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桂城街道夏南一社区捌间村迎来历史性一刻——村内首艘龙舟“骏水”仪式在捌间村河涌畔盛大举行。这艘龙舟承载着村民百年期盼,破浪启航,标志着夏南一社区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征程中,稳稳地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当地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订船到骏水,仅用了短短数日,桂城夏南一捌间村,终于圆了百年龙舟梦!
日前,桂城街道夏南一社区捌间村迎来历史性一刻——村内首艘龙舟“骏水”仪式在捌间村河涌畔盛大举行。这艘龙舟承载着村民百年期盼,破浪启航,标志着夏南一社区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征程中,稳稳地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当地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噼里叭叭,噼里啪啦……”,捌间村的鞭炮叭叭响,锣鼓声声色声响,这一天,捌间村异常热闹。中午1点,捌间村河岸已挤满翘首以盼的村民。
村中长者以朱砂为龙头“点睛”,赋予龙舟灵性;青年划手驾龙舟沿河涌巡游纳福,祈愿“国泰民安、顺风顺水”。
“宁可煲烂,不可扒慢!”随着鼓点骤响,龙舟划破水面,村民齐声呐喊,叠滘龙船精神在此刻的捌间村沸腾。
夏南一捌间村,依水而建,河涌交错纵横。然而,受历史因素影响,这里多年来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龙舟。村民们只能与邻村组队“蹭龙舟”,以此过把龙舟瘾,或是眼巴巴地羡慕着隔壁村热热闹闹的龙舟赛事。
捌间龙船协会会长黎云飞和全体村民都深知,龙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水乡不可或缺的传统运动。特别是近年来,整个南海地区的龙舟运动如火如荼。作为本土村民,龙舟对于捌间村人来说,是不可缺失的文化元素。今年,黎云飞发起拥有本村龙舟的倡议,迅速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从订船到骏水,仅仅用了短短数日,捌间村便圆了百年的龙舟梦。
当日,捌间村同时成立了捌间龙船会,新龙船会会员41人,以青壮年为主。第一艘的龙舟是国际标准龙舟,新龙舟将参与2025年的沥桂杯龙舟赛,随着龙船会的成立,备赛训练的号角也随之吹响。队员们马上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训练状态。
未来,捌间村计划增购一艘传统龙舟,让村民们对龙舟的那份炽热热情能够持续延续下去。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紧紧相连,让龙舟竞渡这一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传统,在捌间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永不褪色。
叠滘龙船,最初起源于明代,是传承了五百多年的传统民俗活动。与传统龙舟竞速不同,叠滘龙船的比赛场地是狭窄弯曲的水道,选手们需要在这里完成急转弯甚至漂移的高难度动作,宛如在水上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的“速度与激情”大片。
赛事精心设置了S型(东胜)、C型(潭头)、L型(圣堂)、J道(茶基)四大经典弯道,每一道弯都像是一道严峻的关卡,考验着队员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与无畏胆识。正因如此,叠滘龙船被誉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水上F1”。
赛前夜训,是每年叠滘龙船漂移季中的一大亮点。每年端午节前两个月,叠滘村的各支龙舟队便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利用夜晚的闲暇时间展开紧张而有序的训练,这便是备受瞩目的“夜训”。夜训,不仅是备战端午龙舟赛的关键环节,更是村民们展示精湛技艺、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传承龙舟文化的重要方式。
“竞逐大湾区·澎湃新动能”——十五运看佛山全媒体采风团走进桂城,感受叠滘龙船夜训的独特魅力。
就在上周六,叠滘龙船漂移圣堂L弯训练赛吸引了全网关注。新华网抖音号、《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环球时报视频号、南方+客户端、广东文旅抖音号、广东发布视频号同步直播,以专业视角捕捉赛事燃情时刻。
超长的夜训时长,是桂城人不忘乡土的责任与使命,是“一条船一条心”的最好诠释。在叠滘,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龙船队主力,争做龙船文化“推广大使”。
5月24日晚,在东胜S弯(定位:信存何公祠)将举行最后一场叠滘龙船漂移训练赛,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观看,感受龙船漂移的魅力!
编辑:佛山新闻网 游小彤、梁泳欣
来源:桂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