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的天津,微风送爽,绿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时节,津城迎来了蒙古人民党青年百人团。百名活力满满、热情洋溢的蒙古优秀青年代表,通过非遗体验、参观访问、青年交流等活动,聚焦高质量发展与青年发展,续写中蒙友谊的“青春篇章”。
初夏的天津,微风送爽,绿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时节,津城迎来了蒙古人民党青年百人团。百名活力满满、热情洋溢的蒙古优秀青年代表,通过非遗体验、参观访问、青年交流等活动,聚焦高质量发展与青年发展,续写中蒙友谊的“青春篇章”。
非遗体验:指尖上的文化对话
5月12日上午,天津青年发展促进中心内茶香袅袅、墨韵悠长。蒙古青年代表们在“青年夜校”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茶果子不仅是食物,更是千年的诗意传承!”在茶果子制作台前,蒙古人民党社会民主蒙古青年联盟领导委员会委员登钦尼雅木布仔细聆听教师讲解唐代茶点文化,手法虽显生疏却兴致盎然。这位曾留学武汉大学的青年官员坦言:“十年前我就爱上中国文化,今天能亲手制作茶果,像穿越回唐朝。”
一旁的插花体验区,27岁的蒙古人民党社会民主蒙古青年联盟办公室职员玛拉勒高正尝试用芍药与竹枝构图,“刚刚老师说‘有花必有意’,我想把这份吉祥带回乌兰巴托。”
书法展台处,蒙古人民党社会民主蒙古青年联盟监督委员会委员阿尔曼别克握笔挥毫,用中文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寓意美好祝愿的“福”字。
“书法是中国人情感的线条。”天津青年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精选插花、茶果、国画、书法四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既展现中华美学精髓,更搭建起一座“以文会友”的桥梁。
印象畅谈:感知天津独特魅力
“大麻花香香脆脆的,太好吃了!”曾在云南财经大学攻读国际法的阿尔曼别克告诉记者,读书期间,他结交了一位热情的天津朋友,也因此多次来天津旅游。他近距离欣赏过海河、摩天轮、津湾广场、世纪钟的美景,对包子、麻花、煎饼果子等天津特色美食更是印象深刻。“真的非常喜欢这座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城市。每次来天津,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希望未来中蒙青年有更多的交流。”年轻的阿尔曼别克眼中充满期待。
玛拉勒高曾在内蒙古留学,攻读国际贸易专业,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天津。“天津的繁华超乎想象!”玛拉勒高直言:“天气宜人,人民热情,底蕴丰厚,这次体验让我深深爱上了天津。”由于时间关系,此次她未能乘坐海河游船观赏美景,她表示一定会再来天津,弥补这一遗憾。
友谊传承:共筑中蒙交流桥梁
这支以社会民主蒙古青年联盟主席普日布达格瓦为团长的蒙古人民党青年百人团,是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于5月9日至13日对中国进行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蒙古人民党中央和地方青年组织负责人以及社会各界青年先锋。
在津期间,代表团一行还参访了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代表团此次访津,直观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达与美丽,将把学习到的有益经验带回蒙古,同时邀请天津青年朋友访问蒙古,赓续中蒙青年友谊。”普日布达格瓦表示。
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栾建章介绍,天津市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自1992年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双方高层领导和各界人士互访频繁,在交通运输、经贸、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今年秋天,中国将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峰会,蒙古是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各层级的来访将有力促进两国及两市交流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希望代表团回国后积极宣介天津,推荐更多蒙古青年朋友到天津走一走、看一看,将青年交流和友谊延续下去。
来源:海河钟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