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会开幕 昆明瓦猫圈粉国际友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3 09:16 1

摘要: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启幕,展期持续至26日。今年,云南展区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文化产业综合展A)9B12展位,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风从云岭来——始于山水、归于烟火”为主题,携20余家特色文化企业亮相,其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启幕,展期持续至26日。今年,云南展区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文化产业综合展A)9B12展位,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风从云岭来——始于山水、归于烟火”为主题,携20余家特色文化企业亮相,其中来自昆明的3家企业备受关注。

云南展区以绿色为主调,穹顶层叠起伏的云海造型与下方的鲜花绿植造景相映成趣。

云南展区

一步一景带你沉浸式漫游云南

云南展区主打“开放式”布展、“交融式”布局,各板块既独立成景又相互连通,共同构建了一个移步换景的沉浸式展览空间。在这里,云南的瑰丽山水和多元文化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展区以绿色为主调,穹顶层叠起伏的云海造型与下方的鲜花绿植造景相映成趣。展区内,云花、云茶、云咖等特色产品错落陈列,彝绣、银器、木雕、紫陶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非遗展演与民族歌舞热闹上演,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云岭山水烟火画卷,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可触、可感、可及。

云南展区中央,巨型绿孔雀造景伫立迎客。

展区正中央,巨型绿孔雀造景伫立迎客,羽翼间缀满鲜花。置身其间,随手定格皆成画,满载着云南热带雨林的鲜活气息。数字多媒体技术成为连接古今的时光隧道——在“霞客行之江山多娇”区域,以数字技术还原徐霞客《滇游日记》场景,带你云端“重走霞客路”;在“郑和行之友谊使者”区域,通过数字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讲述郑和与云南的故事,在虚实交织间,让你感受云南的人文厚度与开放基因。

除了逛展,云南展区还准备了许多特色伴手礼——鲜花、鲜花饼、香囊。一份份伴手礼,既是可带走的云南记忆,更是打开“鲜活云南”的钥匙,让你从视觉、味觉、嗅觉等维度,感知云岭大地的多彩与热烈。

云南民族歌舞表演。

云南展区里,来自昆明的五华区玖璃陶瓷制品工作室、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才(盘龙区)、昆明难看工艺品有限公司(西山区)的展品备受关注。此外,金茶花数字文化产业园推介项目(官渡区)和安宁市玉龙湾项目也在文博会期间进行推介。

张才坚守瓦猫制作及传承教学已有30余年,他顺应时代潮流,将传统瓦猫进行改良,把瓦猫从镇宅神兽逐渐演变为手工艺品。据了解,参加此次文博会,他从昆明工作室精挑细选了100多件各种形式的瓦猫作品,有挂件、摆件等。在展会现场,展品刚摆好,来自泰国、俄罗斯的外国友人就好奇地围了上来。“有很多人一上来就想购买,但这次带的作品不多,以展示为主。”工作室助理李琼仙称,开展第一天,已有外省的专业人士添加了她的微信,表示展览结束后会到昆明参观张才的瓦猫工作室并洽谈合作。深圳的文创企业也来到展台前与李琼仙建立了联系,希望瓦猫作品能在深圳文创店售卖。“文博会才开幕便获得了很多的展示和合作机会,后续我们也会积极跟进,将昆明的瓦猫文化传播出去。”李琼仙说。

现场展示的瓦猫作品。

玖璃陶瓷制品工作室主理人梁瑜表示,这次是他们第一次代表昆明参加文博会,挑选了陶瓷瓦猫系列产品、瓦猫甲马文创系列产品、瓦猫潮玩系列文创共100余件。“玖璃造物是昆明的一家文创工作室,我们结合云南的在地文化,如瓦猫、甲马、陶艺等传统非遗技艺,通过融合与创新,开发出更接地气,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创产品。”梁瑜表示,工作室想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赋予传统非遗民间艺术新的活力。在梁瑜看来,此次参展不仅能够让自己的作品被看见,也能更好地学习全国文创产品创意设计、生产工艺等,回去后做出更多好的作品。

云南展区的文创作品吸引外国友人。

相关新闻⇨

深圳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本届深圳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另设52个分会场,分布在全市各区。其间,将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本届文博会延续“综合展+专业展”的办展模式,共设八大展馆,包括3个综合馆和5个专业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文博会首款AI博览会吉祥物——AI小水滴正式亮相。作为文博会与亿家亿伴智能科技联合打造的AI时代IP,AI小水滴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基因,更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开创“AI+文创”“AI+导览”“AI+研学”三大创新模式,为全球博览行业数字化升级提供标杆范例。

编辑:陈燕

校对:王仪

审核:杨阳

终审:黄英华

来源:昆明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