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中华民国正式建立。1914年1月,民国政府在内蒙古地区设绥远、热河2特别行政区。7月,将原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中华民国正式建立。1914年1月,民国政府在内蒙古地区设绥远、热河2特别行政区。7月,将原察哈尔都统辖区改察哈尔特别行政区,1928年9月,将绥远、热河2特别行政区改绥远省、热河省。10月,将宁夏道与宁夏护军使辖地合并改宁夏省。11月,撤销察哈尔特别行政区改察哈尔省。1931年“9·18事变”后,日军将侵占的内蒙古东部设兴安南、东、北、西4分省,合称兴安省(1943年10月,4省合并称兴安总省)。5省面积:绥远省约32万平方公里,察哈尔省约27万平方公里,宁夏省约23万平方公里,热河省约17万平方公里,兴安省约43万平方公里。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任主席。1935年12月20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提出“取消热、察、绥三行省之名称与实际行政组织”,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1949年3月10日,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乌兰夫向党中央提出了建国后“恢复内蒙古历史的本来面目”的政治呈请,得到党中央支持。10月1日,新中国建立,陆续撤销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兴安5省建制,将5省辖区大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No.1
热河省
热河,源于境内哈伦郭勒河,蒙古语“热的河流”之意,因冬日不封冻而得名。1914年2月,北洋政府设热河特别行政区,辖原直隶热河都统管辖14县,并入内蒙古卓索图盟7旗、昭乌达盟12旗。1928年9月17日,国民政府将热河特别行政区改为省,辖15县20旗,省会承德县。
1933年3月,热河省被日军占领,划入伪满洲国。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热河省恢复以前的行政区划。1947年5月,增设宁城、凌南、鲁北、天山4县,辖20县20旗。包括:承德、滦平、平泉、隆化、丰宁、凌源、朝阳、阜新、建平、绥东、赤峰、开鲁、林西、围场、经棚、林东、鲁北、天山、宁城、凌南20县,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尔喀旗、锡埒图库伦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汉左翼旗、敖汉右翼旗、敖汉南旗、奈曼旗、喀尔喀左翼旗、札鲁特左翼旗、札鲁特右翼旗、阿鲁科尔沁20旗。1949年,热河省划为2市、16县、4旗:承德市、赤峰市;承德县、赤峰县、凌源、平泉、建昌、建平、宁城、围场、乌丹、青龙、隆化、丰宁、滦平、兴隆、北票、朝阳16县及喀喇沁右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等4旗。
1955年7月30日,撤销热河省建制。原热河省属承德市及承德、平泉、青龙、兴隆、滦平、丰宁、隆化、围场8县划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阳、北票5县及喀喇沁左旗划辽宁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划内蒙古自治区。
No.2
察哈尔省
察哈尔,蒙古语“护卫”之意,源自察哈尔部。1914年7月,北洋政府将原察哈尔都统辖区改察哈尔特别行政区,特别区政府初驻张北县。辖直隶省口北道张北、独石(沽源)、多伦3县,绥远特别区兴和、陶林、丰镇、凉城4县,察哈尔8旗,锡林郭勒盟10旗。后增设商都、宝昌、康保、集宁4县。
1928年11月,察哈尔特别行政区改察哈尔省,省会万全县(今张家口市桥西区)。兴和、陶林、集宁、丰镇、凉城5县划入绥远省,划入河北省旧口北道所辖宣化、赤城、万全、怀来、蔚县、阳原、龙关、延庆、怀安、涿鹿10县。1945年11月2日,察哈尔民主政府成立,省会宣化。1948年,全省辖1市、19县、4行政督察区,18旗、1牧场,旗隶属于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1949年1月,省会驻张家口,蒙古名“哈拉干”,“关口”之意。1949年,设雁北、察南、察北3专区。雁北专区驻大同市。辖大同、阳高、广灵、灵邱、浑源、应县、怀仁、山阴(驻岱岳镇)、朔县、平鲁、右玉、左云12县。(1952年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察南专区驻宣化市。辖宣化、万全、龙关、赤城、四海(由热河省丰宁县西南部析置,以四海堡为名,驻汤河口)、延庆、怀来(驻沙城)、涿鹿、蔚县(驻西合营)、阳原、天镇、怀安(驻柴沟堡)12县。1951年撤销四海县,并入热河省滦平县和察哈尔省延庆、赤城2县。1952年8月,撤销察南专区,所属各县由察哈尔省直接领导。12月,将宣化市及宣化、万全、龙关、赤城、延庆、怀来、涿鹿、蔚县、阳原、怀安10县划归河北省;天镇县划归山西省。察北专区驻张北县。辖张北、康保、宝源(原宝昌、沽源合并)、多伦、崇礼(驻太平庄)、尚义、商都、化德8县。1950年撤销宝源县,复设宝昌、沽源2县。将宝昌、化德、多伦3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52年11月15日,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原辖区划归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市。
No.3
绥远省
绥远,即“安抚远方”之意,清代设有绥远驻军驻守此地而得名。1914年1月,北洋政府设绥远特别区,将山西省管辖归绥道12县,改由绥远城将军管辖,归化城土默特左、右翼二旗,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9月,民国政府将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绥远省,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辖有3市、20县、18旗、4行政督察区。
