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消息称,中方在博览会上亮出了JY-27V反隐形雷达,官方直接放话能抓美国F-22和F-35。这玩意儿是车载的,号称几分钟就能展开行动,用VHF波段专治隐形战机——说白了,就是拿“长波雷达”这招破美国几十年砸钱堆出来的隐身神话。
据消息称,中方在博览会上亮出了JY-27V反隐形雷达,官方直接放话能抓美国F-22和F-35。这玩意儿是车载的,号称几分钟就能展开行动,用VHF波段专治隐形战机——说白了,就是拿“长波雷达”这招破美国几十年砸钱堆出来的隐身神话。
但这事真有这么简单?背后可能是中美军事博弈的一盘大棋。
先看技术逻辑。隐形战机靠的是特殊外形+吸波涂层,但对VHF波段(波长1-10米)这种“大网”反而容易漏馅——就像用渔网捞小鱼,网眼太大反而兜不住。中国这雷达加上AESA天线(电子扫描,比老式机械扫描快得多)和智能算法,理论上能摸到隐形飞机的翅膀尾巴。
但问题来了:VHF雷达分辨率低,就算发现目标,能不能精准引导导弹打中高速机动的F-35?
此前曾提到,以色列2019年就用F-35炸过叙利亚的同款雷达,说明单靠雷达就是活靶子。
但中国真正的杀招是体系化作战。JY-27V不是单打独斗,它要跟YLC-8E这些雷达组网,再配上HQ-9B导弹,形成“发现-跟踪-打击”链条。这就是中国A2/AD(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核心:用低成本雷达+导弹逼美军烧钱改战术。
比如F-35可能得挂电子战吊舱、飞更低、用远程导弹,但代价是载弹量减少、航程缩水——这买卖划算吗?美国4280亿美元砸的F-35项目,要是被中国几百万美元的雷达逼得改设计,谁更肉疼?
再看美国的反制。五角大楼早留了后手: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专撕雷达网,NGAD六代机搞全向隐身,甚至可能用AI算法实时干扰。但中国也在升级,比如给J-20装红外探测,用热信号补雷达盲区。
这场博弈就像猫鼠游戏——你改涂层,我改雷达;你上电子战,我上反干扰。最惨的是日本澳大利亚这些跟风买F-35的,万一中国雷达真能破防,他们几百亿美金买的“隐身神话”岂不成废铁?
不过,先别急着下结论。
中国雷达性能还没经实战验证,而美军有几十年电子战经验。俄罗斯的Nebo-U雷达也吹能反隐形,实际精度感人。这次JY-27V的AESA技术算升级,但VHF天生缺陷(比如容易被地形遮挡)还是硬伤。说到底,现代空战是体系对抗,不是单一武器定胜负。
最值得玩味的是战略影响。中国在南海岛礁上铺雷达+导弹,就是要让美军航母不敢靠近台海。如果JY-27V出口巴基斯坦,印度空军就得头疼;要是伊朗拿到,以色列的F-35突袭叙利亚模式可能失灵。但美国也不是吃素的——AGM-88反辐射导弹专拆雷达,B-21轰炸机连红外信号都弱化。这场较量拼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整个军工产业链的迭代速度
隐形和反隐形的博弈,本质是大国竞争的缩影。中国用JY-27V告诉世界:隐身技术不是“金钟罩”,但想靠一款雷达颠覆美军优势也是做梦。真正的赢家,得是那个能更快把实验室技术变成战场能力,还能让对手跟着自己节奏烧钱的国家。
至于F-35会不会过时?看看美国NGAD和中国的“暗剑”无人机就知道了——下一轮竞赛,早就开始了。
来源:牛评科技