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别翻我的聊天记录?

B站影视 2024-12-22 13:07 10

摘要:接下来,该栏目将坚持深耕家校社共同关注的家庭教育着力点,聚焦不同学段孩子身上存在的教育话题,与各位家长分享一些经验与方法。

编者的话

为助力不同学段的家长科学引导孩子的社会化成长,海峡教育报社联合福州市陈菡心理名师工作室共同推出

《家教有方》栏目

。接下来,该栏目将坚持深耕家校社共同关注的家庭教育着力点,聚焦不同学段孩子身上存在的教育话题,与各位家长分享一些经验与方法。

孩子渴望独立

家长深感不易

亲子沟通中对峙的局面

也表现出

“与时俱进”

……

矛盾持续升级

是站位不同,

还是词不达意?

本期

《海峡教育报·家教有方》

邀请了

福州市陈菡心理名师工作室研修人员

福州滨海实验学校心理教师

包艺含老师和你聊聊

如何搭建亲子之间

基于信任的“透明沟通区”

本期精彩内容

情境解码:

【孩子】从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节奏是有把控、有一定计划的,甚至也主动、优先提出了家长可能会担心的问题。

【家长】这位母亲在接收到孩子的讯息后,既想坦承自己的顾虑,又不希望打击孩子的兴趣,所以言行上可能有些无措。

方法指导:

从上述对话情境中,我们可以关注到,有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习惯于直接给出结果,觉得简洁明了,但对孩子来说,无异于这一次的主动换来的却是全盘否决。

所以针对上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试试这样表述:“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妈妈很支持,只不过,我们需要一起想一个折中的办法。你可以写下来,或者,说给我听听看,你对这次去漫展的前后时间是怎么把握的?这样你既能够安心地去玩,妈妈也宽心,怎么样?”

ROUND 2:社交隐私VS家长监控

情境解码:

上述对话情境较常见于现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会给孩子配手机,孩子也会将手机交与父母放置、保管。

【孩子】上述这位学生明确地表现出了自己对母亲行为的不解,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她尊重母亲保管手机这一事实,也希望自己的个人隐私能够得到尊重。

【家长】在这位母亲的眼里,落脚点可能在于自己作为监护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的言行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引导。原是本着严谨、关切的出发点,没想到却引起了孩子的心理不适。

方法指导:

所以此类情况,亲子之间沟通的焦点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基于信任的“透明沟通区”。比如,共同制定一些关于使用和管理的规则:

(1)与孩子明确使用社交软件期间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2)与孩子协商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段;

……

平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多分享一些关于校园安全讲座的收获,通过聆听、交流等双向信息传递的方式,提升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

ROUND 3:穿着风格VS审美碰撞

情境解码:

【孩子】从这位学生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衣着品味不仅可以体现个人风格,更是自己与同龄人之间建立联系和话题的一种方式。

【家长】从上述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孩子的这一想法,这位母亲更多地是表现出不解与担忧,担心这类“时尚”可能会让孩子在同龄人眼中显得格格不入。

方法指导:

青春期的孩子对美的追求、塑造其实正处于发现、了解、尝试的阶段,他们不一定会有明确的个人风格,但趋向于同龄群体的衣着打扮,能让这个年纪的他们感受到内在情感和身份的认同。所以,家长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打开沟通的局面:

第一,增进沟通与理解。

聆听孩子对这一“时尚”的了解及理解程度,家长也需要表明自己的担心和顾虑。

第二,共同探索审美平衡。

正视审美差异,尊重孩子的主动性,通过尝试不同的穿着风格,关注孩子在接触到不同的、随机的同龄群体时,内在情感的表达是否会发生变化,共同寻找既符合孩子个性又不失大方的穿着方案。

第三,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协助孩子构筑“审美”的阶段,需要向孩子阐明时尚是多元的,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可以多做尝试,教会孩子如何在自我表达与社会规范之间找到平衡,辨别真正适合自己这一阶段的穿搭风格。

记者:方格

编辑:林晓婷

审核:林忠锦 张敏

来源:海峡教育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