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林口,晨光里的街巷飘着烟火气,社区里的警务室窗明几净,民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群众的需求——这是林口公安深耕基层治理的日常缩影。林口县公安局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导向,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本地实际,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为基层治理注入“警”色动能,
黑龙江网讯(记者石岩松)五月的林口,晨光里的街巷飘着烟火气,社区里的警务室窗明几净,民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群众的需求——这是林口公安深耕基层治理的日常缩影。林口县公安局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导向,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本地实际,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为基层治理注入“警”色动能,全力打造平安建设“林口样板”,让安全底色融入城乡烟火,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警商协同共治 激活平安“细胞”
林口县公安局针对商铺密集、乡村合作社活跃的实际,各派出所定期组织商户代表、合作社负责人、社区网格员召开“茶叙会”,用“唠家常”的方式讲解安全防范要点,搭建起警民沟通的“连心桥”。这样的交流不仅是安全提醒,更是共治共识的凝聚。“咱们经营民宿的,一定要做好入住登记,遇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派出所。” 在林口镇中心市场的茶叙会上,民警辅警结合本地常见的经营安全问题,从客房防火到游客财物保管,事无巨细地逐一说明,引导商户树立“安全即底线、合规即效益”的理念,鼓励大家主动参与安全建设,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理”,共同营造安定有序的商业环境,让林口的烟火气更有安全感。
多元联动调解 巧解民生“心结”
“刘所长,俺家地头的界石又被挪了!”。近日,建堂镇村民老李气冲冲地来到建堂派出所。派出所立即组织双方查看土地台账,结合实地丈量结果,在“田间调解室”(一张小桌、几把马扎)面对面协商,摆事实、讲道理,又请来村委会干部讲解土地政策,最终让双方心服口服,握手言和。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林口县的各个角落上演。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林口县公安局化解基层矛盾的核心目标。针对矛盾纠纷“类型多、涉及广”的特点,林口县公安局探索构建“三前调解”工作模式——服务走在需求前、普法做在纠纷前、调解介入激化前,联动司法所、村委会、乡贤能人等多方力量,打造出一支“接地气、能干事”的调解队伍。无论是邻里间的“鸡毛蒜皮”,还是家庭里的“陈年旧怨”,调解队总能“对症开方”,真正把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让“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乡镇”成为常态。
法治浸润民心厚植安全“土壤”
林口县公安局始终将法治宣传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让法治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群众心田。民警辅警深入县域内的集市庙会、文化广场、乡村大集等人员密集场所,结合地域特点,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活动。“大爷,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最近有冒充‘养老金补缴’的骗局,可得留意啊!”“大妈,电动车可不能飞线充电,万一着火就麻烦了!”通俗易懂的话语搭配鲜活的本地案例,让群众听得进、记得牢。同时,县公安局积极培育“法治带头人”“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引导群众从“法治受众者”转变为“法治传播者”,在全县上下营造“人人参与平安建设、人人共享平安成果”的浓厚氛围。
来源:黑龙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