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黄埔一期生,国民党大特务,49年拒去台湾当了和尚,活到93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02:44 2

摘要:其中一人,作为国民党复兴社中蒋介石钦定的13名骨干之一,名列蒋介石“十三太保”,并因年长被称为大太保,胡宗南、戴笠都称他为“扩大哥”。

黄埔军校将星云集,其中又以一期生最为出名,一期生走出百位高级将领,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一人,作为国民党复兴社中蒋介石钦定的13名骨干之一,名列蒋介石“十三太保”,并因年长被称为大太保,胡宗南、戴笠都称他为“扩大哥”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胡宗南派飞机去接他离开,结果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在最后一刻拒绝去台湾,还跑到深山古寺当了和尚。

此一人,便是国民党著名的大特务曾扩情。

1895年,曾扩情出生于四川威远,1921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在北京朝阳学院法律系读书时,经他的老师李大钊介绍,和同学胡宗南到广州,入黄埔第一期学习。

在校学习期间,他曾担任过孙中山的警卫工作。

黄埔一期生中,他是年龄较大的一位,比后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还要大3岁。

1925年,曾扩情毕业后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少校科员,跟随周恩来参加了第一次东征。这时的曾扩情,和共产党人的关系一直不错,并视周恩来为自己的恩师。

不过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后,曾扩情改变主张,表示与共产党划清界线,彻底倒向蒋介石。

在此之前,他还同蒋介石等6人作为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选出的代表,出席了国民党二大。

同年,蒋介石正式成立黄埔同学会,自任会长,并指定曾扩情为秘书,总揽会务。

这期间有一次,军校同学中的共产党员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责备同学会对队上长官虐待学生以及贪污等事监督不力甚而坐视不理。

蒋介石竟包庇说:“反对曾扩情就等于反对我。”足见蒋介石对曾扩情的宠信。

于是曾扩情“投桃报李”,竭尽所能“拉拢”黄埔同学为蒋介石所用,同时大肆宣传蒋介石不仅是全国军人的唯一领袖,而且已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唯一领袖,只有在他的领导下,才有军人的出路,为蒋介石造势。

1928 年后,曾扩情的职务不断升迁,1931年成为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中第一个进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人。

1932年,蒋介石组建复兴社,钦定13名骨干,曾扩情名列其中,后来这13人也就是著名的蒋介石“十三太保”,曾扩情在其中,因年长被称为大太保,同为“十三太保”之一的胡宗南和戴笠称他为“扩大哥”。

紧接着,1934年,曾扩情又任上北平所有军队的最高党务长官——北平军分会政训处处长之职,和当时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的何应钦,作为国民党要员同住中南海,风头一时无量。

不过不多久,曾扩情的亨通官运就算是到头了。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曾扩情时任西北剿总政训处处长。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找到曾扩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自己发动这场事变为“逼蒋抗日”的初衷和盘托出,希望曾扩情出来做个广播讲话,把事变的原委告诉世人。

曾扩情对张学良寄予“同情”和“理解”,早在1935年北平时期对蒋介石授意何应钦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便心存不满,心中对蒋介石作为国家民族唯一领袖的形象也大打折扣的他,为助力张学良实现“逼蒋抗日”,发表了一通澄清事变原委的讲话。

然而就是这通讲话,引起了蒋介石极度不满,认为曾扩情是站在张学良和共产党一边,不知廉耻。

等到蒋介石一回到南京,即下令扣押,将曾扩情投入军统监狱,甚至主张杀掉。

所幸曾扩情在国民党系统内还是颇有地位的,不论是和上层、同僚,还是下级的关系都很不错,且受人尊敬。

坐牢期间,胡宗南在外为他斡旋,联合十几个黄埔同学,写联名信,为他向蒋介石求情;在监狱内,则有戴笠照顾、尊敬这位黄埔老大哥。

在此情形下,曾扩情才终大难不死。

胡宗南

1949年解放前夕,曾扩情时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解放军攻进四川后,胡宗南到处找曾扩情,要他回成都,一起飞台湾。

结果曾扩情却秘密潜往广汉,既不起义也不露面,跑到广汉深山古寺里当了和尚。

解放军派人去抓他时,他还满不在乎道:“老衲已是出家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你们还抓我作甚?”

当解放军告知他,不光是他这种出家几天的假和尚,就是削发多年的原军统行动处长宋灰鹤都已被抓时,他才后悔不已。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对战犯管理做出的统一规定,曾扩情作为被俘国民党官员中党务方面职务最高的官员,被集中到了功德林监狱。

1959年,新中国特赦第一批战犯,曾扩情位列其中。

同年12月,继以国民党要员身份一进中南海后,曾扩情第二次进入中南海,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在此之前,曾扩情等在功德林听管理员道喜时,还一度心如死灰,以为是死到临头了。

在中南海西花厅,人群中,周恩来一眼看到一位身材矮胖,头发花白者,叫了声“曾扩情”。

四目相对,曾扩情瞬间泪流满面,他没想到,阔别几十年,恩师周恩来还记得自己的名字。

而这次见面,总理的谆谆教诲,给他指明了前进的革命道路,继续改造的行动准则,此后,他开始真正迈向新生。

特赦后,按规定,如他愿意,可以留在北京,不过他收到儿子来信,决定去儿子那里,最终定居辽宁本溪。

后他历任辽宁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曾扩情随同辽宁省代表团到达北京,作为特邀委员光荣地出席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

1988年,曾扩情在辽宁本溪病逝,享年93岁。

素材来源:

[1]曾心如.曾扩情三进中南海[J].民主,1995,(09):44-46.DOI:10.19402/j.cnki.zgmz.1995.09.028.

[2]王恩收.战犯管理所里的黄埔老大哥[J].文史博览,2013,(02):36-37.

[3]王勇.国民党特务也犯傻[J].文史博览,2009,(08):29-30.

来源:红色先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