1938年11月,设3行政督察区。第一区,专署驻归绥县,辖归绥、武川、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6县。第二区,专署驻丰镇县,辖丰镇、集宁、凉城、兴和、陶林5县。第三区,专署驻五原县,辖五原、临河、包头、固阳、东胜、安北6县及安北设治局。1942年3月增领米仓县;4月改安北设治局为县,增领2设治局(后升县)。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1947年6月,改划为4区,归绥县市由省府直辖。第一区,专署驻武川县,辖武川、包头、固阳、萨拉齐4县及包头市。第二区,专署驻集宁县,辖集宁、丰镇、凉城、兴和、陶林5县。第三区,专署驻东胜县,辖东胜、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4县。第四区,专署驻市,辖陕坝市及五原、临河、安北、米仓、狼山、晏江6县。1949年10月,绥远省辖归绥、包头2市,丰镇、集宁、凉城、陶林、兴和、龙胜(由丰镇、集宁、凉城、陶林4县析置,驻卓资山)、归绥、武东(由武川县东部析置,驻旗下营)、武西(原武川县西部,驻武川县城)、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萨县(即萨拉齐)、包头、固阳、五原、临河、安北、狼山(抗战期间新设县)、米仓(抗战期间新设县)、晏江(抗战期间新设县)、东胜22县及镶红、镶蓝、正黄、正红、土默特独立、东公、中公、西公、茂明安、达尔罕、四子王、准格尔、达拉特、乌审、扎萨克、鄂托克、郡王、杭锦18蒙旗。1950年,分设绥东、绥中、绥西3专区及伊克昭盟蒙古族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直辖归绥、包头2市及土默特、东四旗中心、镶蓝镶红联合、正黄4旗(镶蓝镶红联合旗、正黄旗由东四旗中心旗领导)。1951年,绥东专区改集宁专区、绥中专区改萨县专区、绥西专区改陕坝专区。
1954年3月6日,撤销绥远省建制,原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意为“夏地安宁”,蒙古帝国征服西夏国在其故地设行省而得名。1928年10月17日,民国政府将宁夏道(即朔方道)旧属八县(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平远县)和宁夏护军使辖地(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合并建宁夏省。
1929年1月,宁夏省政府成立,省会宁夏县。将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划置磴口县。1933年9月,划中卫县东部为中宁县。1941年4月1日,划宁夏、宁朔2县为永宁县,平罗县北增为惠农、陶乐2县,将宁夏县改名贺兰县。1944年4月,增设银川市。1945年8月,省会迁至银川市,将灵武县属吴忠镇改吴忠市。新宁夏领2旗9县:阿拉善旗、阿济纳旗;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镇戎县(后改预旺县、再改同心县)、磴口县。增设香山、居延、紫湖三个设治局。1947年,宁夏地方政府置银川市。此后,直到解放前夕,全区增设13县,1市、3设治局。1949年12月23日,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专区代管。1950年5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定西专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划归平凉专区。1952年5月,永宁县第四、第六两区及贺兰县第四区各一部划归银川市。8月15日,改阿拉善旗首府定远营为“巴音浩特”。
1954年9月,撤销宁夏省建制。原辖区划归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
No.5
兴安省
兴安,蒙古语“山峦”之意,因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而得名。1932年3月,日军将侵占的内蒙古东部盟旗划三个兴安分省,合称兴安省,隶属伪满洲国。伪兴安南分省下辖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左翼前、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左翼后、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7旗,伪省长业喜海顺,驻郑家屯。伪兴安东分省下辖纳文、巴彦、莫力达瓦、阿荣、布特哈左翼、布特哈右翼、喜扎嘎尔7旗,伪省长额勒春,驻扎兰屯。伪兴安北分省下辖索伦左翼、索伦右翼、新巴尔虎左翼、新巴尔虎右翼、陈巴尔虎、额鲁特等旗,伪省长凌升,驻海拉尔。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撤昭乌达、卓索图2盟建制,设伪兴安西分省下辖巴林左翼、巴林右翼、扎鲁特左翼、扎鲁特右翼、阿鲁科尔沁、克什克腾6旗,开鲁、林西2县,伪省长扎噶尔,驻开鲁。
1934年12月,伪满洲国将兴安东、西、南、北4分省升格为兴安东、西、南、北四省。1943年10月1日,将兴安东、南、西、北4省合并成立伪兴安总省,省会王爷庙,总面积433920平方公里。
未划入兴安省的郭尔罗斯前后二旗和杜尔伯特、依克明安旗被称省外四旗;划属伪热河省、伪锦州省的翁牛特、敖汉、喀喇沁、土默特各旗被称伪锦热蒙旗。1945 年8月8日,苏蒙联军对日本宣战。8月14日,苏蒙联军占领伪兴安总省省会王爷庙,前线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任命原伪兴安总省省长博彦满都为兴安省省长。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垮台。1946年2月15日,经苏军驻王爷庙司令部同意,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博彦满都任主席。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承德举行会议,决定解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5月25日,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设置以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哲里木、兴安4盟为辖区的兴安省。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撤销兴安省建制。
注:1945年10月8日,原伪兴安北省省长额尔钦巴图等在海拉尔成立呼伦贝尔省。1946年5月3日,中共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6月27日,纳文慕仁省改纳文慕仁盟。1948年1月,呼伦贝尔省改呼伦贝尔盟。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1953年4月,撤销呼纳盟。
来源:中国阴山作家宣传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