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力点亮生命之光

B站影视 2024-12-23 08:48 2

摘要:技术创新宛如医学发展的强劲引擎,从精准诊断到微创治疗,不断突破传统局限,为提升患者健康福祉开辟无限可能。在日新月异、创新荟萃的医疗领域,磁外科技术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照亮疾病治疗的全新路径,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而站在这场医学革新浪潮前沿的,即是该技术的开创者与构

技术创新宛如医学发展的强劲引擎,从精准诊断到微创治疗,不断突破传统局限,为提升患者健康福祉开辟无限可能。在日新月异、创新荟萃的医疗领域,磁外科技术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照亮疾病治疗的全新路径,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而站在这场医学革新浪潮前沿的,即是该技术的开创者与构建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磁外科,是利用特殊设计的磁性医疗器械或设备,将磁性物质间“非接触性”磁场力转化为临床诊疗中能够发挥特定功能的力,从而完成组织压榨、器官锚定、管腔导航、间隙扩张、可控示踪等功能的新兴综合性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毅教授磁外科团队自主创建了磁吻合、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和磁驱动六大技术体系,并常规开展磁锚定隐疤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闭塞磁力再通术、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闭塞磁力再通术、食管狭窄/闭锁磁吻合术、结直肠术后吻合口狭窄/闭锁磁吻合术、直肠阴道瘘磁力修补术、肠梗阻磁力旁路吻合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为无数在病痛深渊中挣扎的患者重新点亮了“生命之光”。

如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是国内开展磁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技术门类最广泛、临床病例数最多的诊疗中心,不仅率先创造多项国际、国内磁外科新技术,更是连续成功举办7届国际磁外科大会,牵头起草发表多项磁外科共识,创设全球首本聚焦磁技术在临床与生物医学领域转化应用的学术期刊MagneticMedi-cine,使磁外科成为交大医工结合鲜明特色的出色典范。

日常生活中,误吞磁铁是极危险的行为,但对磁外科而言,却是一条治疗“捷径”。去年年底,48岁的天津患者金先生就因神奇“吞磁术”,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东院区)一举改变了多年无法正常进食的困境。

金先生因患克罗恩病,消化道出血严重,多次施行肠切除手术,也未能治愈,反而造成了腹腔严重粘连,空肠与横结肠吻合口狭窄,以至于无法正常进食,只能依赖流食勉强维持,更多时候,甚至还得频繁前往医院输注营养液。随着身体陷入严重营养不良的泥沼,生活质量也一落千丈。绝望中,他一次次有过轻生的念头,直到一次偶然得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成功救治过类似病患,他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千里迢迢来到西安。

2023年12月24日,金先生被收治入院。针对他的病情,肝胆外科严小鹏医生在深入研究既往通过磁压榨技术治疗消化道狭窄的经验后,大胆创新,决定为他施行经口吞磁的独特治疗方案,来完成肠管吻合,攻克肠道狭窄的难题。

“磁吻合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将两块磁体分别精准放置在消化道狭窄处的远端和近端,凭借两磁体的强大吸引力,逐渐压迫狭窄部位组织,使其发生‘缺血-坏死-脱落’,而压榨旁的组织,则发生‘粘连-修复-愈合’,从而巧妙完成消化道的‘重建’”,严小鹏介绍,该技术的关键在于要将两个磁环分别放在肛门和造瘘口处,但由于患者没有造瘘口,且狭窄处距离肛门较远,操作难度过大,于是,如何巧妙放置磁体就成了当时手术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经过深思熟虑与反复权衡,严小鹏创新性地提出了让患者吞磁的方式把子磁体推达狭窄肠管的近端,然后再通过结肠镜将远端母磁体送入,继而完成肠管吻合。对他精心构思的手术方案,吕毅教授、仵正主任、沙焕臣副主任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细致入微的推敲,大家一致认为,方案突破了传统思维束缚,充满了大胆创新的精神,同时风险防控预案扎实详尽、周全可靠,具备开展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严小鹏一丝不苟地对每个环节进行考量。他深知小肠部位可能存在狭窄病变部位被遗漏的风险,于是在消化道造影时,全程录制了视频影像资料,并反复观看、仔细琢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不仅如此,为了真切体会患者吞磁的感受,严小鹏和他的学生张苗苗博士特意买来各种各样、大小各异的十多种糖果,以糖代磁,亲身体验吞服的感受。在数次被糖果噎到泪水夺眶而出的艰难尝试后,他们最终确定了最为适合的直径20mm、高度6mm的磁体。在后续推敲手术过程时,严小鹏又巧妙地将磁体改良为结肠侧质量更大的磁体,这样一来,便能确保吻合口建立后,磁体既能按理想状态移动位置,也有利于排出体外。

