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2日,小米汽车在最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旗下首款SUV —— 小米YU7,其中文读音“御7”,取“御风而行”之意,这也是我们从谍照到官图最后到实车,终于等到这台车正式发布。
2025年5月22日,小米汽车在最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旗下首款SUV —— 小米YU7,其中文读音“御7”,取“御风而行”之意,这也是我们从谍照到官图最后到实车,终于等到这台车正式发布。
小米定位该车为豪华高性能SUV,虽然很多人吐槽车头像法拉利SUV,车尾有点马丁的感觉,但这不重要,因为SU7推出的时候大家也说车头像迈凯伦,不过看久了就习惯了。
这台SUV并不是SU7的越野版,而是从内到外都进行了全面革新,在设计、性能、智能科技等多个维度,小米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全新小米YU7延续了SU7的家族设计语言,同时又独具特色,作为中大型SUV,其长宽高分别为4999mm、1996mm、1600mm,轴距3000mm,从尺寸来看,这台车的内部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小米非常执着于数学之美,发布会上雷军就介绍这台车拥有3倍轮轴比、2.1倍轮高比与1.25倍宽高比,也就是通过黄金比例来塑造优雅姿态。1:3的头身比和680mm的前轮中心点到刹车踏板接触点,搭配3.11㎡量产车最大蚌式铝机盖,视觉冲击力还是比较强的。
此外该车还拥有141L的超大电动前备箱,支持8种开合方式,实用性上小米确实没输过,现在部分传统车企的电车系列都没有前备箱空间。
在细节设计上,熟悉的镂空水滴大灯嵌入风道,实现180°超广角照明,光环尾灯经过视觉升级,辨识度很出色,但其设计理念确实不免让人想起马丁的尾灯,或者其他参考马丁设计的中国车企产品。
转角下压的设计也增加了尾部的稳重感和力量感,632nm以上波长超红光在晚上也会十分亮眼。
该车采用全新电动内翻门把手,在静止或行驶时隐藏,降低风阻的同时,靠近自动内翻并搭配氛围灯,仪式感拉满,只不过国标安全开始涉及到隐形门把手问题,恐怕后期改款的YU7会回归更加传统的设计。
空气动力学方面,小米YU7延续多风道设计,通过40+组风阻优化,将最终风阻系数降至Cd 0.245,这对于一台SUV来说,确实不错,对比优化前CLTC续航增加59km,进步还是不比较大的。
车色方面,首发的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三种颜色,灵感源自大自然。
内饰设计上,小米YU7提到“双区环绕,豪华座舱”理念,有了SU7的经验,小米在塑造YU7内饰风格与实用性上也更加得心应手。
该车搭载行业量产首发的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采用3块Mini LED屏幕和全景曲面投影技术,1.1m超宽显示、108PPD超视网膜级高清显示,可视峰值亮度1200 nits,组合仪表可根据需求自行组合,交互体验上也秉持了小米的一贯作风。
而该车车内还搭配了部分金属与碳纤维材质进行点缀,中控台中央则配备一块15.6英寸的3K分辨率悬浮式中控大屏,车机集成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支持三界面分屏操作,方便驾驶者同时查看多种信息。
内饰可选浅色系松石灰、深色系珊瑚橙和暮影蓝三种颜色,搭配高频接触内饰面100%软包覆盖和Nappa牛皮座椅,同时还获得了OEKO-TEX一级国际认证,健康方面不容忽视。
整车储物容积达1970L,满足家庭自驾游等多种场景需求。
在座椅方面,小米YU7配备双色拼接座椅,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具备良好的支撑性与包裹性,同时,主副驾驶座椅均支持电动调节、加热、通风以及按摩功能,可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主驾则采用流行的零重力座椅,12层结构兼顾包裹性与支撑性,后排135°电动躺椅支持电动无级调节,确实对得起小米给这台车的定位。
底盘部分,该车零百制动最短制动距离33.9m,可与保时捷911一战。此外还搭载运动车型流行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结构,匹配闭式双腔空气弹簧+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兼顾运动与舒适,其5.7m转弯半径也比较灵活。
上述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可精准匹配路况需求,快速调节阻尼力,闭式双腔空气弹簧支持5挡高度调节,最大上下调节范围75mm,最高222mm离地间隙,同时还可快速调节空气弹簧刚度,最大高低刚度差超40%,能够在保持路感的同时更加舒适。
续航方面,小米YU7入门标准版就拥有835km超长续航,是100kWh电池内最长续航的纯电SUV。而Pro版和Max版四驱车型CLTC续航分别高达760km和770km,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10%-80%充电仅需12分钟,15分钟最快补能620km,解决续航焦虑。
车身架构上也是该车发布会上提到的重头戏,采用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车头吸能空间659mm,大于特斯拉Model Y的560mm,底部增加1500MPa横梁,应用小米SU7 Ultra同款防弹涂层,提升电池安全。
此外还有升级应用的“2200MPa小米超强钢”,是汽车行业量产最高强度热成型钢,全车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达90.2%,车身扭转刚度47610Nm/deg,最大限度保障车内人员安全。
其首先应用在全车四门防撞梁,相比1500MPa车门防撞梁,前门承载力提升52.4%、前门防撞梁吸能性能提升40.2%、后门承载能力提升37.6%、后门防撞梁吸能性能提升25.4%。
另外,小米YU7在A柱、B柱用了6根热气胀管,与车身结构配合形成「内嵌式防滚架」,使得A柱承载能力提升35%、B柱承载能力提升70.5%,在应对钻卡、翻滚等恶劣场景都能更好保护乘员舱结构。
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小米YU7采用“四合一域控制模块”,集成辅助驾驶、座舱等多个域控制器,控制器数量减少75%,提升续航超16km。
此外还搭载第三代4nm骁龙8移动平台和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算力达700TOPS,支持大模型数据、双5G并行通讯网络、UWB钥匙、WIFI7等先进通讯技术,与小米系列产品无缝对接。
辅助驾驶硬件上,全系搭载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
车系版本上,共有三个版本:
小米YU7标准版,拥有835km超长续航、96.3 kWh磷酸铁锂大电池;小米YU7 Pro版,支持770km长续航,搭载双电机四驱和闭式双腔空簧,零百加速4.27秒;小米YU7 Max版,高性能四驱版本,零百加速3.23秒,最高时速253km/h,升级101.7 kWh三元锂电池、支持760km长续航、5.2C超级快充。
性能方面,小米YU7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具备分段磁钢技术等技术提升电机效率,旗舰双电机四驱版本最大马力达690匹,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和Macan Electric Turbo。
该车预计7月正式上市,发布会没有公布售价,预计可能在30万元上下。
来源:CL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