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读书进阶(二):《HIS人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3 14:36 2

摘要:今年五月,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有一个很火的活动,《HIS人生》发布会。主编郭扬帆与多名作者一起交流自己的医疗信息化(以下简称HIT)故事并签名赠书。因为我还有一个活动要参加时间冲突,没有到现场体验,于是就拜托编者之一的柳明给了我一本签名版。

HC3i导读:

优秀的信息主管都是相同的,他们的共同点有以下五个:精技术、善沟通、带队伍、重管理、建文化。

今年五月,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有一个很火的活动,《HIS人生》发布会。主编郭扬帆与多名作者一起交流自己的医疗信息化(以下简称HIT)故事并签名赠书。因为我还有一个活动要参加时间冲突,没有到现场体验,于是就拜托编者之一的柳明给了我一本签名版。

在返程的航班上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合上书后耳边响起了朴树的歌声:“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一、关于作者

本书主编郭扬帆主任绰号 “校长”,我与他相识于 2017 年,缘起于参与他主编的《医院网络安全建设指引》一书的编写工作。后来我逐渐听闻他的一些经历:从乙方转为甲方,历经多家医院 HIS 系统更换,创办 “医信大讲堂” 传播HIT文化,且尤为热衷编书,“校长” 之称果然名副其实。此前这些信息皆为碎片化的道听途说,直至读了他在本书中撰写的《巨龙往事》一文,才对他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画像。

郭主任是改革开放年代独自前往广东的“捞仔”,他的经历可谓传奇,“比较完整的经历了从FOX单机版收费到现在的微服务架构,作为甲乙方几进几出,干过工程、改过代码、做过销售,从底层‘小白’成长到工程总监,由医院工程师到信息科主任,经历过珠三角最混乱也最辉煌的时代,分别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工作过,拥有原始股权证,原来的工贸公司寂静辉煌现在已没落”。 如此丰富的经历和阅历,难怪他要牵头编写这么一本《HIS人生》。

记得在编写《医院网络安全建设指引》期间,郭校长邀请编委去东莞一聚,我因故未能前往,错过了与他对酒当歌的机会。我想如果那次能成行,亲口听他讲述HIS人生,应该是“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二、主要内容

该书为主题合集,采用统一命题组稿形式,收录 31 位作者的 HIT 故事,每位作者各撰一篇。这 31 位作者可分为五类:科班出身(18 人)、跨行业转行(4 人)、医生转型(2 人)、企业转医院从业者(2 人)、医疗信息化企业从业者(4 人)。除科班出身直接进入医院的常规路径外,好几位作者与 HIT 结缘的经历极具戏剧性,连电视剧都不敢这样编。不信,我讲几个故事你来听听。

潘晓雷主任竟是通过 “小姨子的电梯偶遇” 开启HIT职业生涯。他的小姨子在佛山某大厦乘坐电梯时,结识了一位从事电脑生意的商人,熟稔后的一次闲聊中,对方提及有位朋友所在的武警部队下属单位正在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当时在西安武警技术学院任教的潘主任,便因此机缘进入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信息科,一干就是 17 年。

衡反修主任是因为一套房被“套进HIT”。他在北大肿瘤实施HIS项目时,一天“透过北大肿瘤医院12楼护理示教室的窗户,看着新落成的医院宿舍大楼”,自言自语“如果医院给我一套房,我就留在医院算了”,被信息中心返聘的老主任听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是......

吴秀春主任的经历最离奇,竟因踢球与 HIT 结缘。在高中任教的他学校对面就是宝坻区人民医院,“两个单位关系密切”,“每到下班时间,许多年轻的医生就来学校的操场踢球”。他也是足球爱好者,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有次医院 HIS 系统出了问题,他帮忙解决后,院长直接 “挖角”—— 踢球踢出个新岗位,这缘分也是没谁了!

三、详细解读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读这类职业生涯回忆的书,除了了解行业轶事,还能收获什么?我的感受是挖掘优秀信息主管的共性特质,从中提炼可借鉴的职业规划思路。优秀的信息主管都是相同的,他们的共同点有以下五个:

第一,精技术。技术能力是安身立命之本,优秀的信息主管始终保持技术学习的热情与探索精神,尤其对新技术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正如书中所记,他们有的带领团队自主研发HIS,有的自学Oracle、Linux数据库成为自治区内的顶尖DBA(数据库管理员),有的担任国家重大项目的技术组长。

第二,善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是处事之本,沟通不畅往往是人际矛盾的核心成因。书中郭扬帆主任的一则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 一场因称呼引发的 “配合度危机”。HIS上线后收费处配合度差,经向医院的一位大哥请教才知道,收费室女职工对 “阿姨” 这一称呼较为敏感:“在广东,叫阿姨会让她们觉得被冒犯,被视为不尊重女性的表现”。当郭主任改用 “姐” 来称呼后,科室配合度显著提升。

