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小米 15S Pro 这新机…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就是 15 Pro 的换芯版。
今天是疯狂星期四,疯狂的不是肯德基,是雷总。
就在刚刚结束的「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上。
雷军单人 solo 完成了全新自研芯片、新手机、新手表、新平板、新车一大批新品的发布演讲。
咱就不废话了,直接看看今晚小米发布会都整了什么大招。
小米 15S Pro & 玄戒 O1
讲芯片之前先快速讲一遍手机。
因为小米 15S Pro 这新机…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就是 15 Pro 的换芯版。
6.73 英寸的 2K 四微曲屏,6100mAh+90W 有线快充+50W 无线充电,超声波指纹,徕卡影像。
新增了 UWB TMR 高精地磁导航指向,大幅提升手车互联的体验。
一些轨道交通也能通过 UWB 来实现无感支付。
外观也基本保持不变,多了个龙鳞纤维版。
背盖是碳纤质感,摸起来带一丢丢磨砂质感,舒适度拉满。
logo 和电源键加入了烫金设计。
大面积深沉的深色碳纤维,搭配一点金色点缀,这次配色的设计确实有点上档次的赶脚。
注意一个小细节。
小米 15S Pro 的闪光灯部分,做了一点小突起,下面还有「XRING」的标识。
没错,就是今晚最重磅的选手之一:玄戒 O1。
完全由小米自主研发设计,默默干了四年多,直到 O1 能实现量产才肯公之于众。
有一说一,玄戒 O1 也没有让人失望。
台积电第二代 3nm 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超过 190 亿个。
「最新的工艺制程」、「旗舰级别的晶体管规模」,这两个小目标都实现了。
那「第一梯队的性能与能效」,搞得定吗?
玄戒 O1 的 CPU 部分,采用了 4 丛集 10 核架构,包括:
2 × X925 超大核
3.9GHz 主频,2MB L2 缓存
4 × A725 性能大核
3.4GHz 主频,1MB L2 缓存
2 × A725 能效大核
1.9GHz 主频,1MB L2 缓存
2 × A520 能效核
1.8GHz 主频,共享 512KB L2 缓存
GPU 部分内置了16 颗 G925 核心,比天玑 9400 还多 4 颗。
还有针对自家小米端侧模型定制的 6 核 NPU(44TOPS 算力)、支持三段式架构的第四代 ISP、外挂的联发科 T800 基带。
啧啧,妥妥的堆料狂魔。
官方实验室跑分300W 分,非常逼近骁龙 8 至尊版和天玑 9400。
当然,能不能达到一线旗舰芯片的水准,还是要看实际表现。
咱直接用小米 15S Pro 走一波实测。
25°C 室温,200nit 屏幕亮度,开启性能模式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娱乐兔跑分 264W 分。
对比之下,搭载骁龙 8 至尊版的小米 15 Pro,跑分大概在 274W 左右。
同样的环境下跑 GeekBench 6,单核 3020、多核 9387。
多核分数甚至已经超了果子的 A18 Pro。
GPU 部分我们跑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分数为 2427。
GFXBench Aztec 1440P 离屏测试为 108 帧,直接甩开 A18 Pro 一大截。
放到实际的游戏表现里。
《原神》半小时须弥城跑图,864P 画质拉满。
平均 59.7fps,半小时耗电 9%,平均功耗 4.7W。
可以看到小米 15S Pro 并没有全程锁死 60 帧,可以说流畅,但不是完全满帧。
看回 CPU 使用率,可以发现两颗 X925 超大核全程在摸鱼。
全程是靠四颗 A725 性能大核来撑起《原神》。
不是哥们,你这样的调度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虽然说,四颗大核跑《原神》完全没问题。
屏幕温度 40.3°C,看得出来这点负载对玄戒 O1 来说简直是轻松拿捏。
但假如后续小米 OTA 一波,让其中一颗超大核也加入战场。
估计全程锁死 60fps 不是事儿,功耗也能进一步下降。
如果说《原神》对玄戒 O1 这颗一线水平的旗舰芯片来说没有压力。
那最近刚更新完的《星穹铁道》,就是要发力的时候了。
不过在这之前,要先打个预防针啊。
前几个月星铁刚升级了画质,在我们超高负荷测试里面,哪怕是天玑 9400 也不太能稳住。
以我们测试的某款天玑 9400 旗舰为例。
982P 满画质,只跑了 10 分钟,平均 54.2fps,大概 7 分钟不到就帧率就框框往下掉了。
功耗甚至干到了 8.8W。
很明显,目前画质拉满的星铁,就不是随便一款旗舰手机能搞得定的。
了解这个前提之后,我们看看搭载玄戒 O1 的小米 15S Pro 在这个高负载的游戏环境里的表现。
同样的 982P 满画质,跑了一小段时间后我们发现。
这玩意儿,居然 tm 几乎全程满帧,功耗还只有 7W 多?
