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进行时,斗鱼找到增长风向标|财报解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4 00:47 2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内,垂类游戏内容平台发展整体承压,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多重挑战,业务结构也经历着深度解剖重整。位于第一梯队的斗鱼,也曾与行业一同经历着诸多变化与不确定性,不过娱乐资本论持续观察发现,斗鱼已经成功找到了增长路径、步入增长正轨,并展现出一种风雨冲洗之后的

作者|豆芽

斗鱼的突围之路,为仍在行业浮沉中挣扎的玩家们提供了一些思路。

很长一段时间内,垂类游戏内容平台发展整体承压,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多重挑战,业务结构也经历着深度解剖重整。位于第一梯队的斗鱼,也曾与行业一同经历着诸多变化与不确定性,不过娱乐资本论持续观察发现,斗鱼已经成功找到了增长路径、步入增长正轨,并展现出一种风雨冲洗之后的韧性。

5月20日,斗鱼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斗鱼总营收为9.47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创新业务、广告及其他收入达到3.83亿元,同比增长60.2%。

另外,毛利润和毛利率分别环比增长62.6%、5.9%,第一季度平均移动端MAU为4140万、平均付费用户290万、ARPPU为216元,调整后净利亏损同比缩窄76.6%,整体态势向好。

这些数据反映出,斗鱼的商业化效率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意味着经过长期的摸索,斗鱼已然找到了确定性的发展方向,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专注于增强收入多元化能力和提升成本效率。在此过程中平台流量和收入规模将会受到内容调整的波动,我们认为这些措施是提升公司运营效率的必要措施,长期来看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斗鱼联席CEO任思敏表示。

进一步拆解发现,斗鱼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找到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通过生态优化来提升商业效率、降低非必要成本。娱乐资本论试图找到平台具体做法,为行业其他玩家找到一些可参考路径。

从“营销玩法”到“消费体验”, 深度解析斗鱼的增长密码

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是很多商业模式发展至一定阶段,必须要面临的课题。尤其对于历经变革的行业从业者而言,在原有业务出现冲击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商业着力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继续往前。

斗鱼业绩趋稳的关键,就是找到了可持续的商业路径。过去一个季度,斗鱼加大与主流游戏厂商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沉浸、有平台特色的消费体验,充分利用斗鱼游戏资源赋能平台商业化。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游戏内容供给覆盖了PC、手机、主机等多个终端,IP衍生、休闲竞技、开发世界等游戏类型格外火热。游戏内容IP市场的扩大,代表着更庞大的消费需求。

斗鱼正是看到了背后的商机,进而加大了合作力度,而且斗鱼站内本身就聚集了大量有游戏内容需求、且有消费意愿的精准用户,从游戏厂商到用户消费之间的需求匹配,自然就促进了收入的增长。

不过匹配需求只是第一步,如何通过更创新的玩法、高互动性的内容,打造更友好的消费场景,提供用户的主动消费意愿,才是平台的能力所在

具体而言,斗鱼打通了“PGC综艺+道具售卖”模式,通过主播流量、特色内容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变现场景。该模式下的《斗鱼和平精英冒险之旅》就邀请了跨分区主播前往长白山开展“户外娱乐+游戏直播”,最终分区新增观看UV达到非活动日的两倍。

“英雄联盟蛇年限定福利专场”也是“PGC综艺+道具售卖”的成功实践,该内容涵盖了主播南波儿专场带货、云顶之弈4V4趣味赛事等配套直播内容。

同时,斗鱼也在尝试提升消费者的互动性,让用户有更多参与感。1月份,斗鱼继续携手《和平精英》开启和平小店,并启动海选道具投票活动,玩家可先后在游戏内及斗鱼直播间进行投票,最终决小店上架道具品类。

除了围绕游戏内容创新消费场景,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斗鱼也在尝试新的业务形态

第一季度,斗鱼推出的独立语音社交业务服务在商业端也有不错的表现,营收达到2.9亿,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当然这背后,也是得益于平台的精细化运营,该业务结合了春节的系列营销活动,匹配了更为高效的流量分发机制,吸引了很多用户的关注和付费。

