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ar开启新一轮裁员;网友:“理想主义在商业世界≈自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3 15:06 2

摘要:近日,美国激光雷达头部企业Luminar接连爆出重大动荡:创始人兼CEO奥斯汀·拉塞尔(Austin Russell)因“道德调查”被董事会罢免,随后公司启动新一轮裁员。这已是自2024年以来的第三轮大规模裁员,而市值较巅峰期缩水超80%、持续亏损、行业竞争格

CEO被罢免后,美国激光雷达大厂Luminar又要裁员!


失业君小编 | 文
Pierre Blaché |

近日,美国激光雷达头部企业Luminar接连爆出重大动荡:创始人兼CEO奥斯汀·拉塞尔(Austin Russell)因“道德调查”被董事会罢免,随后公司启动新一轮裁员。这已是自2024年以来的第三轮大规模裁员,而市值较巅峰期缩水超80%、持续亏损、行业竞争格局剧变等多重危机,正将这家曾经的行业“颠覆者”推向生死边缘。

Luminar预计本轮裁员将带来400万至500万美元(约合2888.1万至 3610.1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支出,相关费用将在今年第二至第三季度入账。

Luminar的故事曾充满传奇色彩。创始人拉塞尔17岁创立公司,凭借1550nm波长激光雷达技术突破,2019年推出被誉为“行业颠覆者”的Iris系列产品,并迅速与沃尔沃、奔驰、英伟达等巨头达成合作。2020年通过SPAC上市后,其估值一度高达34亿美元,成为美股激光雷达市值第一股。

然而,技术光环未能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虽增长至6977万美元,净亏损却高达5.71亿美元,现金储备仅剩1.41亿美元。2024年,Luminar被迫裁员20%、关闭自建工厂并转向外包生产,试图通过“轻资产”模式自救,但市值已跌至不足7亿美元。

拉塞尔的突然离职被官方归因于“道德调查”,但细节未公开。结合其长期主导公司战略的背景,这一变动或折射出资本方与管理层的冲突。自2024年起,Luminar已通过债务重组、裁员、外包等方式削减成本,但拉塞尔坚持的技术投入与资本要求的短期盈利目标显然难以调和。

值得注意的是,新任CEO保罗·里奇(Paul Ricci)来自Nuance,擅长企业转型与资本运作,其上任或标志着公司从技术驱动转向财务导向。而董事Jun Hong Heng在CEO更替次日辞职,进一步暴露内部权力结构的脆弱性。

Luminar的困境亦是整个行业的缩影。激光雷达曾被视为自动驾驶的“黄金传感器”,但其高昂成本(早期单价超500美元)与量产进度滞后,使其在车企成本战中沦为“可选项”。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的成熟更直接冲击市场信心——2024年,FSD V12通过Occupancy Network算法实现3D空间建模,无需激光雷达即可完成高阶自动驾驶。

与此同时,4D毫米波雷达等替代技术崛起,中国厂商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行业洗牌加速:2022年Velodyne与Ouster合并,Quanergy破产;2024年华为等企业入局后,Luminar的“技术护城河”优势被进一步稀释。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Luminar的失败,本质上是技术理想主义在商业化中的溃退。拉塞尔曾坚信激光雷达是“挽救生命的技术”,并持续投入研发,累计超18亿美元,但过快的技术迭代与缓慢的量产落地形成矛盾。以沃尔沃EX90为例,其搭载的Iris激光雷达虽于2024年实现量产,却未能带动订单爆发,反而因车企削减预算而面临重谈合同的压力。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耐心早已耗尽。2024年债务重组虽将4.22亿美元债务转换为长期票据并注入1亿美元新资本,但公司现金流仍捉襟见肘。新任管理层试图通过裁员、外包和收缩研发来“止血”,却可能削弱其核心竞争壁垒,陷入“降本-失去技术优势-订单减少”的恶性循环。

Luminar的动荡为行业敲响警钟:单纯依赖技术领先不足以支撑商业成功。企业需在成本控制、量产能力与生态整合上找到平衡。例如,中国厂商通过供应链本土化将激光雷达单价压至200美元以下,而Luminar的外包转型成效尚待验证。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分化仍在继续。激光雷达若无法在成本与可靠性上证明不可替代性,或将沦为特定场景的“补充选项”。对此,Luminar计划推出下一代产品Halo并扩展软件生态,但留给它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总之,从“颠覆者”到“自救者”,Luminar的坠落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失败,更是技术商业化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典型案例。当资本寒冬与行业变局叠加,昔日的明星企业能否绝地重生?答案或许取决于它能否在技术坚守与商业妥协间找到新的生存逻辑。而激光雷达行业的未来,也将在这样的挣扎与重构中逐渐清晰。

网友热议

@Fairy孔玲颜(IPHK):
创始人17岁创业的传奇故事终究败给现实...资本无情啊!技术大牛被扫地出门,感觉又是华尔街那套短视操作,Luminar这下真要凉了?

@吴振icecile(IP京):

激光雷达的困境早该预料到!特斯拉用纯视觉方案把成本打下来,Luminar还在死磕高价硬件,路线错误越努力越尴尬。

@司空空Modestgo(IP粤):
市值跌了80%还敢说转型?股东的钱烧了18亿研发就这结果?建议SEC查查有没有财务造假,别又是下一个Theranos!

@舒克公路车(IP京):

中国厂商把激光雷达卷到200美元的时候,Luminar就该意识到代工才是出路。自建工厂装什么高端,活该被成本压垮。

@Um小洋葱(IP京):
早说了激光雷达是拐杖!FSD V12用摄像头搞定一切,Luminar这种公司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行业泡沫破灭的典型案例。

@王求索Tony(IP京):

这行业最终活下来的不会是技术最强的,而是最能跪舔车企的。Luminar的教训:理想主义在商业世界≈自杀!

最后一条,
有时候就是“等于”……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