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大结局:赵佶“梅花天衍局”失败,汴京成废墟

B站影视 2024-12-22 09:29 3

摘要:宇哥带你读原著,一起来看由张颂文,白百何,周一围,张耀,夏梦等主演的热播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解析第一回。

宇哥带你读原著,一起来看由张颂文,白百何,周一围,张耀,夏梦等主演的热播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解析第一回。

看原著,更深入。

从剧情的角度来看,剧版《清明上河图密码》魔改了原著。

原本小说一共有六部,共五位男主,分别是“讼绝”赵不尤,“牙绝”冯赛,“斗绝”梁兴,“作绝”张用以及“相绝”陆青。

第一部就是以“讼绝”赵不尤查梅船案为主线,进而牵连出了“金,木,水,火,土”五个案中案。

可就目前播放的进度分析,编剧好像并没有将这套作品拍成系列剧的打算,这着实是太可惜了。

要知道,《清明上河图密码》原著的烧脑程度,简直匪夷所思,看过小说的都懂。

下面我就按照原著的思路,跟大家讲讲“梅船案”真正的幕后黑手,相信看完之后,你一定会叹为观止。

赵佶的梅花天衍局

首先,我要先讲讲赵不尤这个角色的背景,在原著中他的身份并不是一个平民,而是宗室子弟。

“讼绝”就是大宋都城的首席大律师,所以在整个汴京城,赵不尤出门在外,还是很有面子的。

不过精明如斯的赵不尤,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苦苦追寻的幕后大BOSS,竟然是当今天子:宋徽宗赵佶。

正月里,赵佶与前枢密邓洵武在宫中对弈时,棋到中盘,下成了僵局。

赵佶正苦思之时,突然有一瓣梅花落到了棋盘空处,竟然是一妙手,一招五式,同时破解了棋局中五处危险。

由此,赵佶突发奇想,想出了这“梅花天衍局”来对付现实中的五方敌人:辽,金,西夏,高丽以及方腊。

在这里不得不说:赵佶真是做局的天才,如此有大局观且精妙的局,也只有作为一国天子的他能想得出来。

当时的国情是:辽国已经被女真攻占了大半疆土,大宋和金国正准备结成“海上之盟”,联兵对付辽国。

现在金国使者正出使大宋,辽国探子知道后,一定会尽全力刺杀金国使者。

高丽和西夏同样不想大宋与金国达成联盟,也会参与破坏。至于方腊那边,想的是劫走金国使者。倘若能够率先与金国联盟,其声势一定会大涨。

赵佶洞悉全局,准备派出李师师拖住真正的金国使者,然后分别指派蔡京,童贯,高俅,梁师成,杨戬,李彦,李邦彦等大臣,安排五个假的金国使者来迷惑这五方势力。

由于金国使者穿的是紫袍,后面就统一称呼假金国使者为“紫衣客”。

针对金国的紫衣客,主要任务是迷惑金国副使,不让其发现赵佶正使用美人计,拖住金国使者到汴京。

对付方腊这边的紫衣客,就是要让方腊一方的探子将这位紫衣客当成真金国大使,进而顺利进入方腊的老巢,为后面大宋军队剿灭方腊时,提供实时定位。

剩下的三个紫衣客,那就是为大局牺牲的对象了,他们需要被高丽,辽国,西夏的人杀害或擒获,进而保住真正的金国使者。

五个神秘的紫衣客

就执行层面来讲,迷惑金国副使的紫衣客难度是最低的,只需要一路牵着金国副使转圈就行了。

而最大的难点就是要让高丽,辽国,西夏,方腊四方的人,在同一天,同一条船上,都要各自遇到一个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紫衣客。

