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圳文博会定档 七大功能打造文化产业新引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20:22 2

摘要: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确定于2025年5月22日至26日举办。目前,文博会已步入展区“抢位”尾声阶段,不少展区呈现出“一位难求”的火爆局面,就连“文博会礼物”展区的展位也所剩无几。

记者近日从文博会公司获悉,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确定于2025年5月22日至26日举办。目前,文博会已步入展区“抢位”尾声阶段,不少展区呈现出“一位难求”的火爆局面,就连“文博会礼物”展区的展位也所剩无几。

作为文化产业的“超级平台”,今年的展会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致力于让文化产业全方位“活”起来、“兴”起来、“热”起来。具体而言,这一 “超级平台”具备七大功能:

一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博会既是文化产品的大型展示窗口,也是文化产业的繁荣集市,推动文化与市场深度交融。参展商们在此对接商机,在海量机遇中拼搏经济、争取订单、谋求发展。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交易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在各地政府组团参展的基础上,文博会愈发重视市场化与交易功能,市场化组展比例从50%提升至 75%。据悉,第二十一届展会的市场化组展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二是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文博会犹如一座“圆梦桥”,为国内外文化企业搭建起文化产业项目展示、招商推介、投融资服务及信息交流的全新载体。它有力促进文化产业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推动优质文化产业项目优化布局,积极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多年来,文博会催生了大量优质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下无数订单。据统计,历届文博会累计成功对接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

三是文化新技术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每届文博会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新鲜感与科技感。人工智能大模型、新能源汽车等前沿科技产品令人大开眼界,创新项目与新品发布会、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活动数量创历史新高,“首展”“首发”“首秀”数量持续攀升,各展商携强大品牌宣传推广资源参展。本届展会将围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关注度高的行业,在各专业展馆内增设多个细类专业展区。

四是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超级转化平台。非遗、工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博会上活力迸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展会营造的丰富生活场景中彰显历史底蕴,带动新型文化消费。值得一提的是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新赛道。今年,数字文化产业将与其他产业继续深度融合,新设“文博会礼物”展区、人工智能展区等。例如,敦煌博物馆官方CP——甘肃丝路手信将携“古韵今风”敦煌绝美文创亮相,充分展现以文化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化生活的最新成果。

五是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交流交易平台。文博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既能看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领略不同文明多元共生的景象。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50个增加到了108个,海外线上线下参展商数增至302个。据悉,今年展会的国际化参展率预计达20%,并将加大与20余家国际头部展览机构、高端文化产业资源的合作力度。此外,展会还增设文化出海展区、世界与中国青年文创项目孵化展区,助力更多文化产品及服务“走出去”。

六是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文博会不仅要让文化产品“出圈”,更要推动文化产业“破圈”。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文博会见证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折射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第二十届文博会吸引200余家境内外媒体和2800多名记者参会报道,相关报道达6.8万篇/条,全网阅读量超50亿人次,四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通过多语种资讯发布和海外主流社交平台传播,文博会助力中国文化企业及产品更好地走向全球。

七是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的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额等指标不断攀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通过“办好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和深圳文博会,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首位”。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文博会寄予期望:2025年要“持续提升文博会的品牌影响力”。据悉,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预计将第十六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来源:南国今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