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村41年收到重复来信,却无人认领?村民:“鬼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23:04 2

摘要:直到后来,有个不信“邪”的邮递员趁同事们不注意竟偷偷翻出那封信件想看到里面到底写了什么,不料,就在他刚要打开的一瞬间,头顶上一块砖就这么巧合的砸在他的手上。

一封信来自云南的信,邮递员按照地址和姓名去送,但根本找不到人,于是,只能退回,但退回后又会收到,整整41年来都是如此,于是乎村中传言这是封“鬼信”。

直到后来,有个不信“邪”的邮递员趁同事们不注意竟偷偷翻出那封信件想看到里面到底写了什么,不料,就在他刚要打开的一瞬间,头顶上一块砖就这么巧合的砸在他的手上。

这一信号,似乎在告诉他:“你敢打开,那今日就死在这里吧!”那名工作人员被吓得不轻,原本不信邪的他也有点不得不信了,或许,这封信是寄给死人的,所以才这么“邪”。那人心里暗想着,也庆幸自己还好没完全打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原以为这件小事到此也就结束了,那封信也会被永远封存。可不多久,这名工作人员因为想要偷偷拆信而被砸伤的消息,却在这个小山村中越传越烈,甚至引来了当地记者的关注。为了探寻这离奇的事件背后的真相,一群记者专门跑到这村里,试图在村民们的口中打探出一些线索。

可是对于这封信的具体情况,村民们就像商量好似的,全都闭口不谈,生怕自己会因“走漏风声”而发生不好的事。那群记者也是执着得紧,越是打探不到什么情况他们越觉得有探寻的价值,最终在他们的苦苦追问之下,一位老人告说道:“别打探,那是封‘鬼信’。”

对于这样的说法,记者们并不害怕,毕竟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自然也不存在封建迷信的道理。眼见实在从村民口中也探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记者们也只能寻求外界的帮助,而这份帮助就是《下一站幸福》的栏目组。

毕竟以当前的信息发展水平,借助网络的力量无疑是解开“鬼信”背后真相最佳方式。当栏目组收到记者的请求并了解相关情况时,也觉得这事儿背后肯定另有隐情,于是立马安排了几名工作人员专门调查此事。

按照信件上的信息,寄件信息是云南临沧市勐捧镇半山坡村,并且寄件人叫杨友富,那么找到这个人,或许一切谜团就能解开了。为了尽快将事情查清,工作人员不马不停蹄的前往信件上的地点,可到了勐捧镇他们发现,根本没有“半山坡村”,“半个山头村”倒是有一个。

这两个地址的名字听起来是挺像,但若并不是一个地方可如何是好?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工作人员也只能继续踏上路程看看这个“半个山头村”到底有没有一个叫杨友富的人了。

时间又过了两天,工作人员带着信封出现在半个山头村村口,遇到路过的村民,他们也顾不得休息,立马上前询问。村民淳朴,热情的告诉他们:“我们村是有一个叫杨友富的,年纪都很大了,估摸着90多高龄了,但不得不说人家那编筐的手艺可厉害着呢!”

名字对的上号,年纪上也应该如此,看来工作人员并没有白跑一趟。在村民的指引下,几人很快见到了杨友富。杨友富的孙子杨文兵见到那么多客人来家里,立马上前迎接,聊起杨友富,杨文兵说道:“爷爷眼睛耳朵都不太好了,但精神头还不错的,平常就喜欢躺在躺椅上看着对面那个山头。”

随即,一个工作无人员来到老人面前:“老人家,您可认识杨远清?”杨友富摇着头说道:“不认识,不过我有个儿子叫杨云清。”

“那您以前写过信在四川乐山夹江县吗?”那记者又接着问。这一次,杨元富陷入了沉思,好像一连串的回忆正在迅速归拢。“寄过,四十多年了,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会被退回来。”

此时,工作人员惊觉一些问题:“应该就是收发室人员看错了字,加之地址名称多年来有变动,所以才造成这样的局面。”那么,既然是自己的儿子,为何分别多年?工作人员问出自己的疑惑。

于是老人家将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原来,杨友富其实是四川人,但因为早年参加过抗战,1942年时又随国家组建的远征军前往缅甸所以才离开了家。那时,年仅19岁的杨友富已有妻儿,但心中的爱国热情让他抛下了他们。

后来自己在炮火中受伤,被送到这里养伤,半个山头村交通不便,信息更是不通,杨友富也只能在此居住了下来,后来又重新娶妻生子。直到1973年,交通便利了之后,杨友富才提出回到原来的家中看看妻儿。

可是,他的妻子却很担忧,怕他回到原来的家中就丢下他们不再回来,于是以死相逼不让他回四川,杨友富无奈,只能继续留在这村里。时间一晃又是多年过去了,杨友富越发想念远方的亲人,于是按照以前的地址写信,起初儿子也回了几次信,但后来就杳无音信了。

说到这里,老人恳请工作人员帮忙找找自己的儿子:“临死前,我还想见儿子一眼,我离开时他才一岁。”于是,一条老兵寻亲的启事在社交媒体上火速传播,网友们也是用最大的力量寻找“杨云清”。终于,在发布寻亲启事的第二日,杨云清出现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面对老父亲的期望杨云清却表示:“不见”。经过记者一番探查才知道,原来当初杨友富离开后,杨云清的母亲就疯了,后来又改嫁了。就这样他小小年纪就经受了不少磋磨。

后来意外收到父亲的来信,他很高兴,但在他请求父亲回来看望他一眼时,父亲却找借口推脱。这样他再次感受到了被抛弃的滋味,所以他没再回信,接着后来又搬离了地方。但是当记者告诉杨云清,他的父亲一直给自己写信时,他的泪水落了下来,原来,父亲一直都爱自己啊!

2014年,73岁的杨云清带着自己的子女一行6人前往半个山头村和父亲见面,两人相见的那一刻,无数的感动荡漾在人们心中。而那封“鬼信”的谜团也就此真相大白。

参考文献:

2014-05-15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别72年96岁抗战老兵和73岁儿子重逢

来源:鉴史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