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亮精神火炬!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为激发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在自主创新道路上不畏艰险,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坊子区科协、坊子区融媒体中心特推出【点亮精神火炬——科技
特·别·策·划
点亮精神火炬
>>>坊子区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示
写在前面
点亮精神火炬!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为激发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在自主创新道路上不畏艰险,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坊子区科协、坊子区融媒体中心特推出【点亮精神火炬——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示】专栏,致敬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
科技助力三农:许晓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坊子区的广袤田野上,有一位默默耕耘的科技工作者 —— 许晓明。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谱写着一曲动人的科技兴农之歌。
许晓明,1974 年8月出生,1996 年毕业于昌潍农校后投身工作,200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 年专注于基层农技推广。农村是他成长的摇篮,土地是他的深情所系,他对三农事业充满热爱,一心扑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上。
自2013年负责“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以来,许晓明深知责任重大。他以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凭借不懈努力,收获了累累硕果。他不仅精心培育并建立了100个科技示范户,打造了800亩示范田,示范带动面积达1.8万亩。同时,还组织开展近百场次技术培训,成功推广多项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示范田小麦连年丰收,成为新技术应用的生动样板。
许晓明还充分发挥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示范户的显著增产成果为依托,积极组织群众到示范田观摩,举办现场会和培训会。
工业发展区翟家埠村的种植大户王世军便是许晓明培养的示范户之一。他经营着100多亩土地。在许晓明的指导下,他率先试用新品种、新技术,庄稼长势出众,在当地远近闻名。在王世军的示范带动下,玉米新品种、小麦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得以广泛推广,玉米最高亩产达 760 公斤,小麦最高亩产达650公斤,村里整体种植水平大幅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显著增强。
许晓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工作者的担当与奉献,他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是农民致富的引路人,在他的努力下,科技的种子在坊子区的田野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王晓杰:病理科研征途上的探索者,守护生命健康的先锋
在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有一位在病理学领域不断深耕、勇攀高峰的杰出人物——王晓杰。身为病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的他,自2010年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病理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便开启了一段为医学事业不懈奋斗的征程。
王晓杰深知医学领域知识更新迅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不断进修提升自我,全国各地都留下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身影。2013年,他前往聊城市人民医院钻研细胞病理诊断;2016年,奔赴北京大学医学部进修外科病理诊断;2018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专注疑难病理诊断学习。2023年,他完成美国梅奥医学病理学培训并获专业证书;2024年,先后接受日本福冈大学筑紫病院消化道早癌(胃篇)培训以及欧洲开放大学病理学培训,收获欧盟颁发的培训证书。
持续的学习让王晓杰紧跟国际病理学前沿,不仅为他后续的科研创新筑牢根基,更是收获了累累硕果。2022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课题《Bcl-2、CyclinD1、TLE1等在肾透明细胞肉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多部国内知名期刊引用。2023年3月,他牵头联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承担潍坊市科技局《免疫组织化学在肝母细胞瘤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为攻克疑难病症贡献智慧与力量。
他翻译多部美、日前沿病理学书籍,像《淋巴结病理学图谱》《皮肤附属器肿瘤》等,为国内病理学工作者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知识桥梁。他发现并报道了多种世界或国内罕见疾病,从世界第一例心包软骨母细胞性骨肉瘤,到国内首例乳腺化生性棘层松解型鳞状细胞癌等,这些成果相继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为疾病研究和肿瘤攻克提供了珍贵的临床案例,为医学发展积累了重要资料。
王晓杰始终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热忱,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医学进步,为守护人民的健康全力以赴,在医学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来源:坊子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