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门刚刚宣布暂停对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这种情况在哈佛大学建校400年历史上从未有过!
文/编辑:麒阁史观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门刚刚宣布暂停对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这种情况在哈佛大学建校400年历史上从未有过!
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导致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无法在今年秋季从全球范围内招募人才,哈佛大学和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国际学生群体构成了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这意味着,这占学校总人数四分之一的国际学生群体,要么赶紧找新学校,要么可能被迫离开美国,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因此面临巨大变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5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对哈佛大学获得学生和交流生的资质,禁止收国际学生,此举无疑是把哈佛大学推上风口浪尖。
哈佛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有六千八百多号国际生,占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他们来自全球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光中国留学生就上千。
现在美国政府要求他们要么火急火燎找下家,要么卷铺盖走人,否则身份立马失效。
哈佛大学
这对学术圈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地震,哈佛在全球科研界有着地位,不少实验室恐怕真会像那位教授担心的“人去楼空”。
每年近四亿美元的学费打了水漂,近四千个饭碗摇摇欲坠,这账面损失还在其次,关键是学术声望和国际影响力的直线下滑,面对美国政府的限制,哈佛大学选择“硬刚”。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面对这等“羞辱”,哈佛哪肯善罢甘休?校方直接开炮,说政府这招儿毫无道理,纯属政治报复,不仅坑了哈佛,更是祸害国家和学术研究的根基。
图片来源网络
自打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卷土重来,就老拿“反犹”说事儿,逼哈佛废掉DEI政策,改组领导层,还得交出五年内学生参与“非法反犹”活动的底细。
图片来源网络
哈佛呢?硬是一条没答应,政府那边立马翻脸,冻结了约二十七亿美元的联邦经费,谁承想哈佛更硬气,反手就把政府告了,说它拿钱袋子干涉学术自由。
这回直接吊销SEVP认证,明摆着是政府那边把手段玩得更绝了。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特朗普政府为啥非跟哈佛过不去?表面看,是哈佛校园里那些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踩了某些人的痛脚。
哈佛这老牌名校,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太大,偏偏还敢跟白宫叫板,这才是症结所在。
美国国土局局长
国土安全部宣布决定时,那股子“杀鸡儆猴”的劲儿,一点没藏着掖着,为了逼哈佛低头,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甚至甩出72小时最后通牒。
要么交出五年内留学生参与所谓“非法”活动的各种信息,要么就别想再招留学生,这雷霆手段,被不少人看成是赤裸裸的政治报复。
美国国土局局长
至于高等教育是美国软实力的本钱,国际学生对经济科技的贡献,特朗普政府似乎压根儿不在乎,如果哈佛大学高层不同意的话,那么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彻底暂停哈佛的研发经费。
有分析就说,特朗普政府这套打法,全凭个人好恶,哪管什么事实和国家大利,这么一来,行政权力的边界在哪儿?学术独立性还怎么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
这圈涟漪可不止哈佛一处,哥伦比亚大学早先就顶不住压力,做了妥协,斯坦福、麻省理工这些顶尖学府,也都面临危机,国土安全部的警告无疑给全美大学都上了一道紧箍咒。
这股冲击波,甚至跨过了大洋,把全世界都给震了一下,想当年,美国为啥能领跑全球科技经济?不就是靠着那股子开放包容的劲儿,把全世界的聪明脑袋都往自己家里划拉。
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时收留欧洲学者,冷战时吸纳全球精英,这才奠定了它科技、经济乃至国防的老大地位。
现在倒好,特朗普政府像是要亲手掐断这条给美国创新输血的命脉,要是针对哈佛这套搞法蔓延开来,那动摇的可就不止一所大学了,而是整个美国作为全球高教“灯塔”的地位。
在不少国际观察家眼里,这简直是自毁长城,这不光是几千个留学生走不走的问题,更是美国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强是弱的大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开放、包容、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国家形象,一旦砸了,想再捡起来,那可就难了。
这件事就像个放大镜,照出了美国社会内部那些深刻的矛盾和撕裂。特朗普政府这种“杀鸡儆猴”的强硬,短期内可能吓住一些人,但长远看,只会让社会更对立,挖国家的墙角。
图片来源网络
有评论甚至不客气地说,这种不讲事实、不讲逻辑,全凭情绪和政治仇恨瞎折腾的“乱命”,正在加速美国的衰落,特朗普和他那帮人,简直是美国霸权的“掘墓人”。
照这么下去,美国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从全球精英向往的创新高地,变成一个因内耗而平庸的国家。有人甚至大胆放话:不出十五年,美国怕是要沦为“放大版”的哥伦比亚。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也有人琢磨,就算特朗普政府不能真把哈佛所有留学生都赶走,但挑几个“不听话”的杀鸡儆猴,制造点寒蝉效应,那是绰绰有余的,这种念头,想想都让在美的留学生们脊背发凉。
曾几何时,哈佛是多少中国学子心中的圣殿。现如今,有人把哈佛的境遇比作另一个“中国”,好像都面临着某种外来的巨大压力,除了硬扛,没别的路。
而对整个世界而言,大家都在屏息凝神地看:这场由“警告”引发的涟漪,最终会把美国高等教育,乃至美国的未来,带到哪个道道上去?这已经不光是哈佛跟白宫的恩怨了,它关乎一种理念,一种模式,一个时代的选择。
风波过后,美国的大学校园,还能不能像从前那样,自由呼吸学术的空气,包容接纳四方来风?这恐怕比几千个学生的去留,更值得深思。
北京日报2025-04-16《拒绝整改,哈佛大学被冻结22亿经费》
来源:麒阁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