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帝内经》有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这意味着心掌控着人的意识、认知和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活动。一旦心的功能出现异常,人的神志便会受到严重干扰。例如,痰浊若蒙蔽心窍,人的精神活动就会陷入混乱,可能出现幻听、幻视、言语错乱、行为异常以及情感淡漠或过激等表现。
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痰迷心窍、气血瘀滞等内在因素紧密相连。
《黄帝内经》有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这意味着心掌控着人的意识、认知和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活动。一旦心的功能出现异常,人的神志便会受到严重干扰。例如,痰浊若蒙蔽心窍,人的精神活动就会陷入混乱,可能出现幻听、幻视、言语错乱、行为异常以及情感淡漠或过激等表现。
同时,气血不畅、瘀滞也会使脑部失去气血的滋养,进而引发精神失常。这类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如刺,并伴有严重的情绪失控和思维障碍。
因此,防治精神分裂症的关键在于化痰开窍、清心泻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一味草药——淡竹叶。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我时常巧妙地将它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
淡竹叶,尤其是其全草部分,虽然常被人们忽视,但在我看来,它却是清心泻火的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淡竹叶味甘、淡,性寒,能入心、胃、小肠经。其性寒能清热,入心经则能清心火,具有显著的清心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
我曾接诊过一位35岁的李先生,他体型魁梧,但近半年来总是疑神疑鬼,认为周围人都在议论他,甚至要加害于他。他还时常自言自语,晚上难以入睡,情绪波动极大。同时,他还伴有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
经过辨证,我认为这是心火过旺、痰火扰心所致的精神分裂。于是,我为他开具了一剂药方,其中包括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淡竹叶、灯芯草、连翘和远志等药材。
服用一周后,李先生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情绪波动减小,幻觉妄想症状也有所减轻。继续服药并配合心理治疗,他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好转,幻觉妄想症状基本消失,情绪稳定,且未见复发。药方稍作调整后,他又服用了一段时间,精神分裂症状完全缓解。
这其中有何奥秘呢?药方中的淡竹叶与灯芯草相配,能够清心泻火、除烦安神,有效缓解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正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言:“淡竹叶、灯芯草同用,清心利尿,除烦安神,主治心烦失眠,小便不利。”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提到:“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安神定志。”由此可见,在精神分裂、躁狂症等情志疾病方面,看似平凡的淡竹叶却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然,仅凭这两味药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病情。药方中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则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远志则安神益智、祛痰开窍。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清心泻火、化痰开窍、安神定志的功效。
来源:中医聊情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