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2年2月,朴槿惠出生于朝鲜战争硝烟中的大邱市。她的母亲陆英修是“沃川首富”陆钟宽的二女儿,父亲朴正熙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部次长。战争结束后,朴槿惠随父母搬到汉城,就读于奖忠小学。
1952年2月,朴槿惠出生于朝鲜战争硝烟中的大邱市。她的母亲陆英修是“沃川首富”陆钟宽的二女儿,父亲朴正熙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部次长。战争结束后,朴槿惠随父母搬到汉城,就读于奖忠小学。
曾在伪满洲国生活的陆英修会说中国“东北话”,朴槿惠也自小精通汉语。从小学起她熟读《三国志》,尤爱赵云,一看他出场心就跳得厉害。她曾打趣说:“我的初恋就是赵子龙啊。”原来,她心中的理想标准竟是赵云。
朴槿惠的童年并不平静。9岁时,父亲朴正熙少将发动“5·16政变”,成立军人组成的“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并自任议长。
1963年,朴正熙恢复民选制度并当选总统,开始了韩国的“第三共和”。刚上小学六年级的朴槿惠已经是全国瞩目的“大令爱”了。
朴正熙对女儿很严格。他要求女儿出门必须自己坐公交车。就读女子中学时,朴槿惠经常自带大麦饭和酱土豆到学校,还曾羡慕过同学手里的日本文具。老师对她有很多好评,但也提到她“过度成熟”、“沉默寡言”。
考大学时,家里人希望朴槿惠学习历史,但她还是坚持自己的主意,考入了西江大学电子工学系。4年后,朴槿惠毕业,前往法国准备留学。旅行途中,她突然接到立即回国的通知。
在机场的报摊上,朴槿惠看到一行醒目的标题——“朴夫人遇刺”,仿佛“利刃深深刺入心脏,阵阵剧痛袭来”。陆英修死于当年8月15日的光复节纪念活动。
22岁的朴槿惠在母亲逝世后承担起“第一夫人”的部分职责。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最大的义务是让国民看到父亲并不孤单。我决定放弃我的梦想,放弃所有的一切。”
可是1979年10月27日,朴正熙遇刺,她又一次失去了至亲。残酷的政治让朴槿惠错过了青春时光,她放弃了结婚。
熟悉朴槿惠的人回忆,“她看起来铸上了层层铠甲,她感觉没有任何一个人值得信任。与所有人保持距离,这是她的标志。”
在朴槿惠的退隐岁月中,韩国驶出了民主化的峡谷。到了1997年,金泳三的儿子金贤哲也被查出收受财团贿赂和逃税,获刑两年。金泳三黯然离任。民众开始怀念朴正熙时代的经济高增长,盼望一位带韩国度过危机的领导人。
朴槿惠适时地重回政坛,打出“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尽一点力”的口号,于1998年4月在家乡大邱达城郡议员补选中,高票当选国会议员。
这一年,她45岁。
2007年,朴槿惠决意竞选总统,在党内竞逐中败给首尔市长李明博。
2012年2月,行将卸任的李明博跌进了每个韩国总统的宿命。他的儿子和兄长出钱为给他置备退休宅邸买下一处地皮,在野党指责总统府的参与使他们廉价购地,特检组展开调查。
另一边,朴槿惠的再次踏上重返青瓦台的征程。
“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这是她打出的口号。当时,无数人被这句话感动。可是世事无常,朴槿惠也摆脱不了青瓦台的毒咒。
“闺蜜门”事件爆发后,朴槿惠成了众矢之的。烛光游行示威在韩国各地举行。“倒朴”的呐喊,从首尔向全国蔓延。
坊间传闻,韩国船只“世越号”的沉没与她也有关系,她是想用船上学生们的生命进行邪教“献祭”。在韩国舆论看来,拉朴槿惠下台,不仅是政治斗争,更是一场呼唤消除积弊的社会“革命”和“大清扫”。
朴槿惠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2年,直到2021年才被特赦获释,成了坐牢时间最长的韩国前总统。
不过,赦免一个朴槿惠,似乎也难以彻底结束所谓的“青瓦台魔咒”。这是韩国现行政治体制种种“BUG”综合之下的必然结果。无论是朴槿惠还是她的父亲,都无法从扭曲的政治生态中全身而退。
来源:著作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