第三,带队伍。俗话说“事事必亲躬,累死也无功”。优秀管理者的核心使命之一是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团队。带团队的首要任务是凝聚人心,其本质是构建正向的价值观体系。以书中潘主任的案例为例,可直观展现这一理念的实践路径。

信息科是内部服务部门,经常会面对临床科室的投诉,如何处理投诉是每个信息主管棘手的问题。潘晓雷主任对两起投诉事件的处理方式极具管理智慧,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例是值班人员因沟通不到位引发临床误解, 潘主任的态度是亲自带领值班员去解释。值班员开始想不通后来勉强去了,结果投诉者一见面就先道歉,说自己态度不好。对此潘主任写到“主动放低姿态,承认错误并不一定是坏事”。

另一次是一位医生要修改病历,值班员正在给院领导修改急用的PPT请他稍等。等待的时候,这位医生看到值班员在网上搜索图片,误以为其工作懈怠,随即情绪激动地大声训斥值班员。潘主任的态度是亲自带着值班员前往该医生的科室,要求对方为不当言行向值班员道歉。对此潘主任写到“作为科室的领头人,关键时刻要敢担当,更要敢出头”。

面对因沟通不足引发的误解时,主动向临床科室致歉,不仅不会降低自身威信,反而能彰显管理者的胸襟格局,赢得尊重。而对于无理指责或越权干预的行为,不能无原则退让,需为团队成员争取合理权益,明确边界红线,让对方知晓管理底线不可逾越。

此处还有一个关键细节值得关注:两次处理都是潘主任亲自带着值班员去处理。可比小看“亲自”二字的分量 —— 如果潘主任不去而是仅仅是值班员自己去,沟通效果将大打折扣。优秀管理者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敢于直面矛盾,成为团队成员的坚实后盾。这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每次面对急难危重时,我们的指挥员都是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上”。

第四,重管理。书中多位信息主管均强调,医院信息化管理者需实现从单一技术思维向复合管理思维的跃迁。例如黄昊主任写到“作为一名主任,你也许已经不需要在一线战斗了,不需要跑运维,不需要写代码。但是你更需要的是制定规划,落实计划,组建团队,协调资源,发现人才。这个时候,扎实学习管理知识,培养管理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彭建明主任写到“对于年轻的医院信息科工作者而言,在深耕技术多年后,切勿局限于技术的狭隘天地,而应逐步涉足管理领域”。

对,管理是需要学习的。初任信息中心主任时,我仅凭管理类书籍阅读与过往行政经验开展工作,很快陷入事务性忙碌的困局,逐渐感到力不从心。2017 年,我有幸参与 “第五届医疗卫生 CIO 班”(简称 “北大 CIO 班”),历经 10 个月的系统化学习,完整掌握了 CIO 知识体系。这段学习经历让我获益匪浅,尤其是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使工作推进更为顺畅高效,方法对了事情自然就顺了。

第五,建文化。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仅靠信息部门一定做不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这就是文化建设,需要信息部门主管讲好HIT故事,构建信息化建设共同体。关于文化建设,书中各位管理者各有创新实践,结合阅读体会,宣传与培训是最具实操性和最有效果的两大抓手。

吴庆斌主任在医院换HIS时用了3个月时间,将所有医生和护士都培训了一遍。他说“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很多未来的护士长和科主任都成了我的学生,10年后,当我是信息科副科长,需要护士长们配合工作时,她们都很支持”。

马丽明主任把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作为信息中心以及来院实习进修人员的必修课程。“我们会挑选几份简历,让大家看简历,各自发表意见,说出判断依据,然后再由带教老师点评,公布结果”。曹磊主任“一直提倡通过拍摄短视频宣传信息化工作”。青年俊才柳明主动承担大学的“网络技术及医院网络管理架构”课程,为行业输送兼具技术素养与医疗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此处特别值得提及云南肿瘤医院路建主任及其发起的 “知南课堂”。从 “为行业同仁组织更系统、更全面的医信知识培训” 的初心萌芽,到 2021 年 “知南课堂” 正式创办,该项目已成功举办四期,教学体系日臻完善 ——70余位行业讲师共同构建起医信知识的 “营养池”,形成极具特色的医信人才培养模式;学员规模持续扩容,累计吸引全国31 个省份、800 余家医院的 1900 余名医信从业者参与学习,在行业内掀起了规模化的学习热潮。路建主任发起并落地如此庞大的免费培训体系,其背后的坚持与付出,个中艰辛远非“情怀”二字能概之!

这本《HIS人生》,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听完我的解读,您萌生了翻开这本书的兴趣,那将是我的荣幸。倘若能进一步激发您提笔记录的意愿,更是我莫大的期待!来,把你与HIT哪些开心与不开心的都写出来,让我们开心一下!

作者简介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