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三国志》等正史没有展开写过甄宓的长相,但却有“故去发髻,以金饰面,姿貌绝伦”的记载,短短数字就勾勒出她素颜之下的惊世之美。
上一篇咱们写了陆游和唐婉,原来陆游根本不认识唐婉,这俩人的事情大多都是后人编撰的。
历史上,和陆游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前辈曹植。
现在提到《洛神赋》,很多人都会一脸坏笑的说,这是曹植写给嫂子甄宓的。
还有很多小故事,说什么曹丕要杀曹植,不是因为夺嫡,而是曹植和甄宓眉来眼去。
说起来,《三国志》等正史没有展开写过甄宓的长相,但却有“故去发髻,以金饰面,姿貌绝伦”的记载,短短数字就勾勒出她素颜之下的惊世之美。
《魏略》中写道,曹操攻破邺城,其子曹丕捷足先登,出入袁绍次子袁尚的府邸,见到一位披头垢面的女子。曹丕命人拭去污泥,梳理长发,一见之下,颜色非凡,当即纳为妾室。
这就是袁尚的妻子甄宓,绝色大美女。曹植身为曹丕的弟弟,经常出去曹丕府邸,对嫂子一来二去就动了情。
这在古代绝对是大忌,对嫂子想入非非,渣男一个。
这里边还有一个典故叫“宓妃留枕”,说甄宓虽然成了嫂子,还生了一个大侄子,但是曹植就是对甄宓念念不忘。甄宓去世后,曹植去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宓生前用过的金缕玉带枕让曹植看。
曹植一看忍不了,嗷嗷大哭。曹丕和甄宓的儿子曹睿看不下去,晚上宴请叔叔,直接把母亲的枕头送给了曹植。
曹植抱着这个枕头回封地,途经洛水时梦到女神。一看女神和甄宓长一个样,有感而发,直接来了一篇《洛神赋》。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传了上千年。但咱们捋一下时间线就知道不对。
甄宓原本是袁绍的儿媳妇,公元204年袁绍战败,曹丕这才遇到甄宓。而同一年,曹植才12岁。即便古人成熟早,但一个12岁的孩子就要和大哥抢老婆,这也过于早熟了。
甄宓在公元221年8月去世,这时曹丕刚刚称帝一年,正是对曹植防范最严密的时候。曹植心里也明白,成王败寇,所以他特别低调,绝对不敢去惹怒曹丕。
还有曹睿,甄宓去世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可见曹丕非常生气。在这种情况下,曹睿怎么敢私自宴请曹植,还把母亲的枕头送给他?
还有人说,《洛神赋》原名《感甄赋》,就是写甄宓的。但是,曹植封地在鄄城,他是鄄城王。鄄通甄,写一篇《感甄赋》,通过描写爱而不得抒发现实生活中的郁郁不得志,是不是也能说得通?
最重要的理由是,曹植曹丕甄宓都生活在三国,但是从三国到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时间里,一点曹植和甄宓的段子都没有。
这肯定不是政治高压文人不敢写,因为魏国存在时间很短。如果曹植和甄宓确实有事,两晋的文人肯定会写,南北朝那么乱,这种大IP肯定也得一大批人写,但是没有。
一直到唐朝野史笔记兴起,曹植和甄宓才被联系起来。从三国到唐,中间几百年都没人写,唐朝人怎么知道的?
所以说,曹植也和陆游一样,被迫成了绯闻男主角。
来源:大力侃历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