》里饰演的乡村教师,把善意都化作了雪地上的脚印。
在横店《造城者》通告单上,朱媛媛的杀青日期定格在4月17日。道具师老王清楚记得,最后那场雨中哭戏拍了七条,浸透戏服的除了人工降雨,还有她止不住的冷汗。"朱老师说要给角色'留口气儿',现在想来,那是她在给自己续命。"
更令人心碎的是,五年前确诊癌症时,她刚接下这部讲述城市改造的剧集——戏里拆迁办主任的雷厉风行,戏外是与死神抢时间的孤勇。
当新华社罕见地为一位演员降半旗,当央视为她重播《家有九凤》经典片段,人们终于读懂了她微信签名"草木有本心"。这个从中戏表演系走出的青岛姑娘,用三十年践行着毕业时写在日记本上的誓言:"若不能在舞台绽放,就在尘埃里开花。"
此刻长安街的晚风掠过未拆封的剧本,泛黄的页脚轻轻卷起,露出她生前最后批注:活着,就要把光热燃尽。
来源:爱恋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