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怀新闻理想,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郑喆佳潜心研学、砥砺实践,不仅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其新闻作品更屡获业界权威奖项,如今已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本期推文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优秀学子——
新闻,是时代的镜像,映照着历史的脉动,新闻工作者则是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心怀新闻理想,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郑喆佳潜心研学、砥砺实践,不仅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其新闻作品更屡获业界权威奖项,如今已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本期推文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优秀学子——
高考填报志愿时,郑喆佳也曾迷茫于琳琅满目的选择。最终,综合考虑时代背景与自身兴趣,她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成为一名新闻学子。
她就读的华师新闻传播学院是湖北省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基地,曾获选湖北省“省部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单位,本科教学曾获得全国教学创新竞赛二等奖、湖北省特等奖等荣誉及省级教学成果奖。
此外,学院拥有丰富的师资,30%的专任教师拥有媒体一线工作经历,教师们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及各类省级新闻奖;本科教学依托国家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拥有实验室面积达到4790平方米,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央视网等全国二十多家新闻传播机构建立实习基地。(部分数据截至:2024年5月)
在华师新闻传播学院搭建的专业舞台上,郑喆佳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越发确定新闻是自己热爱的专业,她说“新闻人的职业身份和角色标识始终指引着我在广阔的社会现实中葆有生动的人文关怀。”
在《计算机应用与数据处理》课堂上,郑喆佳凭借对新闻的敏感,关注到了独居青年群体,她挖掘新闻价值,打磨出温度与深度兼具的数据新闻作品《独居青年:孤独更深处,热烈且自由的灵魂》,荣获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二等奖;参加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设计,她以导演的身份组建摄制团队拍摄了纪录片作品《古卯数韵》,助力微缩榫卯技艺省级申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荣获全国一等奖 。
此外,郑喆佳还担任过学院辩论队队长,她认为“辩论是思维的显微镜,新闻是真相的透视仪。” 2023年,她随队获得了华语辩论世界杯武汉赛区联赛冠军、第十届湖北省高校新闻专业专业辩论联盟辩论赛冠军等多项荣誉。
作为一名新闻人,不仅要多实践,还需深钻研,学习专业理论,郑喆佳就用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以文献综述的形式追踪学术脉络。潜心专业领域,她还参加了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新闻剧本杀”——沉浸式新闻传播课堂的创新实践》,和团队成员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记者著作,编撰出饱满立体的人物剧本。
对郑喆佳而言,实践中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掌握技术或者获奖本身,而是能够通过新闻的方式去洞察和关怀不同的群体,和更多不同灵魂的人产生联结,听到许多远方的呼声,并通过新闻的形式把他们呈现给大众。
专注于自身、更加享受过程而非结果的时候,一切都有了最好的答案。大三学年,郑喆佳专业排名与综合排名均为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凭借努力,在最后的时光里,她收到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为自己的本科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继续以新闻理想指引前路”。未来,郑喆佳希望自己能继续深耕热爱的领域,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做一些缓慢而坚定的选择。
素材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微、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官微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