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葛晴与宁时风正式交往的那天,万烨辰独自在房间里撕碎了一张写满数学公式的草稿纸。
番外篇:
1. 万烨辰的独白
葛晴与宁时风正式交往的那天,万烨辰独自在房间里撕碎了一张写满数学公式的草稿纸。
那是高三的寒假,窗外飘着细雪,莲姨端着热牛奶推门进来时,他迅速将纸团踢到床底,若无其事地翻开课本。
“小辰,喝点东西暖暖身子。”莲姨笑眯眯地说。
“谢谢妈。”他接过杯子,余光瞥见母亲鬓角的白发,喉头忽然哽住。
莲姨离开后,他弯腰捡起纸团,展开后看着密密麻麻的“葛晴”二字自嘲一笑——那些公式里夹着的全是她的名字。
当晚,他给葛晴发了条消息:“晴姐,听说你谈恋爱了?”
手机屏幕亮了又暗,直到凌晨才收到回复:“对啊,是宁时风,你见过的!”
他盯着那个感叹号,指尖发凉。宁时风,那个总在朗诵社装模作样念诗的学长,连葛晴爱喝三分糖奶茶都不知道,凭什么?
但他只是回了一句:“恭喜。”
2. 楚平的秘密
楚平从未告诉过任何人,她拉黑宁时风的真正原因。
大二那年,她偶然在图书馆撞见宁时风搂着一个陌生女孩的腰,手指暧昧地滑过对方发梢。隔天,他却对葛晴说自己在准备社团汇演。
“恶心。”她冷笑着删掉宁时风的所有联系方式,甚至屏蔽了共同群聊。
后来宁时风借着工作名义重新联系她时,她只回了一句:“你配不上葛晴。”
这句话被她锁在手机备忘录里,成了永远的秘密。
3. 公寓里的猫
葛晴搬离公寓的那晚,宁时风在楼下便利店买了一打啤酒。
喝到第三罐时,一只橘猫蹭到他脚边,爪子勾住他的裤腿。他蹲下身,发现猫脖子上挂着褪色的项圈,吊牌刻着“晴”字。
这是葛晴半年前捡的流浪猫,她总说它像他——懒,挑食,但偶尔撒娇时让人心软。
“连你都不要我了?”他拎起猫的后颈,橘猫却猛地挠了他一爪,挣脱后窜进夜色。
手背渗出血珠,他突然想起葛晴第一次为他包扎伤口时的模样。她低着头,睫毛颤得像蝴蝶,嘴里嘟囔着“怎么这么不小心”。
而现在,连一只猫都比他清醒。
4. 万烨辰的“阴谋”
万烨辰的工作室其实是个幌子。
大三那年,他偷偷注册了一家插画经纪公司,签约的第一位画师正是葛晴。
“你运气真好,甲方特别满意你的风格!”他总这么对她说,却隐瞒了那些“甲方”全是他亲自筛选的客户。他高价买下她的画,再低价转售,只为让她多些自信。
直到某天,葛晴在合作名单里发现一家眼熟的企业——那是万烨辰父亲的公司。
“你一直在帮我?”她冲进工作室,举着合同的手微微发抖。
万烨辰放下画笔,坦然点头:“是,但我不后悔。”
“为什么?”
“因为你的画值得。”他顿了顿,又轻声补了一句,“你更值得。”
5. 宁时风的最后一搏
分手三个月后,宁时风找到葛晴的老家。
他在小区门口守了整整两天,直到看见万烨辰的车载着葛晴驶入停车场。车窗半开,葛晴笑着将奶茶递到万烨辰唇边,而他低头啜饮时,目光始终锁在她脸上。
嫉妒像毒蛇啃噬心脏,宁时风攥紧拳头,拨通了楚平的电话。
“帮我最后一次。”他说。
楚平沉默良久,最终给了他一个地址——某家私人诊所的档案室。
那里藏着葛晴大学时的一次流产记录。
当晚,宁时风将复印文件塞进葛晴家的信箱。
“你猜万烨辰看到这个会怎么想?”他对着漆黑的楼道冷笑。
6. 暴雨夜的对峙
文件被发现的那天,恰逢台风过境。
万烨辰浑身湿透地冲进家门,手里捏着皱巴巴的纸张。葛晴正在煮汤,回头时笑容僵在脸上。
“为什么没告诉我?”他嗓音沙哑。
汤勺“哐当”砸进锅里,她盯着那份病历,仿佛回到大三冬天的医院走廊。宁时风说项目赶工不能陪她,她攥着化验单独自蜷在长椅上,直到护士喊了第三遍名字。
“那是你的孩子。”万烨辰眼眶通红。
“不,”她摇头,“是宁时风不要的孩子。”
窗外雷声轰鸣,他突然抱住她,力道大得几乎让她窒息。
“我嫉妒他。”他埋在她颈窝呢喃,“嫉妒他曾经拥有你的一切,却不懂珍惜。”
葛晴闭上眼,泪水滚进他发间:“那现在呢?”
“现在,”他抬起头,指尖抚过她小腹,“我会把欠你的都补上。”
7. 迟到的婚礼请柬
婚礼前一周,葛晴收到一个匿名包裹。
盒子里是一本泛黄的朗诵社纪念册,扉页夹着宁时风写的诗:“你是我喉间哽住的刺,拔不出,咽不下,却成瘾。”
册子最后一页粘着一枚钻戒,内圈刻着“F&Q”——宁时风曾说过,这是“风与晴”的缩写。
附信只有一行字:“我终究活成了你的荒原。”
婚礼当天,万烨辰为她戴上婚戒时,葛晴瞥见礼堂角落闪过一个黑影。
那人穿着连帽衫,背影佝偻如败犬,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她握紧丈夫的手,无名指上的钻石割破掌心,痛得清醒。
8. 尾声
莲姨整理儿子旧物时,发现万烨辰高中日记里的一页:
**2009年3月12日 雨**
今天晴晴摔了一跤,膝盖全是血。我背她去医务室,她趴在我背上哼《老鼠爱大米》。
校医问她:“男朋友啊?”
她笑得差点掉下去:“这是我弟!”
可我不想当她弟弟。
我想当那个,能让她一辈子笑着哼歌的人。
日记背面贴着一张皱巴巴的糖纸,是葛晴高三时塞给他的柠檬味硬糖。
糖早化了,甜味却渗进纸页,经年不散。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