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能知道,你手里顶着的飞利浦的品牌产品,没有一件是飞利浦自己的核心工厂生产的,因为在2021年,飞利浦就已经完全切割掉了自己的全部消费电子业务。
你手上有任何关于飞利浦的产品吗?小到剃须刀、电动牙刷、净水器,大到空调、电视机,相信各位朋友总能在家里翻出那么一两件飞利浦的产品。
你可能知道,你手里顶着的飞利浦的品牌产品,没有一件是飞利浦自己的核心工厂生产的,因为在2021年,飞利浦就已经完全切割掉了自己的全部消费电子业务。
市面上能看到的关于飞利浦的消费电子产品,除了剃须刀和电动牙刷,几乎全是授权代工的,近两年甚至还被媒体调侃为欧洲南极人。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上世纪50年代,飞利浦可以说是欧洲半导体的顶梁柱,现代芯片业中有三个很有分量的企业,台积电、ASML、智浦都起源于飞利浦,说它是现代芯片的奠基者之一也不为过。
尽管这三家企业都源自飞利浦,但很悲惨的是,飞利浦在这三家企业一点股份都没有。现在飞利浦已经是一家完完全全的医疗科技公司了,单看医疗科技业务,飞利浦还算不错,可它现在的市值大概是170亿美元左右。
飞利浦
而光看台积电一家就已经有5300亿美元,更不要说和当年飞利浦自己在世界电子市场上的地位比了。
今天来聊聊百年电子巨头飞利浦是如何衰落到现在的地步的。
1891年,在荷兰一个小城埃因霍温的简陋厂房里,一家造碳丝极灯的公司飞利浦诞生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莱恩·飞利浦说来也有趣,竟然和马克思是亲戚。
他俩的母亲是亲姐妹,以灯泡起家的飞利浦,靠的不是开拓新市场,成为行业先驱,而是一个老二策略。
在当时,灯泡行业已经有通用电气、西门子、AEG三大巨头,不起眼的飞利浦用了一些手段,从爱迪生的通用电气公司搞到了钨丝灯泡技术,转身靠低价实现了弯道超车,完成第一波资本积累。
钱是有了,但当时飞利浦也因专利问题被起诉,差点栽了跟头。这事后,飞利浦长了教训,决心做两件事,一是开拓欧洲以外的市场,二是拥有自己的原创产品。
1912年,飞利浦进军美国,将眼光放眼至全球市场。1914年,飞利浦在埃因霍温创建实验室Netlamp,产品研究与基础研究两手抓,既有行业内产品的研发,还有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重视科研的飞利浦也从此踏上了产品多样化的道路。
莱恩·飞利浦
除去灯泡之外,飞利浦的业务不仅涵盖剃须刀、吸尘器、咖啡机等人们日常必需的基础消费电子产品,还曾一度领跑世界影音业务。
1939年,具有革命意义的剃须刀从NILAM诞生。
1963年,飞利浦首次推出小型盒式磁带,为磁带录音设定了全球标准。随后,NatLab实验室又相继推出录像机,CD技术、DVD技术、蓝光技术等,奠定了飞利浦在储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而这些具有革命性的黑电产品,直接让飞利浦坐稳了家电巨头的宝座。与此同时,飞利浦起家的小城埃因霍温依靠这家公司直接走上经济快车道,整座小城规模扩大了80倍,布局也因飞利浦的发展演化成了放射状。
飞利浦的巅峰时期还有一件更具有标志性的事情,到1984年,飞利浦已经生产了1亿台电视,在当时的世界可以算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与此同时,东亚制造业崛起,消费电子市场上飞利浦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逐渐瓦解。当时各类电子消费产品的技术门槛都已经降了下来,以索尼和三星为代表的东亚公司直接靠飞利浦当时起家的老二策略,开始抢夺其手里的消费电子市场资源。
飞利浦剃须刀
比起传统的这些欧洲公司,它们都离消费者更近,也充分地利用了东亚的产业链优势。但飞利浦在自己的消费电子业务衰落前,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就是半导体。
飞利浦介入半导体其实非常早,1953年在全球半导体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飞利浦就成立了半导体事业部,在之后的数十年内,它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之一,欧洲半导体的顶梁柱。
时间来到80年代初期,飞利浦的Nedlam搞出了一台自动化步进式光刻机,不过当时的光刻机市场还没有太发展起来,飞利浦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买家。
