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大师雷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3 18:52 2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趸,过去多年,雷军在各种对外演讲、发布会、座谈交流、微博发文等场景中,多次引用先秦典籍、唐诗宋词、近现代名著中的经典用语,进而达到“一句顶一万”的艺术表现效果以及市场传播效果。

1

雷军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也是颇有文学素养的用典大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趸,过去多年,雷军在各种对外演讲、发布会、座谈交流、微博发文等场景中,多次引用先秦典籍、唐诗宋词、近现代名著中的经典用语,进而达到“一句顶一万”的艺术表现效果以及市场传播效果。

2025年5月22日夜晚,小米举办了万众瞩目的一场发布会。这是在小米连续两次负面舆情大发酵之后,雷军首次公开亮相。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是这场发布会的底色,也是雷军面对极端困难后再一次引用的典故金句。

雷军坦言,2019年是小米非常困难的一段时间,那时小米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各种问题。在那一年年底的供应商大会上,雷军跟产业链的合作伙伴说过这句话: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当天,雷军再次把这句话郑重打在PPT上,再一次表达了坚持自我定力,渡过难关并且迎接未来的决心。在发布会结束后,包括“雷递”在内的几家知名媒体,也把“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写进了标题或者报道正文中。

很显然,在当下小米连续遭遇负面舆情冲击的特殊节点,这句典故恰如其分地传递出两重深意:既是对团队“历经风雨方见真章” 的激励,也是向外界宣告小米抵御风险的韧性;既暗含对行业竞争“路遥日久方辨真伪”的自信,更以传统文化智慧为品牌注入“危中求稳”的定力。

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实际上是由两句古诗词组成的,后人把其拆分组合在了一起。

其语义层层递进,既是自然表述,又深具人文哲理,历经岁月淘洗后,成为中国人认知世界、面对问题和挑战的独特思维模式。

其中,“疾风知劲草”最早出自《东观汉记·王霸传》中的“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然而,这句话在历史上真正破圈,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明在《赐萧瑀》的引用,也就是那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至于“路遥知马力”,出处有多种说法,最早可能见于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到了明代,《增广贤文》将其收入“古训贤文”,进一步推动其成为妇孺皆知的俗语。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耐力大小,时间长久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比喻判断事物要经过长期观察。

当“疾风知劲草”与“路遥知马力”在后世被拆分组合,便形成了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双重隐喻,前者在“疾风”的瞬时压力中检验韧性,后者在“路遥”的漫长进程中丈量耐力。

让我们再次回到当下语境,从2019到2025年,雷军多次引用此典,恰是对传统文化智慧的现代转译:“疾风”可视为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加速的外部挑战,当然也可能指代各种谣言和诽谤,“路遥”则象征企业面对这些问题,坚定长期主义的发展路径。

3

对于雷军和小米来说,这不止是一页PPT,更是一个中国企业家对“危机中见定力,时间中见真章”的信念坚守。

也只有这种经过千百年提炼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准确表达企业家心中所言。

反过来看,如果把“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翻译成现代汉语,则味道尽失,难以表达此中真言。也就是说,假如雷军的那张PPT内容换成“我们小米有信心面对各种困难,坚持长期主义,坚定企业战略,进而实现远大梦想”,效果会如何?

正如柏杨老爷子在《中国人史纲》说的那样:世界上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译成其他文字,只有诗不能。因为中国诗的主词是隐藏的,译时必须加上主词,就意味全失。汉文方块字是中国诗的主要成分之一,靠方块字的排列组合和含糊模棱的意思,即产生一种绘画般的诗意。抛弃方块字而译成其他文字,就像美女抛弃了容貌一样。所以中国诗不但不能译成外国文字,也不能译成中国的白话,诗是汉文所发挥的最高艺术。

4

雷军引用较多的另外一句经典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指即便面对成千上万人的反对或困难,我也将义无反顾地前行。

2024年7月19日的年度演讲中,雷军把这句话“打在了公屏上”,表达了他对小米造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雷军说,“当时我心中只有七个字‘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面对千万人的质疑和阻拦,我也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当天,我们就正式宣布小米将进入造车领域,雷军带队,10年内全资投入100亿美元。”

“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名言。孟子将这种 “义之所在,虽死不避” 的气概,升华为儒家“舍生取义”的精神底色,成为后世士人在困局中坚守信念的思想源泉。从商鞅变法时“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孤绝,到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的果决,再到张瑞敏“砸掉不合格冰箱”拼命做出好用的国货,以及京东快递在上海“自杀式配送”满足群众所需,这种以道义为尺度、拒绝后退的勇毅精神,始终在中华文明中薪火相传。

对于当代的雷军来说,“押上毕生信誉造车”以及“历经十多年自研芯片”,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舍生取义,何尝不是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当代诠释。

值得关注的是,雷军并未将这些名言停留于演讲辞藻,而是迅速转化为战略行动:小米汽车2024年3月如期发布,并且累计交付突破25.8万台;小米3nm芯片“玄戒O1”应用在小米最新的旗舰手机和平板上,并且大规模生产;小米与宁德时代、地平线等企业签署战略协议,构建全产业链生态。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作风,恰如孟子所言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这里的 “义”,既是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也是对用户体验的承诺。

5

前文说过,雷军是一位颇有文化素养的企业家。在很多场景下,如果无法用现代白话文直言,就拿出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我记得有一年小米遭遇误解和诽谤之际,雷军在社交网络发了一段武侠迷非常熟悉的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这是出自金庸《倚天屠龙记》中《九阳真经》的口诀。小说中,张无忌在修炼九阳神功时领悟此句,用以指导调息运气,最终突破武学瓶颈。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强调习武者在面对外界压力时需保持内心的坚定与超然。

还有2025年5月22日发布会的主角之一小米YU7,也就是小米御7,雷军解释称小米YU7名字源于“御风而行”。“御风而行”也是老祖宗的名言,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列子能够把天地之气为己所用,达到顺应自然、身心与大道融为一体的境界。这是古人对超凡境界的浪漫想象,也蕴含道家顺应自然、追求自由的哲学理念 。

或许,对于雷军来说,小米YU7有科学的空气动力学车身设计,风阻系数很低,恰似“驭风”般自在畅行。

甚至包括雷军早年风靡一时的“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金句,也是来源于《孙子兵法》。“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思是,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象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

雷军善于借势,通过精准把握移动互联网、AIoT、新能源汽车等风口,让战略势能推动企业发展。

写在最后:当西方的各种管理理论主导商业话语时,雷军的实践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中国文化的智慧在现代科技浪潮中也有很强的生命力。这种「以典明志,以行践言」的东方式管理哲学,或许正是小米穿越周期、构筑品牌韧性的本质原因。

来源:丁道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