具体的操作是:赵佶指派了几位大臣,让他们分别找到了四位紫衣客,并把他们安排到了同一艘船上。

由于这四方的人都没有见过真正的金国使者,只知道金国使者穿的是紫衣,耳朵打了耳洞,所以这四位紫衣客都被强行穿上紫衣,打了耳洞。

船上的经办人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由他们接待这四方的来人。

因为我方在给这四方来人所传口信不同(称呼船名不同),所以宋江一方可以很方便分别出来人是哪一方的。

这里还需要打一个时间差:前半夜是辽国探子行动,后半夜是高丽一方动手,凌晨是西夏一方,最后是方腊一方。

除此之外,赵佶还夹带了私货,希望能够趁机制造一场祥瑞,来震慑五方势力。

如果此“梅花天衍局”成功,那么大宋就能趁机向辽国索要“燕云十六州”,进而让大宋能够由守转攻,改变王朝命运。

一切安排妥当,赵佶导演的这场大戏,就在清明这天上演,随着四位紫衣客乘坐的梅船,到达虹桥,祥瑞发生,这场大局也达到了最高潮。

为了记录下这个伟大时刻,赵佶还特地指派了皇家画院的张择端,将虹桥这一刻记录下来。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由于赵佶指派的大臣各怀私心,进而让整个“梅花天衍局”出现了巨大的纰漏,祥瑞也成了笑话,崩盘在即。

赵佶听闻“京城五绝”赵不尤,冯赛,梁兴,张用,陆青介入此局过深,已经查到了他是幕后主使,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派人招“五绝”入宫谈事。

“五绝”见到赵佶,对于“梅花天衍局”用了八个字评价:“神思高妙,暗藏祸患”。

他们统一认为:即便这个局能够五处都成功,也是助长了邪祟。从此之后,人人都可以凭借天下国家之名,任意滥杀无辜,谋求私利。

赵佶作为堂堂天子,请“五绝”来,当然不是听教训的。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需要“五绝”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让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梅花天衍局成功运作下去。

“五绝”初心是不愿的,但赵佶承诺事成之后,一定严惩滥权妄杀的权臣,才答应了接手。

接下来,“五绝”分工合作,由于有前期查案作为铺垫,故行动起来异常顺利。

由赵不尤促成高丽,冯赛促成西夏,梁兴促成方腊,张用促成辽国,陆青哄住金国副使。

“梅花天衍局”成功之后,对于大宋果然有立竿见影的好处。

第一个直接受益人就是奉命征讨方腊的童贯。本来方腊兵败如山倒之后,就逃进了深山无从寻找。但由于方腊一方抢走了一个紫衣客,童贯就是追踪这个紫衣客留下的踪迹,生擒了方腊。

赵佶平定了方腊叛乱之后,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才召见了被李师师迷惑了两个多月的金国正使赫鲁,约定与金人一起攻打辽国管辖下的燕京。

可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并不如赵佶预想的那样顺利。

虽然辽国皇帝被金帝阿骨打打得四处逃命,然而辽国一方镇守燕京的耶律淳并没有痛快地将燕京还给大宋,即便是赵佶派出了童贯带兵15万都没有打下来。

就在童贯进退两难之际,耶律淳突然病死了,辽国随即立萧氏为皇太后,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萧太后。

悲剧的是:童贯再次对辽发起进攻,又惨败了。

接下来大宋就被动了,金主亲自率兵打败辽国夺得了燕京。赵佶知道后,立刻派大臣依照之前宋金两国签署的“海上之盟”前去交涉,希望金国能够将燕京还给大宋。

两国谈了半年,金国才愿意将燕云十六州中的燕京和六州归还大宋,大宋则需要向金国支付每年100多万贯的金钱。

可是取回的燕京和六州对于大宋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已经被金国搬空了,成了一片废墟。

至此赵佶的“梅花天衍局”算是收尾了,尽管从表面上大体符合了他的预期,但由于征伐燕京导致30万禁军几乎损耗殆尽,故大宋的命运也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受不得一点的变数。

赵佶临危禅位

墨菲定律就是怕什么就会来什么,大宋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他国入侵,结果刚过两年,金国就真的来了。