1984年,当飞利浦准备收手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荷兰小公司ASML自动找上门说,大哥,我要。当时飞利浦还瞧不上这家小公司,不过在ASM的苦苦哀求下,最后还是答应了。
双方在商议之后达成协议,决定合资成立ASML,各自出210万美元,股份一人一半,而飞利浦这个老六就只出了30万美金,剩下的180万美金直接用16台还没交付成品的光刻机抵了。
不过在这之后,飞利浦可以说是尽心竭力,堪比ASML的亲爸爸,在ASML一台光刻机都卖不出去的时候,飞利浦也愣是买了几台支持。再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ASML在熬过艰难的创业初始期后,摇身一变变成了世界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甚至一度成为欧洲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ASML成为龙头企业
飞利浦和台积电之间的故事就更加有趣了。同样也还是在80年代,当时美国日本的半导体事业蒸蒸日上,欧盟也就是当时的欧洲共同体为了不落后于美日,成立了尤里卡计划。
在这个计划里有个集成电子项目叫Jason,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Mega,就是做Megabit内存,飞利浦负责Mega项目里sRAM的部分,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这个项目还是黄了。
不过虽说项目没成功,但Mega也在背后暗暗推了一把飞利浦。
1987年台积电诞生了,不知道有没有差友知道这家公司是由台湾工研院和飞利浦合资创立的,成立之初,飞利浦占27.5%的股份,是最大的外部股东,并且飞利浦还对台积电提供了技术以及专利保护支持,还把Mega的生产线开放给它学习,甚至原封不动地把整条生产线都搬到了中国台湾,可以说没有飞利浦的投入支持,台积电很有可能就胎死腹中了。
从初期和台积电签下的条款中,你可以感受到飞利浦的话语权有多大,比如说它拥有提名财务副总经理的权利。
台积电诞生
甚至在1989年到1996年的7年内,飞利浦有权利向开发基金或者其他股东那收购股票至51%,也就是说,当时飞利浦是有机会控股台积电的。
到1999年,飞利浦半导体业务已经渗透到多家竞争对手中,半导体业务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13%左右,而消费电子业务只有4%。
并且两者之间还有再扩大的趋势,正因如此,这一年飞利浦有了将业务重心转到半导体业务的明显意向,先是卖掉了一些和核心业务无关的公司,比如48亿元卖掉了宝丽金唱片公司的股份,然后还花10亿美元收购了集成电路公司VLSitechnology。
在2000年福布斯采访里,飞利浦半导体的CEO范德普尔还垂臂说飞利浦是电视界的,英特尔在电视芯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45%,而后又立下flag,两年内将半导体业务的营收提升一倍,到时候半导体业务的营收也将占到飞利浦营收的12%。
但仅仅一年后,it科技泡沫破裂,全球芯片市场进入寒冬,直接把飞利浦脸都打肿。
飞利浦主要业务遭到重创,元件部门销售额暴跌54%,下血本投资的半导体业务也下跌24%,整体亏损金额飙至25亿元。这下飞利浦真的没有办法了,直接开启了自己的巨型转型之路,而转型的主要内容就是精简业务卖。
飞利浦亏损
2001年,飞利浦为了止住亏损,开始逐渐剥离旗下的30多个非主营业务,保留五大核心事业部,分别为照明、消费电子、家庭小电器、半导体、医疗系统。不适合飞利浦发展的或者被认为没有前景的业务,如手机、磁带等统统被外包出去。
到了203年,飞利浦已经基本实现盈利。200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飞利浦净收入5.5亿欧元,而2003年同期还亏损6900万欧元。在这几年的调整中,医疗业务也逐渐发力,成为飞利浦继消费电子业务以后的第二大业务。
虽说这一波业务精简已经让飞利浦从亏损的泥潭中走出来,但飞利浦觉得这还不够,还需要未雨绸缪,要专注未来有发展潜力的业务。
于是,飞利浦又在五大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动刀,在仅存的五项业务中,飞利浦把剩下的宝全押在了医疗系统业务,之前押宝的半导体业务全然被抛到脑后,又开始卖卖卖。
其中最让人想不通的还得是半导体业务。早在上世纪90年代,飞利浦为了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在ASML上市后不久就分几次把它的股票卖掉。
