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铸魂:基础教育学校提升学科德育能力策略探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08:00 2

摘要:教师自身的道德能力,是学科德育的源头活水。它意味着教师拥有选择并坚定不移践行道德的能力,这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如同熠熠生辉的灯塔,为学生照亮道德前行的道路。

在基础教育的宏大版图中,学科德育犹如坚固基石,支撑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厦。而提升学科德育能力,是每一所基础教育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

学科德育能力,蕴含着教师自身的道德能力以及育德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绘制着育人的蓝图。

一、以德为先:塑造教师道德引领风范

教师自身的道德能力,是学科德育的源头活水。它意味着教师拥有选择并坚定不移践行道德的能力,这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如同熠熠生辉的灯塔,为学生照亮道德前行的道路。

在校园中,一位小学班主任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无论是答应学生的一次课外活动,还是承诺为学生解答学习难题,他都言出必行。有一次,班级计划组织校外参观活动,不巧活动前一天遭遇恶劣天气。

但为了兑现对学生的承诺,这位老师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调整参观时间和方式,最终让学生们如愿以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班级里的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以诚信为准则要求自己。

又如,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以谦逊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多么稚嫩或独特的见解,他总是耐心倾听,给予鼓励和引导。当学生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引导大家相互尊重、理解,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懂得了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班级氛围和谐融洽。

这些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道德的力量,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好榜样,让道德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种下。

二、育德有道: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宝藏

育德能力,考验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科德育问题的智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学科育人理念,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并巧妙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德育资源,因势利导,让德育在知识的传授中自然渗透。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稳定性时,以桥梁建设为例,介绍我国桥梁建设者们不畏艰难、精益求精的精神,让学生明白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讲述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艰苦条件下算出圆周率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德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品德的熏陶。

再如,在历史课上,教师讲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随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学习西方节日相关内容时,让学生以英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鼓励他们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基础教育学校提升学科德育能力,需从教师自身道德能力的塑造和育德能力的培养两方面着手。教师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敏锐的育德智慧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契机,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如此,方能在基础教育的土壤中,培育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来源:简单是福8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