看到这情况,咱就不困了哈,直接把测试时间延长到 1 小时。
可以看到哈,玄戒 O1 前 13 分钟平均 59.1fps,基本上是满帧运行。
13 分钟后开始往下降,但不是嗖一下往下跌,而是缓慢掉帧率。
后段的 40 分钟,尽管不是满帧,但也整体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平均 52fps,功耗也只有 6.8W。
这次 X925 大核也不摸鱼了,偶尔会加入到 CPU 的调用里。
但也不是全程发力。
给人感觉是看到 A725 大核撑不住,就出手拉一把,眼见帧率稳了就回去休息一会。
考虑到星铁也是比较吃 GPU 的游戏。
玄戒 O1 能有这么炸裂的表现,那颗 16 核 GPU 的豪华堆料,估计有不小的功劳。
至于日常使用下,我们实测玄戒 O1 在 App 启动速度这块确实有点加成。
等后续 OTA 更新,或者放到其他手机上搭载,我估计还会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小米 15S Pro 给出的官方定价是——
5499,16+512GB
5999,16+1TB
也是能吃国补的,国补后就是 4999 和 5499。
当然,今晚搭载玄戒 O1 的新机不止 15S Pro,还有一款船新的平板——
小米平板 7 Ultra
定位是超高端 OLED 平板,正面是一块14 英寸 OLED 大屏。
屏幕边框足够窄,只有 3.95mm。
因为比例是 3:2,所以比起主流的 14 英寸(16:10)笔记本,米板 7 Ultra 这块屏还要大一点点。
M9 发光材料,3.3K 分辨率,275ppi,120Hz 自适应刷新率,1600nits 峰值亮度。
妥妥的旗舰级规格。
可选纳米柔光屏版,通过 AG 纳米蚀刻和 AR 抗反光镀膜,能够有效消除 99% 环境里的干扰光。
因为塞了一颗 3200W 像素高清前置摄像头,所以屏幕部分掏了一个小刘海。
这款平板最亮眼的地方,我觉得是机身。
5.1mm 的厚度,609g 的重量,对于一款 14 英寸的大平板来讲,轻薄程度绝对是 Ultra 级别的。
内置了 4 组大功率喇叭,定制 16.55cc 超大音腔。
又是一个以本伤人的规格,直接用硬件堆料碾压友商。
处理器是玄戒 O1,因为平板尺寸大,性能释放比在手机上还要来得更强一些。
剪辑 4K 视频、修 RAW 格式的图,都不用担心卡顿的问题。
续航部分给到了 12000mAh 大容量电池,支持 120W 快充。
可以配一个全尺寸悬浮键盘,铝镁合金材质打造。
目前友商的同级别 OLED 平板,价格是酱紫的:
动辄 7699,甚至上万。
而小米平板 7 Ultra,起售价 5699(12+256GB)。
6000 元以下的版本都能吃到 15% 国补,具体价格大伙可以自己算一下。
另外还有相关的配件,价格都比果和星的便宜。
小米手表 S4 esim
除了手机、平板,小米还发布了一款搭载玄戒芯片的手表。
玄戒 T1,内置小米 4G 基带。
就连表圈上,都刻有「XRING INSIDE」的标识。
在 T1 的加持下,哪怕是在使用 esim 的情况下,也能维持 9 天的续航。
除了常规的智能手表功能,还支持 DIY 视频表盘。
还有和控制手机拍照,以及控制小米汽车开后尾箱等操作。
定价 1299。
除了搭载自研芯片的设备,还有定位轻薄全能旗舰的——
小米 Civi 5 Pro
这款新机的外观、配置、功能之类的,上周六的先导发布会基本都讲过了。
这里简单过一遍。
左上角大圆模组,里面三颗镜头「品」字形排列。
机身厚度仅有 7.45mm,采用了金属中框。
正面一块 6.55 英寸的 1.5K 等深四微曲屏。
搭载新一代中端神 U,骁龙 8s Gen 4。
还有 6000mAh 电池,支持 67W 充电。
搭载光影猎人 800 主摄,以及 1200W 像素超广角。
还有一颗小米 15 同款的 60mm 长焦镜头。
支持 Live 照片全链路编辑,还有 X 轴马达、双扬声器。
定价 2999(12+256GB)起,国补后 2549。
还有一个隐藏配色,「冰美式」。
里面加入了一点点天然咖啡渣,闻起来还有点咖啡糖的甜味。
价格也一样,2999 起。
智能家电方面的新品也有很多。
米家空调 Pro,有两个版本。