2006年,飞利浦直接把旗下半导体业务打包卖出,收购飞利浦半导体业务的财团,将其更名为NXP,也就是现在汽车芯片领域很有名的恩智浦。台积电的股票也在2003年开始被飞利浦疯狂抛售,卖到台积电都要受不了了。
2006年的时候逼到张忠谋亲自出马去跟飞利浦谈,你这样卖台积电的股票受不了,万一有人恶意控股台积电,我这公司还怎么开啊。
即使这样,还是挡不住飞利浦想要慢慢的决心。光是2007~2008两年间,飞利浦就出售了16.2%的台积电股份,差不多套现了85亿美元。不过飞利浦答应了张忠谋,其中大概25亿美元的股票以美国存托凭证的形式转让,至少这样可以保证台积电不会被恶意收购。
飞利浦卖卖卖
现在看起来,飞利浦卖台积电的决心多少有点迷惑,因为在2005年,台积电就已经是晶圆代工第一大厂,放眼在整个半导体行业,年营收也是第八的成绩。
照这发展势头,飞利浦没道理看不出台积电的发展前景,如果当时飞利浦能耐得性子不卖,把这些股份握到现在的话,起码能值900亿美元以上。
去年一年飞利浦的净利润也才差不多17亿美元,你可以感受下有多亏。
我看了很多文章,回答都比较官方,什么医疗业务才是飞利浦的未来之类的。但我觉得可能是飞利浦被2001年的it泡沫整怕了,受不了半导体大开大合的周期涨跌,所以尽管飞利浦曾经起家了三家巨牛的半导体企业,但现在完全没有这三家公司的一毛钱股份。
而旗下的照明业务这块,2016年飞利浦将其拆分成立飞利浦照明公司并独立上市,2018年更名为昕诺飞。
至于消费电子和家庭小电器业务,飞利浦走的就是南极人的老路,一边是卖卖卖,2004年飞利浦以3.58亿美元的价格把PC显示器业务卖给冠捷科技。2006年出售移动电话业务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再到2021年,飞利浦将家电业务以37亿欧元全部转让给高瓴资本。
卖卖卖的另一边是授权贴牌,坐等收钱,飞利浦还为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优质生活业务。
飞利浦架构调整
说白了,在品牌租出去之后赚取授权费用,而产品也几乎全由授权的厂商制造,飞利浦这边很少去把控代工厂中的产品质量,这就导致大多数参差不齐的产品顶着飞利浦的名号行骗消费者,若出现质量问题,飞利浦也只是对租赁方简单粗暴地罚款,而消费者这边他们就不管不顾了。
皇家飞利浦的品牌影响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消磨殆尽。
现在飞利浦的业务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医疗系统上,打开飞利浦的官网,也能赫然看到"以科技之极助力健康无界"几个大字。
近几年来,飞利浦在医疗这块也是大动作不断。从2017年到2019年,短短两年时间,它就进行了近20起医疗技术领域的收官,硬件厂商的标签也逐渐在被飞利浦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提供健康、个性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企业。
不过,在2021年,飞利浦医疗业务遭遇重大危机,其呼吸机被曝会让患者吸入有害气体,飞利浦也因此紧急召回300万至400万台呼吸机。此条消息一出,公司股价断崖式下跌,从2021年5月近60元的高点一路跌到2022年年底12元的低点,股价直接跌去了80%。
虽说今年稍微涨了点,但也远不及过去的平均水准。现在再回望飞利浦长达130余年的历程,也是挺令人唏嘘的。某种程度上来说,飞利浦的兴衰也映射着整个欧洲消费电子行业的衰落。
飞利浦主营业务
上个世纪的时候,飞利浦、西门子、诺基亚、博士这些欧洲品牌是世界消费电子行业的龙头,飞利浦现在专心投入到医疗系统业务中,西门子、博世、诺基亚也从这个世纪开始陆陆续续推出消费电子领域,把主营业务转向数字工业、能源、医疗、汽车、自动化等领域。
这些公司在这些领域其实都还干得不错,但在消费电子领域,这些品牌都陆陆续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星、华为、联想、苹果这些东亚和美国品牌,比起传统的这些欧洲公司,他们都离消费者更近,也充分利用了东亚的供应链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和市场的竞争,也是商业模式和全球化进程中一次重大的调整。欧洲这些传统强大的电子品牌在全球化的潮流下,面临着东亚和美国新兴力量的挑战,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商业竞争和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文本来源@差评君的视频内容
来源:翼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