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一谜:贾母即孟母,朱元璋给自己伪造了一个假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3 07:57 2

摘要: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贾母借林如海之口暗出场:“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林如海的岳母,就是贾母。

《石头记》有诸多谜题,而贾母才是红楼第一谜,谁都没有真正解读过这位贾家的老祖宗史太君。贾母的事迹在书中有很多,本文就拣选几个情节,一揭“假母”真相。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贾母借林如海之口暗出场:“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林如海的岳母,就是贾母。

“那女学生代玉,身体又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在必去。”其父林如海又是一番安抚,于是,代玉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林代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敏”的本义就是“母”的意思,《释训》:“敏,拇也。”古作“母”。因此,贾敏即贾母。贾雨村说:“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

林代玉避“敏”字讳,实则避贾母之讳。石涛与八大山人写这一笔避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玉篇》:“敏,敬也,庄也。”敬,隐写的是大明敬皇帝,也就是隐藏在栊翠庵搜孤救孤故事中的明孝宗朱佑樘。又以宁国府贾敬谐音嘉靖,以贾敬“守庚申”隐写嘉靖、万历、泰昌三代皇帝驾崩。庄,则隐写了大明庄皇帝,也就是明穆宗朱载垕。朱厚熜本立次子朱载壡为皇太子,因皁薨无子,才由朱载垕继位。朱载壡谥“庄敬”。

《石头记》即大明皇帝“昭传”,荣禧堂中就以十六张楠木交椅隐写了大明十六帝。“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隐写了重八。巧合的是,靖江王从一世祖朱兴隆(兴隆街的大爷)到玉哥(朱亨歅),也是十六世。

林代玉这是在避皇帝讳,石涛也是借林代玉之口,避靖江王讳。石涛,就是“潇湘妃子”之一。

荣,桐木也,靖江王二世祖朱文正因谋逆之罪被朱元璋幽禁于桐城——贾政,即假文正之名。荣禧堂的“禧”,其中隐写了靖江王四世祖,也就是石涛说的“赞之十世孙”之“赞”,即悼僖王朱赞仪。“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穆,当然指的是穆宗庄皇帝,又隐写了石涛的爷爷荣穆王朱履祜。

我在前面的文章专门解读了这段故事,隐写的是石涛三世祖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之藩。因而,贾母的第一隐喻,就隐写了靖江王家史,“林代玉”去的就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靖江王一世祖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对于大明皇统而言,就是远枝。“假母”,就与靖江王家大有关系,是石涛深以为耻的难解情结

外,远也。林代玉去外祖母家,寓意他是大明皇统的远枝。而嘉靖是成化帝朱见深庶子朱佑杬次子,也是远枝了。嘉靖名朱厚熜,敏,也有“聪”的意思。贾母在栊翠庵品茶,用的是“成化五彩小盖钟”,成化帝朱见深当然在书中。林代玉把“敏”念作“密”,密,深也,“山如堂者,密”,堂,殿也。

贾母本姓史,是金陵史公家的小姐,嫁与荣国公之子贾代善为妻,是《石头记》贾家辈分最长的老太太,合府都称其为史太君、老祖宗。史太君即“石太君”、“始太君”,他就是大明的老祖宗。大明的老祖宗不是朱元璋又是谁?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明日,上生,时天历元年九月十八子丑也。”朱元璋生于子丑之时,就是“夕”,外,“远也。卜尚平旦,今夕卜,于事外矣。”《说文解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占卜一般在白天,如果是晚上占卜,那就是事情比较急了。此“夕”,就隐藏了“壬午除夕”。

晴雯之“晴”,古字作“夝”,就是夕生,隐写的是“外”。晴雯即多浑虫灯姑娘,是大明始终的高度隐写——晴雯之事另文再讲,这里且说贾母。

冷子兴说:“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这句话中的贾代善被误读为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因而,锁定《石头记》写的是清朝事。其实,代善本译歹善、歹商,即便是谐音,《石头记》也不会以贾代善隐写代善。清朝代善的哥哥叫褚英,难道宁国公之子贾代化是褚英?