除此之外,直播、广告等传统的盈利模式,仍是斗鱼占比较高的商业板块。

简言之,斗鱼长期以来在业务层面的战略转型,已初具成效,如今平台的收入模式更多元、更健康,尤其是在创新业务的增长中,也可以看到更具确定性的未来。

丰富内容矩阵、加强生态联动,斗鱼如何为商业提效降本?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如今谈到商业增长,不仅是要找到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还需要以最低的成本、最大程度释放出这些需求,以高投入换取高增长的时代过去了,优化资源、提升效率才是王牌。

就内容平台而言,这个王牌则是良好的内容生态。因此,斗鱼很早就开始调配站内内容供给,在版权内容之外,推出更多平台自制赛事。

过去一个季度,斗鱼转播官方大型赛事活动近40场,包括王者荣耀KPL春季赛、穿越火线CFPL春季赛、无畏契约曼谷大师赛、CS2 Blast春季赛和里斯本公开赛等官方大型赛事。这些官方专业赛事涵盖了当前大多数热门游戏IP,满足了游戏爱好者们的基础内容需求。

在此基础上,斗鱼在第一季度还自制了20余场电竞赛事,例如Dota2的主播冠名和品牌合作赛事、英雄联盟时光杯S2、结合游戏会员活动和官方赛事冠名推出的和平精英PGC节目。

而且在自制赛事上,斗鱼充分结合了竞技性和泛娱乐属性,不仅吸引了核心游戏粉丝,也带动了泛游戏用户的回流

例如英雄联盟时光杯S2赛事,就邀请了全网英雄联盟头部技术主播和老牌人气选手,并引入了“抢人卡”、“教练正在热身”、“时光杯交易周”等特殊赛制,让比赛更具观赏性。效果也是显而易见,时光杯期间,观时涨幅提升了134%、日均赛事回流也实现了255%的大幅提升。

在其他热门分区,斗鱼也在通过赛事内容创新,带动整个分区的活跃度。

官方版权内容、自制赛事、“游戏+”泛娱乐节目共同构成了斗鱼兼具专业和观赏性的电竞内容矩阵,为商业化的实践和探索提供了丰沃的试验田。

此外,斗鱼也在积极联动站内外资源,提升生态活力、推动内容破圈

一方面是站内的资源协同,长期在行业的深耕,斗鱼本就积累了大量优质主播资源、形成了多个精细化的垂类分区。如今平台更加主动地去促进这些不同分区、不同主播之间的联动,并结合大型营销节点,打造出多个让用户直呼“双厨狂喜”的内容样本。

前文提到的《斗鱼和平精英冒险之旅》就汇聚了众多人气主播、职业选手,在跨年期间在长白山带来一场冰雪风光之下的直播狂欢;以趣味小游戏对决为核心的《铁鱼七项-新年狂欢周》就集合了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娱乐颜值分区的15名主播,在五子棋、QQ飞车等游戏中过招;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游园新春会”活动,也吸引了多位跨分区主播参与,例如主播Gemini、若若跑的贼快、南波儿大魔王等。

另一方面,是站外的内容联动。曾经单打独斗、各自为营的模式已然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各行业从业者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作战,“做大蛋糕”是当前的行业共识。

作为行业头部平台,斗鱼一直都在促进更多内容端的跨平台合作,联动行业资源放大内容势能。《英雄联盟手游》的电子杯、《王者荣耀》的重生之我在峡谷真牛杯等等,都是斗鱼联合第三方平台推出的电竞赛事。

在内容生态上的破圈合作,不仅给商业化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也通过独特的内容能力有效降低了成本。毕竟如今内容平台的发展不再强依赖于大手笔购买的版权内容、斥巨资签约的超头主播,良好的氛围社区、丰富的内容品类,才是考验一个内容平台的新标准。

拆解发现,斗鱼亮眼的业绩表现背后,是平台从商业模式创新到内容运营效率的整体性改善。虽然行业仍在变革阶段,但诸如斗鱼之类的行业玩家,正扎根于此、放眼未来,探索与当前大行业变化同频的发展模式,为整个游戏内容平台的突围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来源:让娱乐颖动而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