金国兵分两路很快就打到了黄河边上,赵佶怕了,直接禅位给太子,自己跑到了应天府,也就是从现在的河南开封逃到了江苏南京。

皇太子继位后,改元靖康。

本来新天子也是准备追随赵佶这个太上皇的脚步跑路的,幸好在社稷危在旦夕之际,有大臣李纲站出来,要誓死守宗社。新天子犹豫半天之后,最终答应了留下来,不跑。

这时,必须要提到赵佶当初最信任的那些大臣们,诸如:蔡京,童贯,梁师成之流,他们无一留下来死守,听到金兵要来,一早就往东南跑了。

由于太着急了,他们并不能将所有的财富带走,有民众就从他们的家中搜出来数不胜数的财宝,满屋的铜钱绳子都腐朽得一提就断。

可见,在赵佶的管理下,他手下的这些权臣到底有多贪。

没几日,金兵就打到了汴京城外,幸好有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挺身而出,兵民联合拼死抵抗,再加上四方勤王之师迅速集结,到最多时:宋兵30万,金兵不过3万。

就在大宋军队要将金兵打退之时,别有用心的奸臣却传谣:我方吃了大亏,金兵大胜。

早就恐惧不已的新天子一听就被吓到了,非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下诏不得进兵,进而向金国赔礼求和。

金国一方到底有多狠,他们狮子大开口,竟然向大宋索取500万金,5000万银,还有各种布料,马匹,骡子等等数以万计。除此之外还要大宋割地,称臣才肯退兵。

尽管李纲极力劝谏,然而新天子却一心求和,宫里的金银不够,就派人到官员家里,乃至于民间搜刮钱财。

就这样,整个汴京的财富几乎被搜刮一空,都没能满足金国的要求。

在金国使者的要求下,李纲也被新天子罢免了。幸而有诸多的太学生和明辨是非的大臣逼宫争取,才让李纲官复原职。

有了李纲在汴京的奋力抵抗,金兵迟迟攻不下汴京,又恐后路被劫,就在带走极大一笔财富之后退兵了。

金兵退去,满城庆祝,赵佶也回来了。

靖康之耻

经过了这次国难,赵佶这个太上皇和新天子并没有吸取教训强军防御,反而将最大的功臣李纲贬到了扬州,又开始享受这“太平盛世”了。

金国这边倒是因为得了天大的便宜,时隔两年多,又杀到了汴京城下。

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是宋兵30万对付金兵3万,这次是金兵8万,宋兵只有3万。如此兵力悬殊可想而知,这次大宋是凶多吉少。

上次金兵没有杀进汴京城,这次金兵破了城,在城里烧杀抢掠,这座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东京城,转眼就从天堂变成了地狱。

金国将赵佶当做人质,胁迫大宋割地赔款,这次更夸张:1000万金,2000万银,帛1000万匹,骡马万匹。

孝顺的新天子再一次将皇宫,民间又搜刮了一遍,所获金银还是远远不够金国的要求。

金人这次是一点儿都不客气了,除了将赵佶和新天子带走当俘虏之外,还带走了各类珍宝,书籍,礼仪用品,甚至各类人才,宗室子弟,一共一万四千多人,简直就是要把汴京城搬空。

“五绝”经历了两次汴京保卫战,很幸运,都活了下来。

他们在祭奠完各自需要祭奠的故人之后,就准备北上抗金了。

尾声

《清明上河图密码》的故事讲到这里,最后还必须要提到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

张择端作为皇家画院的人才,自然跟着赵佶那批人北上了,这幅作品的初稿他一直随身带着。

到燕京后,张择端被“梅花天衍局”中的那个金国正使赫鲁找了去,让他安心创作宣和三年清明那天的午景图。

此后,张择端就在赫鲁府中安心创作,前后用了整整十年才画完。

画完之后,赫鲁让张择端去找赵佶题字,赫鲁认为:这幅画要有赵佶这个做局者的题字,才算是圆满。

于是乎,张择端找到了赵佶,赵佶在这幅画上,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写下了五个字“清明上河图”。

赫鲁收下《清明上河图》后很是高兴,给了张择端一张通关文书,又给了一些银两,一匹马,让张择端回乡。

张择端一路艰险回到了汴京,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汴河水早已干涸,他笔下的那座虹桥也只剩下断桩。

看到此情此景,张择端悲从心起:幸好画了《清明上河图》,留住了这曾经繁华的汴京城,让千百年后的人们,看到。

宇哥带你读原著,感谢你阅读《清明上河图密码》解析第一回。

来源:宇哥带你读原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