贾代善,其实是与保龄侯形成一对对义互举关系的隐写。

保龄侯绝对并不是所谓的史鼎,更不可能是李煦家的什么人,贾母绝不是李煦的妹妹。《石头记》中的“侯”其实就是“猴”,大明建于戊申亡于甲申,就是“猴”。史是“石”的谐音,“石即豕,亥字寓焉”,石就是朱(猪)。

善,就是“净”,是“骟”的意思,四大名著中的善、扇、净,都是这样的寓意,隐写大明将绝。所以,很多读者难以理解,《石头记》中为何没有人口出生,其中的原因就是这个“善”字。代,本是“世”,因唐朝避李世民讳而用“代”,此后沿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家正好是五代,所以,贾家将“善”。

《皇明祖训》中,朱元璋确立皇室“五德”字辈,这就是《石头记》中贾家五世的隐写寓意。大明五世从洪武开始,也就是从“水”德启始,故贾家第一代是贾演贾源,就是水字边。“红楼梦”即朱娄梦,以大明得姓之先祖诸侯国隐写朱明,“娄”加“木”隐写的是朱明木字辈,至第三轮木字辈时,朱明灭亡,朱娄化作黄粱一梦(《仙缘》伏甄宝玉送玉)。

大明要“善”,因而,“娶”保龄侯家小姐为妻,以延朱明之祚。这就是贾代善娶史家小姐的隐喻寓意,但是,贾家最终却因“史”家而亡。

保同“呆”,王夫人是木头人,“痴丫头误拾绣春囊”、呆霸王,乃至顽石蠢物,等等都是“呆”,他们都是“保龄侯”。《本草》中说:“梅,杏类,倒杏为呆。俗以为痴呆之呆,误。”同样,《石头记》中的“呆”不是写的痴呆,而是隐写的“梅(槑)”与“杏”。

“不在梅边在柳边”,就是隐写的“保龄侯”。前面的文章讲过,王夫人就是娇杏,因为他是木头人。木头人,指的便是朱家木字辈,朱明就亡于木字辈。

龄,谐音通灵宝玉的“灵”,金陵十二钗的“陵”,都是隐写的大明祖陵。何为“通灵宝玉”,谁是“金陵十二钗”,请参看我其他文章。

阿房宫三百里,容不下金陵一个史。”脂砚斋是这样批这句护官符语的:“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大明太祖是大明第一德,乃是“石猴”之首之“始猴”,从太祖往下数,大明亡时共十六帝,加上南明朱由崧、朱由榔两帝,恰是“房分共十八”。朱元璋定鼎金陵,就是“金陵始(石)猴”。石涛、八大山人不认同唐王兄弟称帝(隆武、绍武),认为他们就是“外”,不是“历历”中人,南明以万历子孙为皇室正统,历历,指的就是万历与永历。否则,八大山人隐写的宁王朱宸濠,石涛隐写的靖江王朱亨嘉称帝就不是谋反僭位。

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这句话又与“十八房”有不同的隐写,“十八”又合为“木”字,指的是朱明木字辈,木字辈起自永乐,终结于永历,这是大明与南明的隐喻。大明最后一帝是崇祯,所谓“真真国”、“通灵玉蒙蔽遇双真”都隐写了“重真”。朱由检殉国当年,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南明。书中的“都中”,以及大观园、太虚幻境隐写的都是大明包括南明在内的历代皇帝,其中,隐写了靖江王家。

把两个“十八”合起来读,那就隐写了“重八”。房,乃房宿,东方青龙七宿之一宿。青即东方木,青龙就隐写了朱家木字辈。房名房日兔,“虎兔相逢大梦归”,指的是大明遇见虎年虎人就要“大梦归”。寅肖虎,就是淫丧天香楼之“寅”。

