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狠抓政务新媒体“瘦身提质” 坚决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04:27 2

摘要:2023年以来,聊城市以“减量提质、服务民生”为目标,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创新赋能等举措,推动政务新媒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全市政务新媒体总体数量由521个压减至135个,累计关停低效账号386个,压减率74%。政务新媒体矩阵传播力、服务力、

2023年以来,聊城市以“减量提质、服务民生”为目标,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创新赋能等举措,推动政务新媒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全市政务新媒体总体数量由521个压减至135个,累计关停低效账号386个,压减率74%。政务新媒体矩阵传播力、服务力、公信力显著提升,有效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一是一盘棋统筹,拧紧责任链条。坚持“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全面清查—科学评估—分类整治”工作机制。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制定《政务新媒体瘦身提质行动方案》,明确县(市、区)账号数量上限(10个以内)、功能定位及考核标准,组织11个县(市、区)对521个备案账号逐项“体检”。如莘县创新实施“五步瘦身法”,通过自行瘦身、预告通知、账号筛选、征求意见、台账推进等环节,层层递进将政务新媒体数量由71个压减至8个;高新区建立《政务新媒体效能监测标准》,从信息时效、互动效果等6大指标动态考核,实现“减量不降效”。

二是一把尺衡量,精准清理整合。以“关停僵尸号、归并重复号、做强核心号”为导向,构建集约化新媒体矩阵。推行“一个单位同一平台只留一主号”原则,东昌府区将48个账号精简至8个,集中资源打造特色账号,“东昌府区网上政务大厅”服务号一方面开启“小易直播间”,梳理热点问题和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对办事流程、惠企政策等进行“面对面”直播讲解,为企业群众实时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开设“小易”工作室云帮办平台,将政务服务事项搬到线上,企业群众真正实现了“一次不跑,事就办好”;以市级“聊城发布”和11个县级主账号为枢纽节点,整合发布权威政务信息,统筹策划重大主题宣传;依托教育、医疗、文旅等垂直领域打造特色账号,形成专业化内容生产矩阵,形成“市县主账号+部门特色号”的立体传播格局。

三是一条线贯穿,强化内容赋能。聚焦“群众需要什么,新媒体就提供什么”,创新内容生产与互动模式。东阿县“东阿警方”以真实案例为素材,推出《10岁男孩离家,警犬在防尘网下找到》等爆款作品,全网阅读量破1.3亿;高新区推出“政务服务直通车”提供服务大厅及周边VR全景指引、政策直播;度假区开设“心理健康”“平安校园”专栏,1800余条民生信息阅读量超50万次;“阳谷县教育体育发布”发布防溺水情景剧、开学季微视频,获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

四是一张网监管,筑牢运维防线。构建“制度+技术+队伍”立体化监管体系。全市统一推行“三审三校”制度,莘县实施“部门初审—分管复审—宣传终审”三级审核;高唐县发布《政务新媒体信息审核发布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审核发布流程;强化技术赋能,临清市引入智能纠错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敏词、不可用链接等问题;度假区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开展媒体运营技巧、内容创作、数据分析等专题培训。

五是一体化推进,深化长效发展。建立“激励+倒逼”双轮驱动机制。市级层面评选“十强政务新媒体”,树立高新区“九州发展服务中心”等先进典型;对整改不力单位实行“黄牌预警”,账号运维不达标将被“红牌关停”。同步推动服务功能升级,政务新媒体链接政务服务功能,实现“指尖办事”,政务新媒体从“信息窗口”蝶变为“服务总台”。

下一步,聊城市将持续巩固“瘦身提质”成果,严控新增账号,深化政民互动场景创新,推动政务新媒体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打造高效透明服务型政府提供“聊城样板”。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