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边界不清、弟兄口角争执、人情往来旧账……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群众心头实实在在的“大事”。今年3月,城桥镇某村王某方为方便排水挖掘了与其胞弟王某圆邻界的垄沟引起矛盾。还牵扯出了两家过往近20年间涉及农用土地调用、日常经济往来、建筑材料互用及建房帮工等
土地边界不清、弟兄口角争执、人情往来旧账……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群众心头实实在在的“大事”。今年3月,城桥镇某村王某方为方便排水挖掘了与其胞弟王某圆邻界的垄沟引起矛盾。还牵扯出了两家过往近20年间涉及农用土地调用、日常经济往来、建筑材料互用及建房帮工等陈年积怨。为稳妥调处这一矛盾纠纷,城桥镇迅速启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驻村法律明白人、社区民警、村干部等组成“联合工作组”,合力开展调处工作。
在了解案情上下功夫,制定调解方案
弟兄俩家过去相互照应关系融洽,2008年长兄家翻建老宅房屋时,小兄弟还将临界的自家0.28亩责任田给其兄家改作场基使用。近几年兄弟俩家因一些家长里短锁事互生间隙时有口角,以至鲜有来往。这次矛盾虽因其兄挖掘与其弟家临界垄沟、双方意见相左不让而起,但实际还牵涉到近20年间相互往来中未处理好的多件事项。工作小组上门个访听取意见并采取措施防止矛盾爆燃、到现场查看实物现状、调研征询涉事相关方处理意向后,集中分析梳理了建房用地、生活经费往来等矛盾焦点,研商决定以调处建房用责任田的矛盾为主线和突破口展开调解工作。
在沟通谈话中重倾听,掌握双方诉求
工作小组采取先分后合等多种形式,积极规劝引导双方化解矛盾。个谈中,其弟方提出必须要土地还耕决不让步。其兄方则表示建房用其弟农地属实,因当时地界所限别无他法,其弟夫妻也未提及补偿,且他们对其弟一家常有钱物接济相顾,故未细算。现其弟提出用地问题表示同意补偿。摸清双方诉求后,工作小组从土地所处位置及现状、相邻关系等视角释法明理,其弟夫妻俩仍固执己见表示决不让步,一时调解工作推进受阻。
在法理情上讲融合,化解兄弟积怨
工作小组随即采取“冷处理”方法,几天后其弟主动表示同意折算补偿方案,并提出了要其兄必须补算其建房帮工费用的新要求。因此事涉及前后约20年跨度间的其它经济往来,工作小组再次与弟兄俩方背靠背、面对面沟通。鉴于过往日常经济往来既事杂日久,又互辨不清且无证据,工作小组又从兄弟手足情、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换位思考等角度入手,经过多轮开导劝说,终于使兄弟双方夫妻4人坐在一起,并各自执笔签署了调解协议书。
至此,此件涉及农地权益、兄弟间经济往来等事项,且跨时长达近20年的存积热发矛盾,终于成功化解。本案例不仅是一起成功的矛盾纠纷调解案例,更是城桥镇“三所联动”机制有效发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践行法治为民的生动缩影。
城桥镇司法所供稿
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综合编辑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