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期业主:来自北京的跨国恋90后情侣,男方小李是土生土长中国小伙,钟爱中式风格;女方Tina是来自俄罗斯的辣妹。他们的婚房是北京23㎡的Loft空间,7.8m × 3m × 3.4m极限户型拥挤压抑。
本期业主:来自北京的跨国恋90后情侣,男方小李是土生土长中国小伙,钟爱中式风格;女方Tina是来自俄罗斯的辣妹。他们的婚房是北京23㎡的Loft空间,7.8m × 3m × 3.4m极限户型拥挤压抑。
装修改造迫在眉睫,设计师接到任务后,又如何将23㎡的迷你Loft,改成7居室,8大标高、20个翻折家具、六大空间模式的时尚潮流之家?
△当俄罗斯姑娘遇上北京小伙儿
Tina是中俄混血,妈妈是俄罗斯人,爸爸是老北京。令人惊讶的是,她的男友李翔,几乎是Tina爸爸的翻版!两人不仅长得像,爱好也像,都喜欢骑机车、玩越野,是个十足的潮男。你绝对想不到,在他们的蜗居的婚房里,却没有家具。
房屋改造前:
△3.4米挑高LOFT 23㎡极限空间
△层高有限,2层空间无法施展
△LOFT通风不畅,采光不利
△空间狭小,无法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设计师如何能在高额的房价,
迷你的空间,
改造发挥出最大的生活质量?
房屋改造后:设计策略:“时间换空间 · 百变智居”
引入了智能控制和大数据分析
在20平方米的微小空间里
通过机械可动楼板
▽
以及翻折家具
创新的结合了多种居住模式
起居,健身,电影,睡觉,多人居住,书房
▽
2个楼板上升到最高点
下方有2.8m的通高空间
用来:看电视,吃饭,聚会,娱乐
▽
起居室
起居室和浴室和可以相互交流,在洗澡的同时可以看看电视,未尝也不是一种情趣。
△从浴室看到电视的空镜头
各种家具可以通过翻折抽拉进行收纳,未来的小户型设计越来越朝向这种趋势发展。
△整体表达家具变化
餐厅区域
吃饭模式利用从电视下方抽出的抽拉桌子,形成可以6人共同就餐的空间。
△餐厅区域形成动图 抽拉变化
茶室区域
当2块楼板同时到达1.05m高度时,形成了书房模式。靠窗还有一个榻榻米的茶室空间,通过入口的隐藏电动楼梯相连接。
△书房茶室区域形成动图
健身房
健身模式由起居模式变化而来,满足了主人的健身需求。
△健身区域形成动图
电影区域
同一块楼板在0.75m高度时形成了电影院模式。周末小两口买一堆零食窝在家里看电影,也是放松的最好方式之一。
△电影区域形成动图
卧室区域
睡觉模式通过靠窗的楼板降低到0.45m,自然形成了床铺,采光条件优越。
△睡觉区域形成动图
通过红外幕帘可以保证安全性,同时控制窗帘和照明系统。
△窗帘控制
考虑微小空间的局限性,不利的层高等情况,上下左右均无扩展空间,设计了可调节高度的楼板,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
来源:小户型装修案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