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解决核心需求 - 我的威联通TS-464C2折腾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10:08 2

摘要:前阵子入手了威联通TS-464C2,主要做游戏视频的归档,以及其他视频、图文素材的整理和传输。用了小一阵子,一些使用心得分享给大家,同时也遇到一些难题和疑问,如果能有大佬看到协助解决,就更是感谢了。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前阵子入手了威联通TS-464C2,主要做游戏视频的归档,以及其他视频、图文素材的整理和传输。用了小一阵子,一些使用心得分享给大家,同时也遇到一些难题和疑问,如果能有大佬看到协助解决,就更是感谢了。

多平台文件共享

在WINDOWS,Mac,iOS,安卓等多平台之间共享文件,一直有点麻烦。网上的解决方案大多是发微信另存为,或者用某些在线网盘上下传。但如果手上有一台NAS的话,我个人还是习惯直接用NAS来做中转。

局域网内的话,SMB共享就挺好用的,可能有人对SMB的印象是各种不稳定,但其实那是因为以前WINDOWS自带服务的不太靠谱。在威联通控制面板,网络和文件服务,Win/Mac/NFS/WebDAV,这下面开启SMB和多通道,设置一下用户名和密码(匿名也不是不可以),其实就能用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时候WINDOWS在我的电脑里,就能直接看到NAS了。如果看不到,可以刷新几次,或者确认一下是不是在同一个工作组。

工作组这个东西也算有点年头了,在同一个工作组的电脑才能互相搜到。刚才威联通控制面板里有这个选项可填,WINDOWS则在系统属性,计算机名这里可填。默认一般都是WORKGROUP,其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更新。

在我的电脑里双击,或者浏览器地址输入机器名,就能直接访问。如果设置了用户名密码,填上,勾选记住凭据就行,不用每次都输入。

传输速度方面,由于我工作室的主机电脑与TS-464C2都是2.5G网卡有线连接,基本跑满230MB/s-250MB/s的速度还是很轻松的。然后,我个人更习惯直接输入IP地址访问,方法也很简单,资源管理器里或者任意文件夹地址栏,IP地址前面加俩斜杠,比如\\127.0.0.1\,这样就行,如上图右。所以之前设置NAS的IP地址的时候,我是设置的固定IP,而非DHCP分配。

同样的,在Mac这里,访达,网络,直接就能看到威联通的机器名。

访问方式跟WINDOWS里其实没有两样,用户凭证,权限管理等都在威联通控制面板里设置好就可以。至于iOS里访问,需要在文件界面,选择连接服务器,输入smb://127.0.0.1,注意斜杠方向。安卓的话貌似原生不支持,需要安装第三方软件,所以我没整,因为需要第三方软件的话,我为什么不安装威联通自家的APP呢?至于其他协议,各有各的用途和玩法,有需要用到的话再搞。

APP/外网访问

刚才我有谈到过,安卓原生不支持SMB,所以我用的是威联通的APP来传东西。这个方案有个优势,就是支持外网传输,SMB只支持局域网内使用。

在myQNAPCloud里,把myQNAPCloud Link打开,理论上就能从外网访问到NAS内的资源了。

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国内特色网络原因,myQNAPCloud Link有时候会卡登陆转圈,毕竟它的流量是要通过服务器中转,也容易发生挤占。所以这里的第二种方案就是DDNS,简单来说就是端口映射和穿透。如果你接的路由器可以UPnP把端口穿透到外面,就可以通过DDNS来做。

这样的话,手机在外面就能通过APP直接访问,平时传点照片什么的非常方便。不过如果没有连接WIFI的话,要注意一下流量。外网访问/内网穿透当然还有其他方案,不过门槛就更高了,对于我目前的需求是杀鸡用牛刀,就没折腾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其他教程,还是非常详细的。

另辟蹊径的网盘下载

我曾跟大家聊过,不能把资料【全放】网盘,但网盘做为3-2-1备份中的一环还是可行的,毕竟用的是大公司的商业存储方案,排除掉跑路或者资源被误和谐的话,网盘还是可以做为重要数据存储的有力补充。量大或者敏感的数据放本地NAS,而更重要的核心数据打包加个密码,放一份在网盘上,也算是一种异地灾备了。而且,平时很多资源的分享,基本也都是各种网盘,就算没有存储需求,也会有下载需求。此处以百度网盘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NAS网盘的使用方案。