一切就绪后,2024年1月2日,在X线监视下,患者将子磁体吞咽了下去,随后,董芳芳护士长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经两周耐心等待,在确认磁体已接近肠狭窄近端部位后,沙焕臣、卢桂芳、严小鹏、李赟、张苗苗等人齐心协力,经结肠镜顺利将母磁体送入到肠狭窄远端,通过两端磁体自动对位相吸,一周后,吻合口成功建立,磁体也顺利脱落并经肛门排出。经消化内科薛海荣医生为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后,确认吻合口通畅性良好。至此,惊心动魄而又充满希望的治疗过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1月29日,金先生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不仅恢复了正常进食,也能自主排便,原本备受病痛折磨的人生终于又重现曙光。

“此次沙焕臣、严小鹏团队开展的‘经口吞磁联合内镜实现回肠结肠旁路磁吻合治疗克罗恩术后肠吻合口狭窄’,不光是国际首创,也是磁外科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既解决了既往因消化道狭窄磁体无法置入的难题,更开辟了磁压榨技术治疗复杂消化道狭窄的全新路径,是医院在医工结合领域做出了一项重大突破”,仵正欣慰的表示,磁吻合技术在治疗复杂消化道狭窄方面,展现出了独特而卓越的优势,它不光能应对内镜无法解决的严重狭窄问题,也能巧妙规避开腹手术带来的巨大风险以及术后诸多的不确定性,具有更安全更微创等显著优点。

目前,磁外科团队已成功治愈了十多位患复杂结直肠狭窄、食管狭窄、胆管狭窄的病人,为无法接受常规治疗的消化道狭窄患者,带去了福音。

“别人都说水是没有味道的,可当我第一次喝水时,却发现水原来这么香甜啊……”14岁外地女孩彤彤(化名)在磁外科手术后第16天,开心的向医生们说道。

五年前,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在年仅9岁的彤彤身上,肝脾破裂、结肠穿孔、胆管破裂、多发肋骨骨折、骨盆骨折、尿道破裂......,在历经数十个小时抢救后,医护人员终于将她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然而,由于食管断裂,无法经口进食,只能从腹部造瘘管注射流质食物,五年来她已经忘记水的味道,忘记了食物的滋味。

为了重返健康,长期营养不良的她在家人陪伴下,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可面对她复杂的病情,每一位接诊医生在面对挑战之后,最终还是无能为力。当时,如何寻找到一种创伤小且能成功完成吻合的手术方法,成了她和家人最迫切的愿望。恰在此时,彤彤的家人了解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曾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胸腔镜辅助下磁吻合一期修复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该手术在保留胸腔镜微创优势、有效避免手工缝合吻合术带来的技术难题的同时,还降低了胃造瘘术增加胃食管反流发病率的风险。简单安全的手术特点,让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彤彤和家人心中悄悄发芽。

很快,彤彤和家人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在吕毅院长协调下,肝胆外科、胸外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集体会诊,用最短时间为彤彤完成了术前所有评估,并决定为她实施双镜联合磁压榨食道闭锁疏通术。

