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当CEO真不容易,尤其是苹果的蒂姆·库克。前脚刚被印度莫迪用补贴勾着建厂,后脚就被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点名“爱的教育”:“老兄,说好的5000亿美国投资呢?咋跑印度搞代工去了?”更狠的是,特朗普直接甩出25%关税威胁——不在美国造iPhone?行啊,那就多
这年头当CEO真不容易,尤其是苹果的蒂姆·库克。前脚刚被印度莫迪用补贴勾着建厂,后脚就被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点名“爱的教育”:“老兄,说好的5000亿美国投资呢?咋跑印度搞代工去了?”更狠的是,特朗普直接甩出25%关税威胁——不在美国造iPhone?行啊,那就多交钱吧!消息一出,苹果股价当场表演高空跳水,连带美股期货都跟着哆嗦。
说起来,特朗普这招“制造业回流”的执念简直堪比追女神。从2016年竞选时就开始念叨“让美国再次伟大”,核心KPI就是把工厂搬回本土。可问题是,造iPhone不是搭乐高,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堪比《盗梦空间》里的多重梦境。光一个摄像头模组,可能就得跑遍中日韩三国;屏幕玻璃是康宁的,但加工得靠中国蓝思科技;电池来自宁德时代,而组装大头在富士康。真要全搬回美国,成本怕是要飙到iPhone卖成爱马仕价。库克心里估计在骂街:您老当这是开煎饼摊呢?说挪就挪?
不过特朗普的逻辑倒很“朴实”:印度能给的补贴,我大美利坚也能给!但问题是,美国工人时薪是中国的6倍,是印度的15倍。富士康当年在威斯康星州画了个100亿美元建厂的饼,结果最后改成了仓库,还被当地人吐槽“连只仓鼠都雇不起”。更扎心的是,美国早没了电子制造的“肌肉记忆”——90%的稀土依赖进口,连螺丝钉都得从亚洲运。有分析师算过账:就算只把最后一道组装工序放美国,iPhone售价至少涨20%,这还不算特朗普想要的“全流程本土化”。真要硬干,苹果怕是得改行卖肾宝片补利润。
但库克也不是吃素的。你看他一边对特朗普点头“好的老板”,转头就把印度工厂产能翻了倍。毕竟苹果现在玩的是“鸡蛋分篮”策略:中国负责高端机,印度啃中低端,越南试产耳机,巴西搞充电头。至于美国?库克掏钱建了几个数据中心,再拍几部《健听女孩》冲奥斯卡——这就算“5000亿投资”了,气得特朗普直跳脚:“我要的是流水线,不是好莱坞!”
最魔幻的是,这场博弈里印度反而成了赢家。莫迪政府砸了60亿美元搞“电子制造激励计划”,愣是把iPhone印度产量从5%拉到25%。最近富士康又宣布在泰米尔纳德邦投15亿美元建零部件厂,明摆着要把供应链也搬过去。网友调侃:“三哥这次终于不用只组装手机,还能造螺丝了!”不过印度工人效率也是个谜——之前曝出良品率只有50%,库克看了质检报告怕是得连夜改航班飞深圳。
说到底,全球化玩了三十年,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把产业链拽回美国,难度堪比让宅男一夜练出八块腹肌。苹果的应对策略也很“鸡贼”:您要就业岗位?我在德州建个客服中心行不?您要GDP?我多缴点税成吗?至于生产线?库克os:等美国工人学会24小时三班倒再说吧!这场戏最后要么以苹果涨价、消费者骂街收场,要么特朗普妥协搞个“半本土化”糊弄选民。不过最有意思的是评论区:“建议川普先让特斯拉从上海滚回加州,别光盯着苹果薅啊!”
此处应有网友互动:你觉得iPhone涨价到2万还有人买吗?欢迎评论区Battle!
来源:互联网智慧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