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写作业老是三分钟喝口水,五分钟上一次厕所,一会玩玩具,一会找零食。”作为父母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呀?相信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中上演。
“孩子写作业老是三分钟喝口水,五分钟上一次厕所,一会玩玩具,一会找零食。”作为父母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呀?相信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中上演。
台灯下的争执,作业本上的橡皮擦痕,此起彼伏的叹息声......无数家庭正在经历着相似的“作业大战”。
为了避免这一“大战”升级,9岁的小男孩轩轩由父母带到儿童医院门诊,妈妈满脸焦虑,爸爸眉头紧锁。
据父母描述,自己的儿子今年9岁了,自上小学后,学习和行为问题愈发明显。在课堂上坐不住,不是扭动身体、玩文具,就是和周围同学讲话。老师多次反映,轩轩经常在上课时突然站起来,随意走动,严重影响课堂秩序。
做作业时更是“灾难现场”,写一会儿就去喝水、上厕所,或者摆弄玩具,原本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常常拖到晚上十点多还写不完,而且错误百出,连简单的加减法都会算错。
听了孩子父母的话,了解大致情况后,李主任耐心询问孩子一些日常细节,得知轩轩平时做事马虎,脑子里总是想的很多,随后又对轩轩进行一系列专业评估,并为轩轩制定个性化综合干预方案。
得知孩子患上多动症,孩子家长满脸疑惑,为减少顾虑, 李主任将多动症的类型、成因、表现形式详细解释给父母,并对轩轩父母进行心理支持和育儿指导,让他们减少对轩轩的指责和批评,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这样的情况生活中很常见,但很多家长不知,可能是孩子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那么多动症的早期表现都有哪些呢?家庭又可以如何干预呢?
什么是多动症呢?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是指孩子在儿童时期和同龄人相比,有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活动过度或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的症状。多动症的早期表现通常有以下几点:
1、注意缺陷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分心,易受环境干扰,注意对象频繁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作业时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2、活动过多
过分不安、小动作多,行为幼稚,与其年龄不相符,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
3、冲动
做事冲动、不计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排队等候。
4、学习困难
难以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即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效果仍然不佳。学习过程中,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
5、社交问题
情绪波动大,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庭该如何干预?
1.理解和接纳。家长需要理解和接纳孩子,减少批评与指责,不要包办代替或者不断催促和唠叨,降低期望值,尽量避免比较,学会认真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
2.奖励与惩罚。多动症的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批评远多于表扬,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父母的认可和奖励是他们努力上进的动力。
3.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多个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避免争吵、打骂行为。孩子学习做作业之时,避免看手机、刷视频等,做事情提前做好规划安排,让孩子学习正确的一面。
4.培养动手能力。给孩子机会做家务,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快乐与自身价值。让孩子主动策划一些有意义的、趣味性的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周末家庭活动、请同学到家里做客等,在筹划活动过程中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每一个异常行为,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来源:太原天使儿童医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