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时,我总有一股不服输、不屈就的劲,比如在那个提倡“不顶嘴”风气的村里,我总是会回嘴,大人一句,我有十句。旁人都告诉我,父母白手起家很辛苦,所以我也不能想着享乐的事情,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之余要多多帮衬家里的家务。上山割猪草、喂猪、晒谷子……这些事情我都做过,尽
儿时,我总有一股不服输、不屈就的劲,比如在那个提倡“不顶嘴”风气的村里,我总是会回嘴,大人一句,我有十句。旁人都告诉我,父母白手起家很辛苦,所以我也不能想着享乐的事情,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之余要多多帮衬家里的家务。上山割猪草、喂猪、晒谷子……这些事情我都做过,尽管心里不认同旁人所言,但家里实在人少活多,我也不能够完完全全地只顾着玩。
久而久之,我也不再因为这些事情反驳别人了,开始慢慢觉得,自己好像真的“不该”想太多、不该想得远,更是认同了他们背后所代表的观点:什么样的条件追求什么样生活,癞蛤蟆就不要想着吃天鹅肉了。所以有些念头还没来得及长出来,就被我自己连根拔掉了。
因为最近有一个关于个人叙事和集体叙事的读书会作业,我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让我缄默的不是来自我个人的软弱,而是集体(社会)在我身上写下的句子。
[叙事疗法]属于后现代心理治疗流派,由南半球的两位心理治疗师(麦克·怀特和大卫·爱普斯顿)创立的。[叙事疗法]强调语言、文化、社会权力结构对个体身份的塑造,认为“问题”不因个人而起,而是从“人”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入手,相信通过重写故事,个体可以重建身份,获得选择与希望。
这一疗法主要受到权力话语理论、社会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家庭治疗系统思维的影响。因此核心信念主要有四点:
⭕问题不在个体内部,而存在于人与问题的关系之中国。
●人的身份是通过语言、故事与社会互动不断建构的。
⭕治疗师不是专家,而是合作者、见证者和对话者。
●重点在于重写故事,从压迫性叙事中解脱出来。
叙事疗法在20世纪末开始在全球传播,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在社会工作、创伤、教育和多元文化领域中,并发展出外化问题、寻找独特结果等关键技术。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讲述自己。比如有人说自己“坚强”“能扛事”,有人说“我这人没什么长处”。这些看似只是表达的自我描述,其实都是在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个人叙事],即我们如何理解、组织和表达自己经历的方式。
对应[个人叙事]的则是[集体叙事],比如那些在社会、文化、家庭中被广为流传的说法:“穷人不配谈梦想”、“父母都是为你好”、“女孩子要听话”、“男儿有泪不轻弹”等。
这些话虽然未必是恶意的,却往往可能会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潜台词”,深刻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解释过去、决定未来。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经历或者见证过以下相似的内心独白:
1.
明明童年经历了很多冷漠与忽视,却总说“其实我小时候过得挺好的”,因为我们被教育要感恩,要懂事。
2.
明在亲密关系里受了伤,却反过来指责自己“太敏感”,因为我们听多了“你太脆弱了才会这样”。
3.
明明心里有很多委屈与不甘,却压抑着不说,因为我们习惯了“别人比你更惨,你有什么资格难过”。
这些说法像一种社会背景音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播放。久而久之,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甚至失去表达自我的语言。
从[叙事疗法]的角度而言,以上这些情景都不是个体的原因,而是个体与[自我怀疑]建立起了关系,换言之,就是[我不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不相信我受到了忽视我很委屈,在[叙事疗法]看来,这其实是个体活在了一种负面的叙事中。
在叙事疗法中,咨询师会陪伴来访者一起识别他们的“主导叙事”(dominant narrative),外化那些限制性的说法,再从个人真实经历中寻找被忽视的、被压抑的故事线索,从而重建自我理解。
举个例子:
小红告诉咨询师:我从小就特别敏感,别人语气稍微中一点就会很难受。我知道自己太脆弱了,很容易多想,这让我在工作和关系中都很累,我努力让自己不要敏感和脆弱,但现实是我总做不到。
咨询师发现:小红的叙事主导的是——我不正常,因为我太敏感了,我是一个难以适应世界的[有问题的人]。
咨询师温和地引导来访者回顾自己,从来访地回顾叙事中了解到小红的敏感其实是一种[发展性创伤],是一种生存策略,是一种必要的、聪明的适应。紧接着咨询师会帮助小红一起找到“敏感”的积极作用,会询问小红:
“你的这种敏感有没有在某些场合帮助过你呢?”
小红想起来几件事情,第一件是她的设计作品因为细腻且富有情感获得了奖金,第二件事情是他发现自己能在别人情绪崩溃之前察觉到异样。
小红在讲述这些事情猛然发现自身的敏感其实同时也是自己感知力、共情力和创造力的来源。
在这之后,咨询师帮助小红一起完成了故事的重构:从“我不正常”到“我曾在暴风雨中学会倾听”。
在这个例子中,咨询师运用叙事疗法帮小红意识到她的创伤不是毛病,而是在不安全中尽力长大。这个尽力的过程,虽然留下了创伤,但也塑造了她看见、关心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叙事疗法,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伤疤变成一段有力量的叙述。
而对于我们的[集体叙事],它其实并非一定是压迫性的,它也是我们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只是问题在于,当个人经验被某种集体叙事所覆盖,而无法自由表达时,我们的内在就会越来越压抑、孤立、甚至失声。
而心理咨询并不是让人否定一切社会价值,是帮助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一个更真实、更有选择权的自我叙事。
我自己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重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也意味着:我终于可以承认和接纳小时候委屈和难过,我可以很想要很多东西,和该不该没有关系,和贫富也没有关系,和社会阶层也没有关系。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讲出自己的故事,我们不是纸上写好的角色,也不是只能复述的剧本。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藏着一些等待被讲出的故事。
叙事疗法,或许不是解决一切的钥匙,但这个方法能帮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慢慢地(重新地)讲出我是谁。哪怕声音一开始很轻,也要尝试相信:那是真实的自己。
来源:肃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