现在绝大多数的网盘,如果不买会员,那就真的是龟速,我到现在还收藏着几张2B/s,5B/s之类的图,对的,Byte每秒。不过,我发现,NAS网盘版的速度,就算没有任何会员,也能有100KB/s,如果不是超大资源或者急用的话,完全可以让NAS挂着下载。也就是说,搞一台NAS挂网盘下载,只要不是急用下载大文件,就可以省下买会员的钱。

用NAS下载也很简单,有手就行,以度盘为例,威联通的AppCenter里就有相应的工具,双击安装即可。看提示应该是Docker版,因为写了若无Container Station也会自动安装。

那如果有高速下载需求,我也注意到现在度盘有单独的NAS会员在卖,只能让NAS上的下载加速,而且威联通专用版版比通用版要更便宜。如果你有大量的下载需求,就可以考虑威联通NAS会员方案,如果不急用,100KB/s挂着下载也不是不可以。

Container Station+HankBrake视频转码

我有下载高清视频源,然后适度自行压缩的习惯,这样可以自由把控视频质量,码率,转码时间等各项属性。在电脑上,我是自己写脚本调用FFMPEG,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好几篇了。而使用性能不错,功耗低,又24小时在线的NAS做这项事情,肯定也是可行的。折腾了一下,跟大家分享。

因此,我在NAS上跑的转码,与大部分教程里的转码不是同一回事。大多数教程里的Jellyfin方案,是在播放的时候,通过实时硬件转码节省码率,来获得更小的带宽和CPU占用。我用的转码则是归档用,网上有做好的HandBrake容器,但是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咱在国内直接拉是拉不动的唉。最后我是用的工具下载到本地,再手动导入的。网上的镜像地址也挂得非常快,当然也有可能跟具体地方的运营商有关吧。

运行之前有一些配置必须先做。trash,storage,config,watch,output这些文件夹需要映射一下,watch是输入兼监视文件夹,如果AUTOMATED_CONVERSION参数设置为1,则视频文件扔进去就会自动开始转码,开不开看各人需求了。另外LANG设置为zh_CN.UTF-8,ENABLE_CJK_FONT设置为1,才能正确显示中文。

第一遍测试,跑是能跑,但QSV硬件编码开不起来。我先用软压,默认的Very Fast 1080P30,压我自己之前录制的H265 1080P60规格的视频,能达到140帧以上,也算相当可以了。

我看了一下HandBrake的日志,有检测到QSV设备,但是调用失败。容器日志里,提示没有权限访问设备。外面的特权模式和设备映射已经开了。根据日志的意思,QSV设备的所有权归root组,而我现在的账号无权访问。

参考网上教程,我使用SSH和PuTTY连接上NAS,查看了USER_ID和GROUP_ID,并填进配置里,但并没有用。那么,要么搞到root权限,要么把设备所有者改了,所以解决方法有三,一个是切回原始的administrator,它才有root权限,一个是SSH再连上去折腾一番给新的账号也赋予root权限。另一种办法就是改设备所有者。最简单的当然是切回原始administrator账号,此时已可以看到QSV选项,并进行编码。但是受限于N5095核显的规格,编码速度只有80多帧不到90,比软压还慢。

查看资源管控器,CPU占用由软压的几乎100%,下降到75%-77%左右,这部分占用应该是解码源以及音频编码的开销。我当然也尝试过调整参数,把Preset由balanced调至fast,把Profile调至main,把Level设置为4.0,但编码并无明显变快。至此,我的NAS编码探索也差不多了,结论就是硬件编码可行,可以节省25%左右的CPU占用。软件编码更快,但是会吃满CPU。具体使用什么方案看各人不同的需求了。

当然,我也遇到了个小问题,想请教更有经验的大佬。就是设置里开启中文和字体之后,每次容器启动都要获取和安装一遍相关的字体,速度很不稳定,上面划红线的几步每次少则要等几分钟,多则半小时。我搜了一下,可以把字体打进包内,不过需要有这方面的经验,最近暂时没空研究,就先放着了。如果有大佬精通这方面,能出个针对性的教程就更好了。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折腾NAS让我又找回了当年做编程时候的激情。当然,闭门造车有时候效率也很低,我目前遇到的疑问,就是在Container Station里跑HandBrake,如何解决字体问题,目前网上搜到的都是Linux下Docker的方案,在NAS里不太适用。这里如果能抛砖引玉,有精通此领域的高手指教一下就太感谢了,或者后面自己琢磨出来的话,也会再开一篇跟大家分享。

感谢大家的观看,点赞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波导终结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