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下午和今天上午,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余杭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及《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草案)》。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政治立场坚定、成绩总结详实、思路举措清晰、民生关怀浓厚、自身建设严格的好报告。
昨日下午和今天上午,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余杭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及《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草案)》。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政治立场坚定、成绩总结详实、思路举措清晰、民生关怀浓厚、自身建设严格的好报告。
市长姚高员以市人大代表身份来到余杭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等。
姚高员指出,2024年以来,余杭区持续擦亮“经济首区”“在余杭看见未来中国”“五千年中国看良渚”三张金名片,发展态势好、创新实力强、文化积淀深。他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余杭区作为杭州发展的排头兵,要牢固树立争先意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要求继续扛起“挑大梁”责任担当,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要坚持创新引领,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作为主动力,以数实融合为重要突破口,加快构建更加完备、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数字经济再攀高峰,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全力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核心区。要担起文化使命,持续办好良渚论坛,纵深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努力打造文化产业新地标,不断丰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彰显“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深厚底蕴。要强化示范带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刘颖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区委书记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到振奋人心、备受鼓舞。报告全面总结了杭州站在“后亚运、两万亿、超大城市”新起点上取得的成绩,系统谋划了全年“任务书”,格局大、思路清、举措实,是一个高举旗帜、体现时代精神的好报告,求真务实、反映人民意愿的好报告,提振信心、凝聚各方力量的好报告,让我们收获满满、信心满满、激情满满。余杭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工作要求,坚决扛起“经济大区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坚定树立“高原之上再建高峰”的奋进目标,以更大格局融入城西科创大走廊,当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以更强担当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当好文化传承的排头兵;以更大力度打造余杭城市中轴线,当好共富示范的排头兵,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再作新贡献。建议进一步支持杭州未来科技城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支持“良渚论坛”筹办以及良渚文化大走廊打造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加强杭州云城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地铁线路规划布局。
罗卫红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主委
建议一是在科技金融服务机制改革上再出实招,促进“润苗”基金等科创基金投向更精准、考核评价体系指标更优化。加快探索白名单等容错机制,提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基金的风险容忍度,健全国资监管、审计、税收等部门间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减少容错机制政策理解偏差与执行冲突,持续松绑耐心资本,激发城市创新活力。二是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再探新路,深化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人才柔性流动、人才编制池、产学研共享专利池等方面不断探索突破。三是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更上一层楼,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和杭州“人工智能+”科技优势,深入落实落细“过境免签”政策,用好海外的旅游服务供应商等中介机构,大力加强国际引流,打造国际一流的文化交流与旅游目的地,加速杭州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
戴建平
市人大代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建议聚焦“建站、营城、兴城、聚人”四个阶段,围绕数字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五大重点领域,紧抓发展战略谋划、产业规划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多方协同机制,努力把云城打造成为杭州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跨区域特别合作枢纽地、中国新质生产力先行示范区的重要窗口。
杨建根
市人大代表,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建议进一步强化支持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力度和聚焦度。一是增加文字表述,将“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相关表述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强化交通配套,提高余杭轨道交通密度,将杭州绕城余杭段全段抬升拓宽,积极推动杭宁高速抬升拓宽工程。三是导入高能级公共设施,将更多优质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在中轴线区块,如杭州创新馆、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四是重视云城建设,强化统筹协调,继续在资源要素保障、重大项目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
黎本军
市人大代表,武警部队士官学校大校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
建议加强对武警部队士官学校在空中无人装备操作与应用、网络信息作战等新型专业培养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高精尖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教学活动场景,给予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强军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也联系各自实际,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仝 腾
市人大代表,阿里巴巴集团飞猪旅行副总裁
抢抓人工智能风口,全力打造管用好用的全省文旅行业大模型,借助AI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提升行业服务和治理能力。提升入境旅游服务能级,重点解决当前制约入境游发展的支付便利化与通讯服务短板等问题,打造国际化旅游消费环境。
