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人们的期盼中开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超12万件文化产品齐聚,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邓正可
5月22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人们的期盼中开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超12万件文化产品齐聚,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走进11号馆总面积1134平方米的湖南展馆,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活跃的现代文化扑面而来。数字文博、数智出版、音视频内容、音视频装备、智慧文旅、动漫游戏等代表性成果亮相,精准诠释“湖湘文脉·科创未来”的主题,湖湘文化的厚重古朴与科技创新的简约轻盈和谐相融。
古韵新声
湖湘文脉链接历史与现在
主形象区大屏上,一部湖湘文脉AIGC短片格外吸睛。湖南广电通过自研的文物数字重建技术,将数字文物融入沉浸式影像创作过程,让湖湘精神脉络在虚实交融中缓缓舒展。
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展馆一角,立着几本巨大的“图书”,其中一本“书”上的LED屏切换着各类图书的精美封面。
连续16年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的湖南出版集团,展示了近30个品种、400余册的“湖湘文脉”系列集成类图书,包含《陶澍全集》《曾国藩全集》《王闿运全集》《湘学学统与中华道统》《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马王堆汉墓文库》等系列集成类图书,规模创下历届文博会之最。
书墙之后,是数字文博的集中展示区,庄重而雅致。“数实融合”文物展柜中,大禾人面纹方鼎与观众互动,将自己的制造过程娓娓道来。“数字马王堆项目”的马王堆新汉隶字体库、汉代纹样数字库,让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应用范围再次扩大。
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携手60家博物馆的超3万件文物资源亮相。其中,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水波纹彩陶盆、铜奔马、隋·彩绘观音菩萨石立像、独幽琴被重点展示。
芒果数智文创T恤打印体验区人气火爆,参观者通过山海App的文物二创功能,能将文物上的纹样和图案以自己喜欢的色彩和风格打印在T恤上,其中铜奔马成为二创打印次数最多的文物图案。开馆不到两小时,近30件T恤被体验者带走。
到浯溪八景入画体验区打卡的人络绎不绝,通过选装、面部扫描、选景等几个简单的步骤,体验者就能换上不同制式的汉服,进入唐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浯溪碑林,与黄庭坚、元结等文学大家共赏美景。
“摩崖石刻数据库”也惊艳亮相,该数据库构建了从永州浯溪碑林到覆盖全国的摩崖石刻数字采集、修复、展示一体化解决方案。
抬头,还有惊喜。湖南馆四面高挑的飞檐上,是湖南广电通过AIGC技术复原的“潇湘八景”数字画卷,山市晴岚、潇湘夜雨、江天暮雪等延绵不绝,美不胜收。
科文融合
未来星光触手可及
在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核心的音视频专题展区,装备与软件齐上阵,甚至还泊了一台车。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携八项音视频自主技术成果参展,其车载空间音频解决方案首次面向公众展示。该车载空间音频系统可将普通立体声音源智能扩展为多声道空间音频,实现音质与沉浸感升级。
在一间迷你客厅,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菁彩声无线音箱系统的“魔力”凸显:将影片的普通声道升级为7.1.4菁彩声空间声音效,小客厅瞬间变成大影院。
张开手掌,镜头推进,握紧拳头,镜头拉远。实验室推出的AI双目直播相机前,主播仅用两个手势即可控制画面。一款鼠标大小的4K微型插入式机顶盒,能像优盘一样使用,让电视机告别繁琐的电线,轻松打造超高清沉浸家居视听空间。
万兴科技的“天幕”大模型、万兴喵影、万兴播爆等软件产品集中亮相,其文生视频、图生视频、智能马赛克、AI人声美化、数字人等丰富功能堪称惊艳。
此外,创壹科技可实现AI全流程影片创作的OneStory工具,野子科技的《一梦入大唐》、空间蛙普的《兵马俑奇妙夜》、芒果融创的《嘘!莫名之地》等落地VR项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体验。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