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丨何以自主? 他们集中发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19:13 1

摘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任务。当代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比任何时代更迫切需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鲜明展示中国思想、响亮提出中国主张,牢牢掌握理论话语权。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任务。当代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比任何时代更迫切需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鲜明展示中国思想、响亮提出中国主张,牢牢掌握理论话语权。长江日报推出2025年度理论特献,邀请全国9位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共论“知识体系 中国自主”。理论特献分为三大论题:“何为自主:中国式的最高表达”“何种自主:源于中国但非限于中国”“何以自主: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沃土上”。专家的思考和阐述,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进一步坚定中国自信、增强思想自主性。

01

自主性

是“中国式”的最高表达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了动荡、变革与深度调整期。新时代中国学术需要精准把握世界政治演变的总体特征与基本逻辑,进一步找准自身的时代定位与发展方向;需要紧跟时代脚步,呼应人民期待,自立自强,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实现思想突破与学术超越,加快构建起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切实增强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02 摆脱西方话语

提出“自我主张”

话语体系是一定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文化传统的综合表达。表象上看,话语体系是通过语言符号建立起来的表达与接受、解释与理解、评价与认同。更深层说,建设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自主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传播力、解释力和主导力。

03 核心在于

中国观点的表达

建设我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最基础的东西是建设学术体系。学术体系的核心是中国观点的表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核心观点的表达。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回顾历史,建设历史学的三大体系。

04

守正创新:

展现中华民族哲学自我

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在逐渐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过程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秉持文化主体性,经过与西方文化比较、论争、反思与会通,实现了哲学观念重塑与哲学学科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实现文明进步的内在精神自我,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体现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05 源于中国

而非限于中国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构面向世界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是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环节。建构面向世界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要回答两个前提性问题,一是面向什么样的“世界”建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二是面向世界建构什么样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

06 为人类现代化

提供新的认知坐标

如今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格局深度调整的历史关口,更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传统理论与现实需求之间的断层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根基,构建植根本土、观照世界的自主知识体系,成为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07

把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主题和统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主题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叙事和理论建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重大使命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是主体性、原创性、体系化、学理化。

08 从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沃土中长出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差异,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具有悠久历史、广袤国土和庞大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理论很难完整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深刻全面认识创造人类发展史奇迹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沃土中长出理论,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大机遇。

09 创新

是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

建设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中国式的命题,也是一个宏大的学术系统工程。这个知识体系是由创新驱动的,以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为标志。唯有创新,才能属于自己,才能由自己做主;没有创新,那就只能是别人的,也只能依附于别人。

来源「长江日报公众号」2025-05-23

| 东北是个好地方 |

余淼杰 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来源:余淼杰谈经论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