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美关系这几年真是绷得跟弦似的,台海问题、南海争端、贸易摩擦,哪一个拎出来都够呛。很多人都在问,要是真打起来,规模会有多大?谁能算赢家?双方现在又是怎么备战的?
中美关系这几年真是绷得跟弦似的,台海问题、南海争端、贸易摩擦,哪一个拎出来都够呛。很多人都在问,要是真打起来,规模会有多大?谁能算赢家?双方现在又是怎么备战的?
台海是目前最敏感的地带。中国这边把统一台湾当成核心利益,绝不含糊。美国呢,把台湾当棋子,搞“以台制华”,通过军售、访问、演习不断刺激中国底线。
2023年,美国众议院议长访台、军舰过台海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这边也不示弱,军机绕台、实弹演习几乎成了常态。专家都说,台海要是擦枪走火,基本就是中美冲突的起点。
南海这块地方,资源多、航道重要,中国在这儿建岛、部署武器,声称历史权利。美国带着盟友搞“航行自由”,军舰战机三天两头往这儿跑,说是要维护国际法。
2022年,中美在这儿的对峙事件就不少,比如美军驱逐舰靠近中国控制的岛礁,解放军直接警告驱离。双方在这儿针锋相对,谁也不让步。
从2018年特朗普搞贸易战开始,中美在经济上就没消停过。关税加来加去,高科技领域更是你死我活。美国限制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中国企业,中国反过来卡稀土出口、推国产替代。这几年,美国还拉着盟友搞“芯片联盟”,想把中国挤出全球供应链。
中国这边则是全力冲刺自主研发,5G、AI、量子计算一个不落。经济战打得热火朝天,真要动武,这也是个大背景。
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是社会主义,两边的价值观天然对立。美国老说中国威胁“自由世界”,中国则批美国搞霸权主义。宣传战、信息战天天上演,互相指责对方渗透、颠覆。这种意识形态的分裂,让双方很难真正信任对方。
要是中美真干一仗,规模绝对不是小打小闹。我们从军事、经济、全球影响三个角度来掰扯掰扯。
中国这边:解放军现在的家底挺厚实。海军有350多艘舰艇,超过美国,包括“055型”驱逐舰、“山东”号航母,还有一大堆潜艇。导弹方面,东风-21D和东风-26号称“航母杀手”,射程能覆盖几千公里,专治美军航母。空军有歼-20隐形战机,数量虽然不如美国F-35,但也在快速增长。加上无人机、电子战装备、网络攻击能力,中国打的是“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就是要让美国离得远远的。
美国这边:美军还是全球老大,11艘核动力航母是王牌,每次出动一个航母战斗群就是几十艘舰艇、几千架飞机。F-35、F-22这些隐形战机数量多、技术熟,加上“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宙斯盾”系统,反导能力很强。美军还有全球部署优势,日本、关岛、菲律宾都有基地,能快速投送兵力。
台海是主战场,东海、南海肯定也跑不了。战火要是烧起来,双方舰艇、飞机、导弹得全上,估计几周内就能打掉上百艘船、几百架飞机。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3年的推演报告说,一场台海战争,美国可能损失2艘航母、20多艘其他舰艇,中国这边也得丢几十艘船和上千架飞机。
台湾是全球芯片生产重镇,台积电一家就占了全球50%以上的高端芯片市场。要是打起来,台湾的工厂停摆,手机、电脑、汽车这些行业全得歇菜。台海还是全球贸易大动脉,每天几百艘货轮过这儿,战时封锁或者中断,全球物流得乱套。中国的出口、美国的进口都会受重创,油价、物价估计得蹿上天。专家算过,这种级别的冲突,全球GDP可能缩水10%以上,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狠。
美国有日韩澳这些铁杆盟友,日本横须贺、韩国乌山这些基地肯定会支援美军,甚至可能直接参战。中国这边虽然盟友少,但俄罗斯可能会暗中帮忙,比如卖能源、给情报。英国、加拿大这些“五眼联盟”国家也可能掺和进来,提供后勤或者制裁中国。战线一拉长,整个印太地区都得卷进去,甚至欧洲、非洲的经济都会被波及。
中美开战不是两国的事,是全球的事。军事上是大手笔,经济上是硬伤,地缘政治上是大洗牌。规模之大,可能超过二战以来任何一场战争。
打仗不是打着玩,赢的标准得看目标。
对中国来说,统一台湾是底线。胜利得是解放军登陆成功,把岛内关键设施拿下,让“台独”势力没戏唱。光拿下台湾还不够,得把美军赶出去。如果美军航母被打跑、基地被炸瘫,中国就算守住了“红线”。战争得有个交代,不能经济崩盘或者民心大乱。统一台湾是民族大义,但代价太高也扛不住。
美国的目标不是占台湾,而是保住现状。只要中国没登陆成功,或者登陆了但被赶出去,美国就算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盟友得稳住,不能让中国把印太地区的控制权抢走。美军得保持全球霸主地位,不能损失太大,不然中东、欧洲的对手也得起心思。
CSIS的推演里,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如果中国速战速决,拿下台湾并逼退美军,那就是中国赢。但如果美军撑住第一波攻势,把战争拖长,中国补给跟不上,美国就能反制成功。不过不管谁赢,代价都巨高。报告里说,美国赢了也得丢几万士兵、几十艘船,台湾经济基本废了;中国赢了也得面对国际孤立和国内压力。真打到这地步,可能没什么真正的赢家。
眼看局势这么紧,中美都在加紧备战,谁也不想吃亏。
中国海军这几年扩充得飞快,2025年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就要下水,能跟美国航母掰掰腕子。导弹方面,东风系列不断升级,2023年还测试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移动目标贼准。无人机、卫星、电子战装备也在批量生产,军工厂加班加点。
沿海的登陆演习越来越多,模拟封锁台湾、打航母的科目很常见。2023年4月,解放军在台海搞了三天实弹演习,军机军舰出动几百次,摆明了练硬仗。
中国在囤油、囤粮、囤稀土,准备打持久战。经济上也在推“内循环”,减少对外依赖。
美国通过“太平洋威慑计划”往关岛、日本、菲律宾砸钱,建导弹防御系统、加固基地。2023年,美军在菲律宾海搞了大规模演习,日本自卫队、澳大利亚海军都来凑热闹,练的就是联合作战。
高超音速武器是重点,美国想追上中国在这块的优势。F-35的生产线也在加速,海军还订了一堆新驱逐舰。
美国没少忽悠盟友分担压力,跟日本签新防务协议,给澳大利亚卖核潜艇,还拉印度搞“四方会谈”,围堵中国的意思很明显。
双方都在算账,看能源、弹药、兵力能撑多久。情报战也没停,美国卫星盯着中国舰队,中国黑客试探美国网络。两边都明白,真打起来不是几天的事,得有打一年的准备。
中美要是真打起来,规模大得吓人,胜负不好说,但肯定没什么便宜可占。中国想拿台湾,美国想保地位,双方都在拼命备战,军舰导弹都攒着劲儿。可打仗这事,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代价太大了。全球经济一团糟、无数人命没了,这种仗打完谁都讨不了好。
现在看,外交和博弈还是主旋律。台海、南海这些地方虽然剑拔弩张,但离真打还有距离。
来源:罗马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