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借鉴到融合创新 太仓“双元制”再出发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B站影视 2024-12-24 14:28 2

摘要:2001年,德企克恩—里伯斯公司与苏州太仓市合作,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成立了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就这样,“双元制”教育在太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逐渐形成了“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实训企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太仓模式”。

2001年,德企克恩—里伯斯公司与苏州太仓市合作,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成立了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就这样,“双元制”教育在太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逐渐形成了“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实训企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太仓模式”。

经过20多年的本土化创新实践,“双元制”教育已成为太仓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苏州市太仓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进一步深耕本土化“双元制”教育,持续擦亮“双元制”教育品牌。

协同联动,促进“双元制”育人迈上新台阶

“这上面是落料口。”“我得把它拆解开再看一下。”在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冲压事业部生产经理周志浩正在和同事俞伟交流模具备件情况。2001年,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成立首届“双元制”班,共招收21名学生,周志浩和俞伟就在其中。在“双元制”班里,两人不仅学到了学校老师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得到了企业技术老师和德国专家的悉心指导,对制造行业中的图纸设计、零件加工、表面处理等领域都有了深刻理解。经过3年学习,21名学生顺利通过学校、企业考核和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组织的两次第三方评估,很快被德企预订一空。此后,太仓又相继启动了高职、本科层次的“双元制”人才培养,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选择落户太仓。截至目前,太仓集聚了530多家德企,其中隐形冠军企业60余家,链接800多家中国企业,形成了工业母机、汽车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年总产值超1100亿元。

2024年,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48家头部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8家政府部门、4所本科院校、9所职业院校、2家行业协会共同组建苏州市太仓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政校行企联手,构建中德职教、中德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区域性产教融合新生态。

“过去20多年,‘双元制’教育让太仓与德企实现了双向奔赴,联合体的建立,是‘双元制’育人模式的再出发。”太仓市高新区管委会中德办主任段月强说。

太仓高新区充分考虑联合体利益相关方的发展需求,构建了“理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项目联管会”三层组织架构,确保联合体合作长效、运行实效、管理高效、评价有效。

聚焦服务太仓市三大产业创新集群,联合体把“双元制”人才培养链的打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周晓刚介绍说,在“双元制”人才培养上,一方面,联合体将进一步深化中职、高职和本科3个层次的学徒培养体系建设,扩大学徒培养规模;另一方面,开展企业员工的职后培训,构建从技能人才培养到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育的递进培养体系。未来,还将对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实施学分认证,实现联合体内学历教育与培训学分的互认,以及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学分互认,贯通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段月强表示,联合体将集聚和优化太仓“双元制”教育和高新区德企资源,真正把“双元制”教育建设成为太仓“技能人才的供给仓”和“创新人才的储备仓”,全力打造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使太仓对德合作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一站式服务,推动“双元制”育人产业化发展

自2001年以来,依托在太德企、本土院校、德国工程师协会等多方资源,太仓相继建立15个双元制教育培训中心,建立了国内唯一的AHK教育示范推广基地,成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伴随着三大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太仓经济发展势头猛进。2023年,太仓GDP达到173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200亿元。

段月强坦言,在发展过程中,“用工荒”“技工荒”问题逐渐显现。“学历教育的规模不足以支撑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双元制’教育资源分散、未形成规模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后企业的技术技能要求等问题亟待解决。”

太仓市高新区决定投资25亿元,建设占地148亩、建筑32万平方米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作为联合体的实体化运营载体,为“产”和“教”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太仓决定以做好“双元制”教育服务产业和“双元制”教育产业化,实现“双元制”人才培养由“散”到“聚”,培训规模由“小”到“大”,影响力由“弱”变“强”,为产业成规模输出高质量人力资源。

记者了解到,太仓政校企行联合成立了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园区管委会,并注册成立了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教育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常态化运营产业园。“园区既开展‘双元制’学生的培养,也对社会未就业人员、拟转行就业人员等开展技能培训,不仅服务德企,也服务本地的中小微企业。”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教育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晓吴介绍道,园区将提供人力资源开发、职业人才培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评价、培训教材设备开发、师资能力培训提升、培训设备展览展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等“一条龙”服务。

在产业园区,记者看到,部分楼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费斯托MPS培训中心、博世力士乐液压培训中心等企业培训中心已经入驻,数控车、五轴机床等“大块头”机械设备分区陈列。全面投入使用后,产业园区预计每年培训高标准技能人才5000人次。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处处长高飞介绍说,学校也将把产业园区作为“双元制”校区,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

依托产业园区,太仓高新区还将牵头搭建联合体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用于解决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创新转化等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周晓刚说:“未来将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政府政策清单、学生信息清单、企业需求清单等在平台上均可一目了然,联合体各方可以通过平台实现精准对接。”

融合创新,打造“双元制”育人区域范式

“德企可以,中国企业可不可以”“太仓可以,其他地方可不可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霄飞告诉记者,“双元制”教育实践20多年来,始终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2018年,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尝试建立“双元制”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在培训中心、企业学院、师资队伍等“双元制”要素方面制定关键技术指标的解决方案和流程规范,推动解决校企协同育人“术语不统一”“内容缺标准”“运行无规范”和“合作缺规则”等问题。为此,学校还专门制定了推广手册,明确“双元制”教育实施的核心。从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四个层面建立“双元制”实施的内容、步骤、流程和改进路径。

“在之前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基础之上,联合体将进一步细化、规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内容的项目化,项目推广应用的标准化,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可推广、可借鉴的‘双元制’育人新范式。”苏霄飞说。

按照“人才链”“技术链”和“服务链”三大主线,联合体简化校企合作模块、规范校企合作内容、统一校企合作过程、优化校企合作秩序,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活动规范为“统一标准”的合作项目,共设置了人才培养项目7种类型、技术服务项目3种类型、产业赋能项目2种类型。

据了解,以校企合作项目为管理对象,太仓市高新区将进一步依据项目的实施需求,精准制定引导和支持政策,形成政策和制度清单,直接、高效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近年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为成都、沈阳、合肥和保定等城市的“双元制”教育推广提供咨询服务。苏霄飞说:“通过联合体的打造,‘双元制’育人模式的经验样本将更好地推广复制,在全国遍地开花。”(本报记者 王琼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