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钱攒够就创业"、"等学完技能就跳槽"、"等市场回暖就行动",这些话是不是特别耳熟?智联招聘最新职场报告显示,78%的职场人承认自己正在"准备状态",但其中61%的人已经准备了1年以上。
"等钱攒够就创业"、"等学完技能就跳槽"、"等市场回暖就行动",这些话是不是特别耳熟?智联招聘最新职场报告显示,78%的职场人承认自己正在"准备状态",但其中61%的人已经准备了1年以上。
去年在深圳见到开麻辣烫店的张叔,他的故事让我彻底改观。45岁下岗后拿着3万块存款,在城中村租下20平米的铺面。不会熬汤底就买现成调料包,不会算成本就用手机记账软件,连桌椅都是二手市场淘的。开业当天只卖6碗麻辣烫,现在日均流水超4000元,成为周边年轻人晚上的夜宵菜单。
"哪有什么完美起步,我连POS机,招牌都是第3个月才装的。"老张边擦桌子边说:"顾客说要加酸豆角,第二天我就进货;年轻人说WiFi太慢,我马上换了路由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比坐在家里空想要实在多了。"
3个立即行动心法1. 降低启动门槛:把目标拆解成"最小可行单元"。想写书先每天写500字,想开店先摆个移动摊位,想转行先接兼职项目。
2. 建立反馈机制: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早犯错早改正"。每完成一个阶段就收集真实反馈,行动后复盘比闭门造车效率高10倍。
3. 培养迭代思维:抖音算法都讲究AB测试,人生更需要动态调整。记住:完成比完美重要,优化比空想靠谱。
深圳00后姑娘小林就是典型。去年想当穿搭博主又怕设备不好,直接用手机在出租屋拍"百元ootd",现在不仅接到品牌合作,还带动了整个城中村二手服装市场。她的第一条爆款视频背景里,还晾着没来得及收的床单。
立刻就做这三件事:
1. 写下最想做的事,划掉所有非必要条件
2. 设定72小时内必须完成的"启动动作"
3. 找出三个能立即获取反馈的渠道
那些总说"等我准备好"的人,永远追不上边跑边系鞋带的人。
来源:HI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