挂机 1.5 匹,支持人感上出风,3999 元。
国补后 3199。
人感双出风 柜机版,8999 元。
国补后 7199。
米家冰箱 Pro,4999 元,国补后 3999。
米家双区洗衣机 Pro,也是有两个版本。
双洗烘 10kg,5499 元,国补后 4399。
双区洗 热泵烘干的版本(10+10kg),8999,国补后 7374。
米家净水器 Pro,2999 元,国补后 2399。
小米电视 S mini LED 系列,不同的尺寸价格看图。
2999 起,同样能吃国补。
当然,今晚的重头戏,还有大伙等了很久的——
小米 YU7
小米的首款 SUV 汽车,外观大伙应该很熟了。
YU7 念「御 7」,意在御风而行。
定位豪华高性能 SUV,大概就是 SU7 长高一点点的样子。
当然在一些细节上也有重新设计,比如前大灯和光环尾灯。
车长 4.999m,轴距 3m,属于中大型 SUV。
车身自带宽体,觉得不够的话还可以选配 275mm 的宽胎。
10 组贯穿式风道、19 个风口,做了超过 40 处风阻优化。
一通组合拳下来,做到了 Cd 0.245 低风阻系数。
超低的风阻,也使得续航比优化前提升了 59km。
门把手换成了电动内翻隐藏式设计。
当人靠近时,门把手会自动内翻,方便打开车门。
关门后自动闭合,降低风阻。
目前公布的有 4 款颜色。
除了之前的霞光紫,还有宝石绿、钛金属、熔岩橙。
后面还有 5 款,留在下一次发布会讲。
内饰部分,中控采用了全景曲面投影技术。
官方称其为「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
三块 mini LED 屏幕拼接,直接把信息显示在前挡风下面的黑区。
主驾显示行驶信息,比如左右转向时,会直接在后视镜附近显示盲区影像。
歌曲信息之类的则在副驾屏部分显示。
后排还有一块 6.68 英寸的移动控制屏,可以实现车控、导航、音乐等控制功能。
不知道后排小孩能不能拿来打王者。
前排主副驾都配备了零重力座椅,全车 Nappa 真皮,质感拉满。
毕竟是 SUV,后排空间也是比 SU7 的宽敞多了。
后排同样有电动无级调节,坐姿躺姿都可以。
前备箱容量去到 141L,也支持电动开合。
性能方面,YU7 可以做到 3.23s 的零百加速,最高时速 253km/h。
作为一辆 SUV,这参数足够猛。
内置小米超级电机 V6s Plus。
转速去到 22000rpm,还有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闭式双腔空气弹簧等等。
100~0km/h 制动距离可以做到 33.9m。
一共有三个版本,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
标准版的续航,都能去到 835km。
这也是中大型电动 SUV 里,最强的续航表现。
安全方面,小米 YU7 做了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
其中包括 2200MPa 小米超强钢,相比常规的 1500MPa 防撞梁,都有更强的防撞能力。
电子化作为小米的强项,小米把四种控制器做成了四合一设计。
高度集成的优势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功耗。
比如在做成四合一设计之后,哨兵模式的耗电量能比传统控制器更加少。
辅助驾驶方面,像包括车载计算平台、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都是豪华级的堆料。
而且各种高规格雷达,都是全系标配。
YU7 这堆料程度,光是标准版,就已经能跟别人的 Pro 版或者 Max 版对齐了。
具体的价格还要等 7 月份上市发布会才会讲,但雷总已经预告了:
「19.9 万就不要想了。」
说得好,我建议到时就卖 18.9W。
不得不说,小米今晚的发布会,可以说甩出了一连串王炸。
芯片刚出来就已经这么猛,后续要是放在其他机型上。
啧啧,那不得杀疯了?
至于关心 YU7 的机友,则要等到 7 月份更详细的上市发布会,才能知道更多的信息咯。
来源:锋潮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