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稀有金属镓的战略价值正被重新定义。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核心原料,镓资源直接关系到国防军工、5G通信、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发展。
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稀有金属镓的战略价值正被重新定义。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核心原料,镓资源直接关系到国防军工、5G通信、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发展。
这种金属的用途有多大呢?目前最为稀缺抢手的军用镓产品,就是采用气相外延生长工艺制取的各类镓化合物。
含镓组件用于反隐身雷达后,能够显著提升雷达功率与探测距离,例如目前中国率先研发的氧化镓技术可使雷达在400公里内精准识别F-22等隐身战机。
此外,现代的主力战斗机(如美国F-35)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系统高度依赖氮化镓材料提升扫描速度与抗干扰能力,增强战场态势感知。
镓产品还被广泛用于电子战与通信干扰以及生产定向能武器,氮化镓器件支持更高频段的电子对抗系统,可压制敌方通信链路与导弹制导信号,提升电子战装备的作战半径。
镓对于现代战机来说几乎是必需品
氮化镓功率模块可为战术激光武器提供能量密度支持,用于拦截无人机、导弹等低空目标。含有氮化镓的基站芯片能够增强战场通信带宽与抗毁性,保障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挥链路畅通。
镓产品对于现代军事工业而言是如此重要,但让中国网友感到提气的是:目前全球80%以上的镓资源依赖中国铝工业副产品提取。
这是因为:镓是典型的稀散金属,在自然界中无独立矿床,99%以上的镓微量元素伴生于铝土矿、铅锌矿等矿石中,从铝工业提取镓无需单独开矿,综合成本仅为原生镓矿开发的1/5。
中国能够掌握全球90%的镓产能,核心在于铝土矿提镓技术壁垒:因为我们掌握了高效富集工艺,通过离子交换与多级萃取技术,可将铝酸钠溶液中的镓回收率提升至80%以上;目前,贵州华锦等企业已建成50吨级镓提取生产线,依托铝工业基地形成规模化优势。
眼下世界金属镓的储量只有27.93万吨,其中中国的储量最高,多达19万吨,占世界储备的68%以上,美国已查明的镓储量只有4500吨。
中国的电解铝工业十分发达
欧美国家虽拥有铝土矿资源,但因缺乏从氧化铝母液中提镓的工艺积累,其镓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铝工业体系。
而且,独立提取镓需额外建设电解铝配套系统,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产业链,对于“电老虎”一般的电解铝产业而言,绝大多数的国家也无法满足这样高的电力消耗。
就拿2023年的数据来说,这一年中国的电解铝总产量接近4159万吨,电力消耗为5615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耗电量的6.8%,而德国2023年的发电总量才5780亿千瓦时。
这样的态势导致中国几乎拥有镓出口的垄断权,说句现实的话,谁想要发展高性能雷达都得看看中国的脸色,中国愿意谁发展谁就能发展,反之就连门都没有。
因为谁拥有相控阵雷达,谁就能在空战中先敌一步发现目标,现代各大空军强国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展氮化镓雷达技术。
氮化镓雷达
不唯欧美,印度也试图把自己的旧式砷化镓雷达升级为氮化镓雷达,但归根到底,其镓原料仍是通过铝土矿加工环节间接来自中国。
按道理说,像这样重要的战略资源,理应严格控制,而且在国际上的价格会高到离谱,但人们恰恰却看到了两个不同寻常之处:
第一,就是镓的价格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贵,到目前为止,国际镓价为400-410美元/千克,均价稳定于405美元/千克,差不多就是2900元/千克。还不到三块钱一克。
这是什么概念呢?每年开采量200-250吨的铂,因为主要出产于美国资本控制的南非矿山,现在国际行情被炒到了250元/克,是镓的80多倍,而铂的产量只不过是镓的40%-50%,如果按照铂的定价,那么镓最起码要卖100元/克。
当然你可以说中国人特别实诚,纯粹按照生产成本定价,不像美国那帮奸商,连碳都能卖上万元一克,但比起下面第二个怪现象而言,这一点还不是不能忍的。
碳都能卖上万元一克了
