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大王:曾比海底捞还牛,4年输光百亿帝国,如今一块钱都不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0 19:40 1

摘要:说起川渝地界最有烟火气的火锅品牌,“谭鱼头”一度霸屏榜单。不仅家喻户晓,秘制口味更是深入人心。

“想吃火锅不用愁,闻香找到谭鱼头。”

说起川渝地界最有烟火气的火锅品牌,“谭鱼头”一度霸屏榜单。不仅家喻户晓,秘制口味更是深入人心。

但到2020年8月,“谭鱼头”的天,彻底变了。

经历一系列闭店潮后,谭鱼头关闭了在成都大本营的最后一家店铺。接着,谭鱼头旗下的49个商标专有权也遭拍卖,成交价仅1510万元。

一代百亿餐饮帝国轰然倒塌,而谭鱼头的创始人谭长安本人,更是债台高筑,先后10余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震惊餐饮业内外。

曾被誉为中国火锅界“师范院校”的谭鱼头,走到如此境地,不禁让人感到唏嘘。

然而,回顾谭鱼头发展史,这个百亿商业帝国倒塌也是有迹可寻。

1996年,刚退伍回家的谭长安,被分到四川航空公司做文员。

但脑子活络的谭长安,并不满足于现状,想用手中5000元的转业安置费,撬动起更大的杠杆。

最终,他从亲朋好友那儿东拼西凑来两万块,辞职创业。在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巷口,开了一家叫“谭鱼头火锅店”的小店,主推鱼头火锅。

不仅味道一绝,还干净卫生。

当时四川地界正好爆出“潲水油”事件,使得食客们对火锅的信任度下降到冰点。

谭长安直接搭建透明厨房,并推出一次性清汤锅底模式,成功消除了食客们心中的“担忧”,重塑信任度。

接着,谭长安站在顾客的角度,独创“四个统一”和“五分钟流程”,大幅度缩短了食客从点单到菜品上桌的等待时间。

这些创新手段,让谭鱼头毫不意外地打开了四川火锅市场,不到一年,净利润便突破百万,成为成都餐饮界的一匹黑马。

生意越做越火爆,门店扩张也随之越来越多。

要说,巅峰时的“谭鱼头”有多辉煌呢?

成立不到3年时间,谭鱼头在全国50多个城市,拥有超90家连锁火锅店。

到了2007年,连锁店的数量超过100,年销售额超5亿元,资产接近百亿。

而“谭鱼头”三个字,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估价更是高达8亿元人民币。

而那时候的“海底捞”仅有13家分店,在“谭鱼头”面前不过是个“小弟”。

彼时,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谭鱼头,不甘于只在内地发展,还将火锅带到了港澳,甚至成功进军海外市场。

2008年,谭鱼头首次走出国门,在新加坡隆重开业。

彼时的谭长安还许下宏愿: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谭鱼头。

谁也没想到,发展势头如此猛烈的餐饮巨鳄,内部早已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一开始,谭长安梦想将谭鱼头做成中国人的“肯德基”“麦当劳”,想当“中国餐饮行业的第一股”。

因此,前期的谭鱼头一心扎在餐饮品质提升和连锁店扩张上,抵住了投资更赚钱的娱乐场、房地产等行业的诱惑。

当时谭长安心中一直有个执念,就是:上市。

也正是这个执念,成为将谭鱼头拉下餐饮界神坛的契机。

2009年和2011 年,谭鱼头前后想借壳“福记食品”和“维奥集团”上市,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准备放弃的时候,香港一家风投公司找到谭长安,承诺可以把谭鱼头推上市。

愿意为此投资2000万美金,前提是要签一份对赌协议,并承诺3年时间内,一定可以助力谭鱼头达到盈利目标。

如此巨大的诱惑下,谭长安决定“赌一把大的”。

殊不知,正是这次的错误选择,让不久后的谭鱼头陷入泥潭。

前期风投公司给了500万美金,余下的75%的资金并没有实际到账。然而谭长安却按照2000万美金的规模,去布局他的商业帝国。

等到后来,企业现金流快要断裂,再找风投公司要钱的时候,却被推三阻四,无限期拖延。

很快,谭长安的资金链开始断裂。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境遇下,谭长安还给他的弟弟做了担保,借款了1500万的贷款。因为还不上钱,谭长安更是频繁吃官司。

几乎同一时间,他还遭遇一位叔叔的“诈骗”,承诺借给他3000万美金,最后却没有按时兑现,耽误了银行还贷,成了“黑户”。

自2013年开始,有关谭长安债务纠纷的信息频频流出,连带着让谭鱼头的品牌声誉一落千丈。同时,也让谭长安在银行的信誉降低,资金周转变得愈加困难。

此外,从2014开始,谭长安就长期留在香港,内地生意一度群龙无首,导致人心不齐。

因为长期脱离一线,作为创始人的谭长安逐渐失去对市场的敏感度,也加速了谭鱼头的衰败。

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招致谭鱼头破产的命运,甚至连商标都被拍卖。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谭长安罕见露面,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

谈及创业以来的坎坷经历,就连谭长安本人,都忍不住感慨:

“如此庞大的餐饮体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轰然倒塌,震惊了餐饮界,也震惊了我自己。”

被问及是否还有上市愿景时,谭长安连连摇头:

“不上了不上了,谁爱上谁上去吧。”

让人不由联想到另一位“网红企业家”张兰。

之前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同样因急于扩张,接受了鼎辉创投的橄榄枝,咬住资本撒下的巨大诱饵,丢了苦心经营多年的俏江南。

好在如今,靠直播带火“麻六记”成功翻盘。

可见,因急于上市,导致中“资本圈套”的案例,在中国的餐饮行业并不是孤本。

而谭长安,却似乎少了这份“幸运”。

被资本打回原形后的他,于2021年再度创业,新创火锅品牌“谭滋鱼”,以期东山再起。

并称这是“谭鱼头走出复苏计划的第一步”。

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谭滋鱼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无论是门店规模,还是销售金额,都不复当年风光。

尤其在如今消费下行,餐饮行业内卷严重的当下,要想后来者居上尤为艰难。

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创业本是一件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事情,而餐饮市场更是千变万化。

作为创业者,只有了解市场、敬畏市场,才能在瞬息变幻的商业大海中稳住重心。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商业是一场马拉松,真正的胜利者,在故事落幕前犹未可知。

按照谭长安的说法,“18年的军人生涯中,有8年都在打仗。我不惧怕任何的艰难险阻。”

伴随新品牌的成立与扩张,谭长安的故事似乎还没有结束。这次的他,又会给餐饮行业带来怎样的故事,还挺让人期待。

来源:李砍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