7月30日,在介入手术室,手术正式开始,杜海亮医生及其麻醉团队为彤彤顺利实施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鉴于彤彤食道的特点,小儿外科主任曹振杰及张洪科医生决定采用直径为12mm的磁块实施磁压榨,并由消化内科和水祥主任、任牡丹副主任,分别经口、胃造口同时置入内镜,向闭锁食管近端及远端置入磁环,通过两磁环的相互作用力,使被压榨组织坏死,最终成功实现磁环的牢固稳定对接。在手术完成的一瞬间,观察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全体医护人员都为这位命运多舛的女孩感到开心。术后,彤彤转到儿科重症监护室,在周熙惠主任及团队专业治疗及精心护理下,彤彤苏醒了。当气管插管被拔除的时候,困扰彤彤和家人多年的烦恼,终于一扫而光……。

术后第7天,彤彤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造影剂通过顺畅;术后第14天,造影剂顺利通过磁环行至贲门区;术后16天,彤彤终于可以口试饮水。当水流顺利通过重建的食管流下,滋润的不仅是“干涸已久”的消化道,更滋润了她的心田。

术后28天,和水祥和任牡丹为她成功取出磁环,放入胃管,支撑重建的食管;术后35天,任牡丹为彤彤顺利置入食管支架。到这一天,彤彤终于可以像同龄人一样吃面条、喝粥、喝果汁,通过咀嚼和吞咽,来感受食物带来的满足和幸福了。

出院当天,彤彤的家人格外高兴和激动,他们终于放下背负五年多的重担,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为专家团队送上锦旗的时候,彤彤的妈妈说,希望通过医院的成功案例,让全国各地饱受复杂食管闭锁折磨的患儿及家属了解神奇的“磁外科技术”,让更多身染重病的孩子恢复健康。

“十九年胆道难题,一朝得解”,2024年11月7日这一天,对于长期饱受胆道梗阻折磨的朱师傅而言,意义非凡。

时间追溯到2005年6月。朱师傅因肝硬化在当地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后,出现了胆道吻合口狭窄。在随后多次治疗中,由于胆管吻合失败,他不得不依靠长期留置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外引流胆汁来维持生命,18年里,他艰难地带管生存,始终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中。

幸运的是,磁外科技术给他的生命带来了转折。从网上得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利用磁外科技术治疗多起疑难重症之后,他满怀期待地前来医院肝胆外科就诊。住院后,吕毅、刘学民和孙昊教授团队为他制定了详尽周密的治疗方案,田波彦护士长也带领护理团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今年10月10日,他接受了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磁吻合手术。术中最大的挑战是胆道吻合口存在长达1cm的完全梗阻,为应对这一长距离狭窄,李宇教授采用“滑轨磁铁组”的方式增强磁力,确保了两对磁体组在完美克服梗阻段阻力的情况下,产生稳定的吸引。术后,经抗炎、保肝、补液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复查显示磁体牢固吸附在正确位置。

11月14日,朱师傅再次接受取石+磁体取出+胆道多支架植入的手术治疗,当天便拔除了胆道外引流导管,经年累月的胆道顽疾终于在这一天被彻底清除了。

“磁吻合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磁场的特殊性质,在梗阻部位的两端放置特制的磁性元件,这些磁性元件在磁场作用下相互吸引。当它们靠近时,会对磁体间的组织产生一种温和而持续的压力,从而逐渐使原本梗阻的部位重新建立起通畅的通道”,李宇介绍说。

自吕毅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磁外科技术概念以来,这一技术便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率先兴起并蓬勃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广泛覆盖了肝胆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消化内科、乳腺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诸多医学领域,成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临床诊疗过程中极为棘手的难题,为医疗实践注入了全新活力,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突破。

时光流转,如今,磁外科已成为继显微外科之后,中国外科技术在国际医学领域里的新标杆,不仅给外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更为医学发展开辟出全新的赛道,引领着全球外科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21世纪注定是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医工交叉融合是引领生命健康领域大跨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交大一附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之路上,医院将持之以恒不断增强磁外科研究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以磁外科为代表的医工交叉特色金子招牌擦得更亮,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说到。

文/吴洁 朱尔曼 陈佳琦

来源:华商云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