房宿为天驷,也就是天马。李闯属马,康熙属马,乃是冯渊的“冯”,“二马同槽”之二马。“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隐写的就是朱明亡于“冯”。

“阿房宫三百里”,出自唐代杜牧《阿房宫赋》,《石头记》的寓意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也就是说,亡大明者大明也,不是“冯”,遇“冯”只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贾雨村是“兴隆街的大爷”,既隐写了朱兴隆,又隐写了朱元璋、朱由榔等大明皇帝,葫芦案就是兴隆街的大爷判的,怨不得别人

第一回“楔子”中说:“我之负罪固不免,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石涛与八大山人)家虽然也有罪,但是,亡大明的是大明皇帝,不能把亡明之罪归咎到别人头上。石涛与八大山人之言,其实也针对了崇祯自缢前所说的:“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矣(《明季北略》)。”

老祖宗史太君家就是亡明的祸根,大明实亡于太祖。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朱元璋的母亲陈氏总共生了四个儿子: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大明太祖是朱家老四,《石头记》中的“四儿”等等,其中就有他。

朱重八投军后,追随郭子兴,以“兴”改名为朱兴宗,书中的“兴儿”也有大明太祖的隐喻。后来,改名朱元璋,称帝后,追封皇族,以“兴”为字辈,大哥朱重四改名朱兴隆,谥南昌王,就是“兴隆街的大爷”之一,“隆儿”也有朱兴隆之隐喻。二哥改名朱兴盛,三哥改名朱兴祖,兄弟四人便是“隆盛祖宗”。贾母是贾家的“老祖宗”,其中也就隐写了“隆盛祖宗”。

到大明立国时,朱家四兄弟只有大哥朱兴隆留有一子,也就是朱文正。朱文正的存在,朱元璋不得不考虑皇统的传承问题,这一脉是大明仁祖(朱世珍)的嫡长房,也就是长房长孙,是有资格继承“仁祖”龙衣的。朱元璋以“兴字辈”为哥哥改名,以及在《皇明祖训》中为皇族与靖江王家确立字辈,就是要归肃皇统。史家质疑,朱元璋幽禁杖杀朱文正另有目的,是这个能征善战的侄子威胁到了未来的大明皇统。这样的质疑恐怕有一定道理。

朱元璋所料不差,朱兴隆的后代果然以“洪武”为年号称帝。这位“洪武”就是林代玉,石涛的父亲靖江王朱亨嘉。洪武,就是仁祖之子,靖江王家是仁宗嫡长子,称“洪武”没有什么不对,石涛也是这样认为的。

《朱氏世德碑》中,朱元璋自述家史,讲到大哥朱兴隆时有这样两句:“孟兄先逝,阖家守丧”、“孟嫂携幼,东归故里”。孟兄,指的就是大哥朱重四。《礼纬》云:“庶长曰孟。然则嫡妻之长子者称伯,妾之子长于妻之子则称孟,所以别嫡庶也。”朱元璋称一母同胞的大哥朱兴隆为“孟兄”,意思是这位长兄是他父亲仁祖之妾生的家中老大。

朱世珍娶过妾吗?如果朱五四娶过小老婆,《明实录》一定会记载的。朱元璋这样做,那就是为自己伪造了一个“假母”。薛宝钗、林代玉判词第一句“可叹停机德”,这一句就是借孟母以写“假母”。

石涛对此极度不满,在书中借贾探春之口痛骂:“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石涛他们家原本就不是姨娘养的,朱元璋却在《朱氏世德碑》中“故意的表白表白”,那可是刻在朱家祖陵碑上的文字,是石涛家抹不掉的耻辱。

石涛作《石头记》,大抵也有这层寓意隐含其中,故而称自己的父亲“林代玉”合乎礼制。

《石头记》有百般谜题,贾母才是书中第一谜,揭开贾母之谜,《石头记》诸多谜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