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原因不少,碘摄入不均衡是其中一个,碘少了,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可能长结节;碘多了,也会影响甲状腺功能,诱发结节。还有激素因素,女性在青春期、怀孕、绝经这些阶段,甲状腺容易出问题。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影响,比如家族里有甲状腺疾病的人,自己得的几率也高;
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原因不少,碘摄入不均衡是其中一个,碘少了,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可能长结节;碘多了,也会影响甲状腺功能,诱发结节。还有激素因素,女性在青春期、怀孕、绝经这些阶段,甲状腺容易出问题。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影响,比如家族里有甲状腺疾病的人,自己得的几率也高;长期接触放射线的人也容易中招。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早期没啥感觉,就是体检摸到脖子有个肿块。要是结节大了,可能会压迫周围的东西,比如压到气管,呼吸就困难了;压到食管,吞咽东西难受;压到神经,声音都变嘶哑了。另外,如果结节影响甲状腺功能,出现甲亢或者甲减,那还会有一系列相关症状,像心慌、手抖、乏力、怕冷等。
检查甲状腺结节,超声是首选,它能看清楚结节的大小、形状、内部结构等情况。抽血查甲状腺功能也很重要,看看甲状腺是不是正常工作。必要时,还得做细针穿刺活检,就是用细针从结节里取点细胞出来,在显微镜下看看是不是坏了。
治疗上,如果结节小、良性、没症状,那就定期观察就行。要是结节大了,或者性质不好,可能就需要手术切除了。还有一些药物治疗,但效果有限。另外,射频消融术这种微创治疗也在发展,适用于部分良性结节。
预防方面,生活中保持好习惯,别熬夜、别压力太大,适当控制碘的摄入,定期体检甲状腺。
一、甲状腺结节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形成的团块,可单发或多发。随着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统计,触诊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约为 3% - 7%,而超声检查的患病率则高达 20% - 76%。甲状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也可能是恶性的,即甲状腺癌,其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占甲状腺结节的 5% - 15%。
二、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碘摄入异常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甲状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甲状腺细胞增生,形成结节。在碘缺乏地区,甲状腺肿较为常见,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结节;而在碘摄入充足或过量的地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激素因素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的调节。当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需求与供应失衡时,如青春期、妊娠期、绝经期等生理阶段,甲状腺细胞可能会发生代偿性增生,形成结节。
遗传因素 :某些甲状腺疾病,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存在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其他成员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相对较高。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等可能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例如,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治疗的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三、症状表现
无症状表现 :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自查时发现颈部有肿块。
压迫症状 :当结节较大或生长位置靠近颈部重要结构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压迫上腔静脉,出现头面部和上肢浮肿等。
甲状腺功能异常症状 :若结节为毒性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可出现心慌、手抖、多汗、体重减轻等甲亢症状;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则可能出现乏力、怕冷、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等甲减症状。
四、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可初步了解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等情况。但触诊的准确性受医生的经验和结节的大小等因素影响,对于较小的结节可能难以触及。
超声检查 :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结节的大小、数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特征,对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或极低回声、钙化(尤其是沙粒样钙化)、血流丰富等超声特征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
甲状腺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若甲状腺功能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甲状腺核素扫描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可进行核素扫描。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功能,将结节分为 “热结节”(高功能结节)、“温结节”(功能正常结节)、“冷结节”(功能低下结节)。其中,“热结节” 多为良性,而 “冷结节” 的恶性率相对较高。
细针穿刺活检(FNAB) :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在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FNAB 的准确性较高,但也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
五、治疗方法
观察随访 :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且无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节较小(直径<1cm)的患者,可暂不治疗,定期(每 6 - 12 个月)进行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
药物治疗 :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结节患者,可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甲亢患者可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甲减患者则需要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等。但对于单纯甲状腺结节,药物治疗一般难以使其缩小或消失。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尤其是恶性结节)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而定。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对于恶性结节,通常还需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此外,对于一些良性结节但体积较大,出现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或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怀疑恶变的患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术 :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射频能量使结节组织产生高温,从而导致细胞凝固性坏死,最终被机体吸收。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甲状腺功能等优点,适用于不愿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但射频消融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六、预防与保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适当控制碘的摄入,根据所在地区的碘水平和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碘盐、海鲜等含碘食物。
定期进行甲状腺体检,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长期接触放射线等高危人群,以便早期发现甲状腺结节。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健康的咪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