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CD4值有关,3.9%的HIV感染者病载检测不到的两年后患癌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3 10:53 2

摘要:根据《临床传染病》杂志上报道的研究结果,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维持或恢复足够CD4 T细胞计数的HIV阳性人群患癌症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免疫恢复不佳者患癌症风险更高,凸显了及时开展HIV治疗的重要性。

“最常见的具体癌症类型为肺癌、肛门癌、前列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

根据《临床传染病》杂志上报道的研究结果,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维持或恢复足够CD4 T细胞计数的HIV阳性人群患癌症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免疫恢复不佳者患癌症风险更高,凸显了及时开展HIV治疗的重要性。

随着HIV感染人群年龄的增长,癌症问题愈发突出。得益于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癌症和心脏病现已成为HIV感染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与普通人群情况类似。总体而言,HIV阳性人群存在更多癌症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率较高以及更易合并感染(如导致肛门癌、宫颈癌和口腔癌的人乳头瘤病毒以及导致肝癌的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但HIV本身在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

以往针对HIV、病毒抑制、CD4计数、CD4/CD8比值与癌症风险之间联系的研究结果不一。众所周知,免疫抑制严重者患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升高。但即使是程度较轻的免疫功能受损也会削弱免疫系统抗击癌症的能力。

即使CD4计数足够,HIV阳性人群患肛门癌的风险仍较高。一些研究发现HIV感染者中肺癌和肝癌发病率较高;相对地,部分研究发现其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许多其他类型癌症的发病率在HIV阳性和阴性人群中似乎相近,但HIV感染者可能在更年轻时或病情更严重时被诊断出癌症。

新南威尔士大学柯比研究所的Win Min Han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长期病毒抑制和CD4恢复对HIV感染者癌症发病率的影响。

该研究涵盖了48,000多名参与欧洲和澳大利亚D:A:D(抗HIV药物不良事件数据收集)和RESPOND队列合作项目的成年人,他们在199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维持了至少两年的病毒抑制。约四分之三是男性,中位年龄为43岁,中位HIV诊断时间为7年。研究人员指出,研究对象相对年轻是一大局限,因为多数癌症在年长者中更为常见。中位当前CD4计数相对较高,为540,但中位最低CD4计数为245,反映出曾经历显著的免疫抑制。

在超过300,000个人年随访期间,共1,933名参与者(3.9%)在病毒抑制至少两年后新诊断患癌。研究排除了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和癌前病变,也未计数癌症复发病例。通过对持续病毒抑制者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得以更清晰探究地CD4计数的影响。

其中,258例为艾滋病相关癌症(发病率0.5%),1,675例为非艾滋病相关癌症(发病率3.5%)。约三分之一(645例)为感染相关恶性肿瘤,1,288例为非感染相关。最常见的具体癌症类型为肺癌、肛门癌、前列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也位列美国普通人群中最常见癌症类型之中,与黑色素瘤和结直肠癌并列,但肛门癌较为罕见。

较高的近期CD4计数与总体癌症风险降低显著相关,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CD4细胞较大增幅亦如此。CD4计数达750及以上者癌症发病率最低,500 - 749或350 - 499者发病率低于350以下者。这一情况在艾滋病相关和非艾滋病相关癌症中均有体现(尽管后者关联较弱),在吸烟相关和肥胖相关癌症以及除前列腺癌外的所有特定恶性肿瘤中亦然。较高CD4计数与较低癌症风险之间的联系在50岁以上和以下人群以及男性和女性中均存在。

对于感染相关癌症,风险降低程度更大。与CD4计数低于350者相比,CD4计数750及以上者患感染相关癌症的可能性低近90%,患非感染相关癌症的可能性低约60%。无论最低CD4计数是高于350、处于200 - 350还是低于200(艾滋病诊断阈值),较高近期CD4计数与癌症发病率降低之间的关联均成立。但未治疗前的最低CD4计数本身仅与艾滋病相关及部分感染相关癌症风险降低相关,与总体癌症风险无关。

研究作者总结道:“尽管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实现超过两年的病毒抑制,但免疫恢复较差者癌症发病率显著更高。”

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及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免疫功能下降前)并持续坚持治疗与更好的治疗效果相关。例如,大型START试验显示,立即开始HIV治疗而非等到CD4计数降至350以下者癌症风险降低64%。有效治疗不仅减少对抗癌免疫细胞的损伤,还降低致癌炎症。

然而,根据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数据,HIV感染者获得适当癌症治疗的可能性仅为普通人的三分之一左右。近期一项研究发现,低收入和低教育水平等结构性障碍与未获挽救性治疗有关。

来源:新疆天同公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