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艳萍曾经在学术圈里有点分量,但如今提起她,更多的是愤怒、唾弃。她从湖北大学文学院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路跌到被开除党籍、取消导师资格、停止教学工作的下场,算是彻底把自己作没了。
梁艳萍曾经在学术圈里有点分量,但如今提起她,更多的是愤怒、唾弃。她从湖北大学文学院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路跌到被开除党籍、取消导师资格、停止教学工作的下场,算是彻底把自己作没了。
梁艳萍出生在山西大同,湖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日本美学、东西文论、文艺心理学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她学术上拿过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还得过冰心散文奖理论奖。
她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日本美学发展进程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当代日本美学史纲》,还出了几本书,比如《漫游寻美》《古典诗意赤子情怀——叶大春论》。
可问题就出在她那张嘴上。她在网上发表的言论,完全跟她的学术身份不搭边,甚至可以说是在往自己脸上抹黑。她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转发一些“涉日”“涉港”的错误言论,她否认南京大屠杀,说“历史有争议”,还公开赞美靖国神社,更过分的是,她管中国人叫“东亚病夫”“吸血虫”。
梁艳萍的这些言论,最早没引起太大关注,毕竟她在学术圈里混,平时也没啥人盯着她微博。可到了2020年,她因为支持方方的《武汉日记》彻底翻车了。
方方那本日记因为批评中国抗疫措施,本身就争议很大,梁艳萍偏偏跳出来写文章《直面对冲,迎头相撞是方方》,吹捧方方“敢于揭露真相”,还骂反对方方的人“可耻之极”。
她以前发的那些亲日反华内容全被翻出来了,证据确凿,截图满天飞。学生也坐不住了,举报说她在课堂上也有类似言论,试图给学生“洗脑”。网上骂声一片,湖北大学迫于压力,赶紧在2020年4月26日发微博说,已经成立了调查组,要查清楚这件事,绝不姑息。
湖北大学调查组干了快两个月,收集了一堆证据,包括梁艳萍的微博截图、学生证词、课堂记录,都查得明明白白。2020年6月20日,学校开了个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讨论怎么处理她。会议上说得很清楚,梁艳萍在网上多次发“涉日”“涉港”的错误言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影响特别恶劣。
最后,校纪委研究、校党委拍板,开除党籍、记过处分、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教学工作。这处罚直接把她从学术圈里踢出去了。学校还特意在会上学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就是要告诉大家,这种行为绝不容忍。
梁艳萍被收拾了,大部分人都拍手叫好,但也有同一个性质的人跳出来蹭流。方方就跳出来替她说话,说这是“网络极左团队绑架官方”的结果,还扯言论自由。可网友不买账啊,反问她:否认南京大屠杀、舔日本战犯神社,也叫言论自由?是自由过头了吧!
有人说,学术自由是得有,但不能没底线,尤其牵扯到民族感情和历史事实的时候。教师不是普通人,言行得有更高的标准,还有人觉得,处罚给其他高校立了个标杆。
处罚之后,梁艳萍的教授职位没了,导师资格没了,教学工作也没了,学术生涯直接归零。她在学术圈的名声臭了街,连带着她的书、她的研究都没人再提起了。她的微博虽然还在,但基本没人搭理,昔日的支持者也跑得差不多了。
中国讲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光是教知识,还得教做人。梁艳萍自己先把做人的底线丢了,还想带学生。知识分子不能光有学问,还得有良心、有骨气。
她的研究本身没问题,主要是她个人的言行把一切都毁了。她的书还在图书馆里,但估计没人会去翻了。学术圈讲究的是信誉,她的信誉崩塌,谁还敢引用她的东西?
南京大屠杀那是1937年日本侵华时干下的滔天罪行,30多万中国同胞被屠杀,铁证如山。日本自己都承认的事儿,她一个中国教授跑出来说“有争议”,国际上对这段历史早有定论,日本政府档案、幸存者证词、甚至当时的外国记者记录,都明明白白摆着。
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起点
过去有些学校对教师言行管得不严,觉得学术自由。可她这案例一出,大家都看明白了,自由不是随便乱来的借口。教育部后来还发了文件,强调高校教师得遵守职业行为准则,不能触碰政治和道德底线。
不止湖北大学,全国不少高校都开始整顿师德问题。有的组织教师学习党的纪律,有的直接把类似案例拿出来警示。
如今梁艳萍从一个有头有脸的教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湖北大学的处罚让她彻底出局,社会舆论也把她钉在了耻辱柱上。
来源: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