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爸从南昌出差回来,异常认真的从行李箱里取出一个特殊的礼物——那是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盲童跳绳队队员送给他的一个装满塑料“钻石”的瓶子,他说这是他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跃动星辰,青春闪耀》
作者:顺义第五中学邓云泰
爸爸从南昌出差回来,异常认真的从行李箱里取出一个特殊的礼物——那是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盲童跳绳队队员送给他的一个装满塑料“钻石”的瓶子,他说这是他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他带回的摄像机里,藏着一段让我不敢轻易重播的画面。作为电视工作者,他总说镜头是丈量世界的第三只眼,可这次他红着眼眶对我讲,当镜头对准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童跳绳队队员时,他第一次发现,有些光芒不需要像素捕捉,仅凭心跳就能感知。
那天回到家,他坐在电脑前整理素材,屏幕上的光映着他眼角的泪痕。“你听这声音。”他将戴上耳机分给我一只,耳机里顿时涌来密集的“啪嗒”声,像春蚕啃食桑叶,又像时光在琴弦上跳跃。"这是7个盲童同时跳绳的声音。"爸爸指着波形图上跳动的声纹,“正常人跳绳靠视觉预判,而他们靠脚踝感受绳子触地的震动,靠耳朵分辨绳子划破空气的频率差,0.1秒的误差都要练上百次。”画面切到特写:一双布满淡色疤痕的手,虎口处结着薄茧,挥动跳绳时却像在弹奏竖琴,每一道弧线都刻着肌肉记忆的年轮。
最让我心悸的是一个叫匡威的男孩。爸爸说,他第一次跳绳时被绳子抽得脚踝渗血,却固执地把导盲杖靠在墙边,说“想试试不用拐杖的感觉”。镜头记录下他第37次尝试:绳子第三次缠住脚腕时,他蹲在地上摸索绳结,睫毛上还沾着泪珠,嘴角却翘着笑。当第51次跳跃终于连贯时,他转身对着镜头方向喊:"叔叔,我听见绳子飞起来的声音像小鸟!"那一刻,爸爸的镜头晃了晃——原来真正的勇气,是在黑暗里把疼痛编织成翅膀。
我忽然想起自己学跳绳的那年夏天,总对着体育老师发的达标表抱怨太阳太晒。而此刻看着屏幕里跃动的身影,忽然明白:当我们在光里计算次数时,他们正在用整个身心丈量成长的维度。那些被绳子亲吻过的伤痕,不是痛苦的印记,而是与命运签下的平等契约——你给我黑暗,我还你以节奏;你夺走视觉,我就用听觉触摸世界的轮廓。
爸爸说,拍摄结束那天,孩子们围过来摸他们的摄像机,有个男孩指尖轻轻划过镜头时忽然问:“叔叔,你们拍的视频,能让更多人看见我们吗?”爸爸复述的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掉进深潭,在我心里荡开涟漪。原来他们不是在黑暗里孤军奋战,而是用日复一日的跳跃,在虚无中凿出通向光明的隧道。当我们在荧屏前为他们的毅力惊叹时,何尝不是他们用生命的强光,照亮了我们对"幸运"二字的认知?
今天早晨,我带着跳绳来到楼下,特意闭上眼尝试。绳子第一次抽到小腿时,我本能想放弃,却忽然听见记忆里的"啪嗒"声。重新挥绳的瞬间,风穿过指缝的声音变得清晰,脚掌触地的震动顺着神经上传,竟让我隐约捕捉到一种奇异的韵律。原来当我们放下对视觉的依赖,生命会用其他维度与世界对话——就像那些盲童,用伤痕做尺,以心跳为钟,在看不见的岁月里,为自己丈量出一片辽阔的天空。
爸爸参与拍摄的短片即将在六一儿童节播出。我想,当聚光灯照亮演播厅的屏幕时,那些在黑暗中跳跃的身影,会成为所有孩子成长路上的星辰——它们提醒我们:真正的光明从不只存在于视网膜的成像,更藏在永不妥协的生命热度里。而我们能做的,除了感动,更该是接过他们手中的"绳子",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跳出让世界听见的声响。
作为初中生,我们必当奋发图强、勤学不辍,勇做新时代好少年!更要以青春之名庄严宣誓:前辈安心,山河无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来源:阿達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