第二,就是本应在中国受到严格出口管制的镓元素,实际上却存在产量统计的巨大差异。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件事,那就是海关数据显示,自2023年7月起,中国已经全面停止了对美国出口镓和锗,到现在为止也已经快两年了,2024年中国镓的出口量为54.5吨,主要销往德国、日本、韩国等国。
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镓产量存在三个相互矛盾的统计口径:首先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25年1月发布的《全球稀有金属市场年报》显示,当年全球镓产量为450吨,其中中国贡献315吨,相当于70%。
除此之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日本合计生产135吨,占了30%。随后这份年报还专门备注说:这一数据来源于企业自报的简单加总,可能存在申报不实的情况。
本来如果只有中国一家在出这份年报,那也就算了,所有数据以中方口径为准,但偏偏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5年4月也更新了一份报告。
一块镓金属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镓产量已达480吨,其中中国产量420吨,海外国家原生镓产量仅60吨。
两个来源对中国产量的统计差额达到105吨,这部分未纳入官方统计的镓产品流向值得深究。
更令人震惊的是第三方研究机构《2025年全球镓产量及储量分布情况预测分析》的估算,其认为2024年全球镓实际产量可能高达790吨,其中中国占比96.8%(约764.72吨),其他各国才生产了20多吨。
若采信这一数据,则意味着有近450吨的产量未体现在官方统计中,那么不生产镓的欧美国家对镓的需求量有多少呢?
同样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2022年美国对镓的需求量为450吨,但只能自产120吨,在美国完全停产的情况下,这450吨镓完全可以填补美国的需求缺口。
没有镓,估计美国的NGAD永远都是PPT
美国的F-35战斗机所装备的AN/APG-81雷达和电子战系统高度依赖氮化镓的半导体材料,单架F-35雷达系统包含超过1600个镓化合物电子元件,涉及信号发射、接收和数据处理模块。
五角大楼自己的评估认为,光是生产F-35战机每年就需要12吨高纯度镓,这还不算其他武器装备上的用量。
欧洲各国对镓的需求量也在150吨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升级他们“阵风”战斗机和“台风”战斗机(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国联合研发生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镓生产国,拥有完整的铝土矿-氧化铝-金属镓产业链。全国44家合规铝业企业中,前十名就占据了86.3%的产量份额。
这种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本应便于监管,但现实中的监管漏洞却使资源流失成为可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一矿多报”、“以铝掩镓”等违规操作手法,通过铝土矿加工环节的工艺调整,隐蔽提取并转移金属镓。
欧洲的台风战机
这些人靠走私镓能拿到多少利益呢?拿最小的差异口径来算,105吨镓的售价才3亿多,就算按照最大的差异口径看,450吨镓也才能卖13亿出头。
也真是奇了怪了,不说为了3亿的钱吧,那格局也太小了,就算往大了说,为了13亿的利益,会给国家留下多大的隐患?挣这13亿真的有这么重要?
如果未来我们和西方国家发生冲突,那么来自对手的高性能战斗机,都要靠解放军飞行员的生命和宝贵的飞机去对抗,根据非权威数据,一架歼-20的造价大致是7亿元人民币,2架歼-20的对价就超过了450吨镓的价值。
更何况在网络信息高度普及的现在,只要是个中国人就知道稀有金属的重要性,更知道国家管制这些金属出口是为了什么。
连业余普通人都知道的事情,难道那些能够生产镓的专业人士不知道?
说白了就是犯罪
400多年前,后金屡屡进攻明朝,但晋商却在张家口与后金进行边境贸易,通过“封贡互市”合法框架下的官方市场交易包括粮食、布匹、盐铁等民用物资,此举被后人斥为“资敌”。
历史经验表明,战略资源的流失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本来一查到底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国内能够生产镓的单位就那么几个。
但令人庆幸的是,国家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而且不算太晚。
来源:每日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