陈如申
市人大代表,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设立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运用推广专项,使其在更广阔的领域得到运用。不断完善首台(套)设备采购政策。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监控全市各类污染源,借助城市大脑,提升政府决策能力。在城市地下管廊等空间中布局应用传感器,通过数字化转型保证城市安全运行。
陈 甜
市人大代表,余杭区良渚街道大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社管会社长
建议将良渚文化大走廊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细化良渚文化大走廊重点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管控要求,确保大走廊发展方向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让千年文明和城市发展美美与共,让良渚文明的火种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林殿男
市人大代表,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二所副主任
优化新一轮地铁项目规划建设,将地铁2号线西延至瓶窑站(古城遗址站),加快地铁五期方案规划,推进13号南环线建设,合理优化地铁4号线站点。持续深化中小型公共服务设施效能,优化政府和群众交流窗口。
李群英
市人大代表,浙江顺豪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加快云城西站北片区建设进度,加速站北综合体、金钥匙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良睦路沿线连片开发。加快云城已征未用土地的开发建设,全面排摸云城范围内已征未用土地底数,形成“一地一档”清单,根据土地近远期开发规划,分门别类制定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方案。
郑 立
市人大代表,余杭区闲林街道西溪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社管会社长
将杭州云城规划范围向南拓展至余杭闲林片区,提升闲林片区城市发展能级与宜居品质。优化杭徽高速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将杭徽高速纳入城市快速路体系进行管理,在良睦路与杭徽高速交叉口增设右下右上出入口,缓解天目山路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状况,提高群众出行便捷度,增强余杭与主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周 锋
市人大代表,杭州市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底色。杭州未来需以更大格局推动文化国际化。建议持续将“良渚论坛”办成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让世界通过良渚论坛,发现古代中国,见证现代中国,感知未来中国。
苏守康
市人大代表,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党委书记
建议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进程中,引导杭州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具备硬科技属性的本地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机制,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方式。
王米成
市人大代表,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出台更多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助力数字技术找到应用场景。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发展与改善民生、提振消费相结合,与绿色低碳转型相结合,既能帮助数字技术找到广阔应用场景,以市场促进技术进步,同时又能助力实现绿色转型目标。
陈志连
市人大代表,杭州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仁和分公司储运科科员
建议稳定现有耕地面积,加大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力度,提升粮食总产量。加强对粮食收储企业在资金、设施、人才政策支持,加大粮库建设或改造中的投入,保障杭州粮食安全。
周 苗
市人大代表,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行政中心主任、监事
建议打造AI时代产业数智化人才高地,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政产学研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持续输送复合型数智人才,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蒋建霞
市人大代表,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建议以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为抓手,结合“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废旧电器回收利用碳减排体系,促进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向“碳减排”看齐,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杭州经验”。
曾静漪
市人大代表,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扩大岗位技能认定评价机构的认定范围,增加对多种用工合作模式的岗位技能培养和认定资格。优化外籍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主播队伍建设。优化签证审批机制,建立跨境电商数字人才认定标准,创新留学生实习政策。
俞荣华
市人大代表,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社管会社长
优化余杭区西部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推进杭长高速路权与管理权回收进程,纳入城市快速路体系进行管理,着力破解西部乡镇对外交通瓶颈。围绕大径山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大土地供给、财政投入、产业引导、文创孵化等政策扶持力度。
市人大代表,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加强杭州护理员队伍建设,出台护理员培训和招培计划,与对口支援合作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将有意愿的富余劳动力吸引到杭州护理员队伍。健全护理员待遇保障机制,对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入职补贴。拓宽职业发展通道,鼓励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服务专业。开发人工智能辅助护理设备,降低护理员劳动强度。
赵爱丽
进一步支持企业出海,帮助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拓展订单。强化海外院士支持力度,发挥高端引领作用,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给予创新型企业在设备采购等方面更多支持,让优质研发创新企业留在杭州。
市人大代表,余杭区仓前街道葛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社管会社长
建议加大“低空经济+医疗服务”推进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统一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高新企业、高校合作;加强跨区域协作,破解区域协同壁垒。
张 炜
市人大代表,杭州水印天公共造型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杭州殿堂壁画艺术馆馆长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